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3岁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92岁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udy Marcus博士等五位重量级科学家走进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在提问环节,孩子们争相提问杨振宁教授,杨振宁耐心回答,自曝自己曾经花了20个月在实验室,结果还是不成功,于是实验室就流传了一个著名的笑话:有爆炸就有杨振宁。
提问:中国人只会搞理论不会搞实验? 回答:我这样不会动手的是个例
“科学大师进校园,南外仙林分校学子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活动最热烈的环节就是互动。高三(5)班男生王晓翼第一个站起来提问:“有人说中国学生理论基础学得比较好,然而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更强一些,更有创新思维,杨振宁爷爷,您对这一观点是怎么看待的呢?作为一个中国高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杨振宁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同意”。他说,事实上是这样的,在他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人外国人都有一个印象,说是中国人只会做理论不会动手。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那时候中国经济太差了。“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我在西南联大念书,没有实验只能念理论。给大家一个印象中国人只会搞理论不会搞实验,可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像我这一辈人在美国实验做得很成功的很多。美国科学院有两三千个科学家,其中有好几百位是物理方面的,我前些时候去研究了一下,物理华裔的绝大多数都是做实验的,不是做理论的。整个世界,实验物理学家远比理论物理学家多。”不过,杨振宁说,也有个别的例子,例如他自己就是特别不会动手的。“我去美国的时候,物理需要基于实验,我下定决心,到美国一定要做一个实验的物理学的论文,花了20个月在实验室里,结果非常不成功。当时实验室里有个笑话,有爆炸就有杨振宁。我知道这个做不下去,就放弃了实验物理。我的很多朋友告诉我说,这是实验物理的幸运。”
提问:为什么给《曙光集》起这样一个名字?
回答: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漫长黑夜一去不返
一位女生是杨振宁的小粉丝,她认真阅读了杨振宁的著作《曙光集》。“杨振宁教授,您为什么给《曙光集》起这样一个名字,曙光是什么意思?”杨振宁说,《曙光集》出版时,曾经考虑了很久叫什么名字,最后决定叫现在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在合肥的六年,北平的七年,然后打仗的时候在昆明,那个时候的困难可能不是各位年轻人能够想象的,因为除了物质条件困难以外,还有整个对于前途有一个很深的忧患意识,在今天看起来,大家都知道那个时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最最低迷的时代。杨振宁说:“那个时候是一个很长的黑夜,当时我们这代人,还有我父亲那代人,都觉得长夜不一定能看到一个尽头。可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到了21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以每一年10%的增长率在增长,我觉得漫长的黑夜终于真正过去了,所以起了《曙光集》这个名字。”杨振宁说,现在离这本书出版又过去了不少年,他在想是不是再出一本续集,现在的中华民族比看到曙光那个时代又前进了一步。
提问:研究灵感来自于哪里?
回答:兴趣、能力,还要“碰着机会”
“杨爷爷,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怎样克服的?”仙林外校四(8)班女生徐心瞳的提问是很多小学生好奇的。杨振宁说,经常有人问,他的物理研究灵感来自于哪里?其实,所谓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灵感,需要三个因素,也是做成事情的三个因素:兴趣、能力、机遇。杨振宁表示,兴趣和能力通常是相关的,“对一个东西发生兴趣,常常是因为你的‘能力’。你对某个方面天生有能力,自然会有兴趣。”但科学研究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还需要“机遇”的“加持”,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需要“碰着机会”。
通讯员 宋国斌 记者 刘颖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