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向“坏老太”说声对不起?

2015年09月23日08:56  新闻专栏  作者:李思辉  
谁来向“坏老太”说声对不起? 谁来向“坏老太”说声对不起?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李思辉

  9月21日,安徽警方通报“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调查结果,经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女大学生骑车经过老人时相互有接触,女大学生承担主要责任,老人承担次要责任。

  “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一波三折。起先,女大学生袁某自称扶摔倒老人被讹,并在微博上寻找目击者证清白。随后,有网友表示自己是目击者,并愿意作证。接着,又有几名目击者实名作证,称在事发现场,曾亲耳听到袁某承认撞人,并向老太道歉。直到警方认定老太确实被碰到,真相才见端倪。至此,网上铺天盖批评“坏老太”的声音才逐渐平息。

  权威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事情复杂难辨的情形之下,人们为什么会一边倒地认定“老太诬陷女大学生”呢?是基于对弱者的同情吗?不是。在风华正茂的女大学生和颤颤巍巍的老太之间,很难说前者处于弱势。说到底,还是“坏老太横行”的逻辑惯性,以及对社会和他人普遍不信任的认识偏见使然。因为出现过一些“扶人反被讹”的案例,就主观认定倒在街头的多半是碰瓷者,就索性给所有需要帮助的老人都打上“坏老太”的标签。

  不可否认,市场经济冲击下,当今社会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时候道德危机感确实比较强烈。但仅仅因为一些反面案例,就断然否定整个社会道德的基本面,并不科学。同理,因为出现过几个坏老太就对倒在自己身边的老人置之不理,也没有道德上的正当性。相反,“仗义出手”、“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传统道德观又不断鞭打着人们的自私和冷漠。这个时候,一些人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讹人的“坏老太”——有了“坏老太”,就可以解释自己的“见死不救”、“见义不为”,就可以涂抹自身道德上的负疚感。这大抵就是人们无比热衷于炒作“老太讹人”,无比热情于批判“坏老太”的原因。

  不是每一个倒地的老人都是讹人的“坏老太”,不是每一次绕道而行都具备正当性。比如这一次,警方认定老太没有讹人,那么之前无以计数的批评和谩骂就没有道理,就应该转变为愧疚、道歉和反思,而不是好像什么事请都没发生过一样。“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事件,事件的调查结果应该受到重视。搀扶道德的风险成本应该被重新打量和评估,不能任凭恶意的揣测、集体无意识的不信任大行其道。尤其需要警惕的极端的走向是,所有老年人都成为“坏”的代名词,所有年轻人都习惯性冷漠。真成了那样,支撑这个社会的道德骨架只怕就会折断,时至今日它比老太的受伤的脚骨恐怕还要脆弱。

  “坏老太”的逆袭给了很多人一记响亮的耳光,也给了人们自我反思的机会。社会转型期,整个社会的道德建构都在遭遇挑战和调试,空前复杂的老年人社会、陌生人社会逼迫人们重新打量传统道德的适用性。在这个时候,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个佐证冷漠合理性的“坏老太”,而是一个个还原了的普通老人家,他们是我们的祖辈、父辈,是未来的我们自己,是必须义无反顾搀扶起的社会良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女大学生 扶老太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