7月17日、18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探寻了位于蚌埠龙子湖畔的“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出席了“散落传统民居的抢救与保护座谈会”,并就在当地的调研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村落没有村落志,采取名录保护”
“2000年,中国共有371万个自然村。到了2010年,我们的自然村就剩下263万个了。10年失去了90万个村落,每年消失了9万个,每天消减80到100个村落,这个数字非常可怕。”冯骥才说,“每个村落都是一部厚厚的历史,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村落没有村落志,记载最多的是到一个乡,到了村往往就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历史记录,我们失去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已经把600多个城市变成千城一面,这是我们的文化悲剧。世界任何一个民族没有这么快的速度失去它的村落。”这是冯骥才当时与中央领导面对面交流的内容,由此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住建部、文化部、文物局、财政部于2012年组建了由建筑学、文化学等各方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传统村落进行调查与认定,冯骥才先生任委员会主任,被誉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
从此,一个个形态完整、遗存丰富、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通过评审并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拥有了身份和属性,前两批已为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建立了国家保护名录档案,第三批为994个。冯骥才透露,第四批可能超过2000多个,但是问题还有很多,还有大量村落在消失。由此冯骥才呼吁:“光有名录保护是不够的。”
“传统村落保护还有两大问题尚需解决”
冯骥才认为传统村落保护目前还有两大问题尚需解决。
一是有些村落是与周围村落血脉相连的,特别是从中原地区迁徙到南方的一些村落,一个村落可能与周围二三十个村落都有族性衍生的联系,但是现在只保护了那些建筑优美、形态完整的村落,而周围的根脉都断了,历史关系断裂了,因此,他说:“孤立保护是不行的,各个村庄是有内在关系的,应该有一个古村落的生态保护区。”
冯骥才特别忧虑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些地方村落的基本形态已经没有了,可能还有几幢经典的民居,或者一个好戏台、好祠堂、好庙宇,还有一座古桥或者一口历经沧桑的古井,但是却没人保护,只能任其消亡。由此他非常感慨:“我昨天在全国政协委员马国湘建设的古民居博览园内,看到他抢救收藏的民居感到震惊。”他认为古民居博览园将散落四方、无人理睬甚至危在旦夕的民居收集起来,精心修缮,集中保护,既达到了很好的保存效果,同时又能供人欣赏传统和认识历史,这就是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方式来集中保护。
“古村落是活态的,古民居必须是活化的”
“我们过去的文物保护是不包括民居的,除非很少的特别经典的。因为没有这样的保护,所以很多在城市改造中破坏的民居是没有法规去保护的,基本上城市的历史街区都消失了,乡村也面临着这个问题,这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冯骥才说。他同时认为民居与城市的历史建筑、文物建筑有不一样的价值,各地民居的价值是代表着那方土地的地域特性,所有民居在建造时基本都是就地取材的。
冯骥才还特别强调我们的历史遗产保护要活化。他说:“我国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活态,比如传统村落也要保持活态,传统村落如果空巢了,传统村落也就死了,所以我们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保持活态,我们的物质文化遗产要活化,不能关上门。我们还要让当代人进去感受,让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和历史交融,在现代摩登的历史环境中感受历史,亲近历史,走进历史。所以,古民居与古村落不一样,古村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和,是活态的,古民居必须是活化的,不能让它空着。”
“古民居保护有上千种方法,不要轻易否定”
冯骥才17日调研了蚌埠古民居博览园的古民居修复仓库。这里和一般的生产车间不同,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只有幽幽木香和工匠们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凿刻木器的声音,显得安静而神秘。现场一位工匠正在修复一条破损的横梁,横梁中间的雕花已经损坏了,冯骥才对雕刻师傅娴熟的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说:“古民居的保护有上千种方法,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种保护方法。”
浏览着一栋栋正在复建中的古民居建筑,抚摸着一件件从推土机下抢救出来的木石构件和生活器具,冯骥才对马国湘说:“你从推土机下抢救出这些古民居,是真正的抢救,与我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啊!”
18日上午,在蚌埠市有关领导参加的“散落传统民居的抢救与保护座谈会”上,冯骥才又一次提起马国湘,他说:“我做的是知识分子的事,主要用思想影响公众和意识,他做的是实际的事,真正保留下来。他抢救下来的东西与普通文物贩子抢收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普通文物贩子是把能卖钱的好东西摘出来,剩下的东西都抛掉,他们基本上是‘杀了象只把象牙拔出来’,但是马国湘保护的是整个民居。”
冯骥才深情的说:“我昨天看了他的那些东西,也拍了很多照片,他把每个构件拿下来时全部编号了,那些濒临垮塌的老房子拆下来时就是一堆烂木头,没有经济价值。他不是从经济价值角度去收集民居,他做的是文化价值保护,所以我佩服马国湘这样的实业家,他有文化的眼光和文化的情怀,也有文化责任。”
倡导传统的名录保护与新方式要相互结合
针对散落的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冯骥才提议采用露天博物馆的模式,并列举了国际上的一些保护先例,如位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始建于1891年的斯堪森户外民俗博物馆(Skansen Open-Air Museum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桑斯安斯风车村(ZaanseSchans Windmill),丹麦奥胡斯“老城”露天博物馆(Den Gamle By)等,这些项目都是搜集本国各地典型的民间古建房屋、标志物和生活方式,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景于一体的经典项目,十分有参考价值。
在保护的方法上,冯骥才介绍了意大利的整旧如旧、奥地利的老城翻新的方式和理念,并推荐参照希腊古建开发中的“外观如旧、内部翻新”的做法,提出中国传统民居的主体架构和营造法式不应更改,但内部宜活宜居功能应当符合现代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必须新做的部位,也要争取留下历史的痕迹,显现出历史与现在之间的联系与传承。
因此,冯骥才倡导传统的名录保护与新方式要相互结合,“既不能失去一只只从历史飞来的美丽的大鸟,也不能丢掉从大鸟身上遗落的每一片珍贵的羽毛。”
“保护村落,留住中华民族的‘乡愁’”
冯骥才近20年来也一直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鼓与呼。他说,我国已经建立了非遗名录保护体系,至今已公布了3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1219项,再加上省、市、县三级的非遗项目,共计81747项。他强调:“这些非遗项目大部分是在村落中,如果村落没有了,非遗也就没有了。”他还特别注意到少数民族非遗大部分都在村落中,但是当前少数民族村落也在逐渐减少,由此他大声疾呼:“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大家庭,没有权利让少数民族消失,少数民族就生活在自己的文化里,他们的村落若没有了,文化没了,民族就消失了,这是国家的重大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强调向我们国家这样用国家之力推动非遗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在座谈会上,冯骥才动情地说:“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自发的文化、自觉的文化阶段,要上升到文化的自觉阶段。现阶段保护文化迫切需要文化的自觉,要把文化保护工作提升到保护民族精神的高度来看,文化流失会造成民族身份和属性的流失。民族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我们要由保护民族的精神,而成为精神的民族,这正是习总书记提出‘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真谛”。‘乡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保护村落,留住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乡愁’”。
(原标题:冯骥才访蚌埠古民居博览园:“传统村落不能只有名录保护”)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