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监管也是深化改革风向标

2015年10月12日02:40   新京报 收藏本文
酝酿已久的出租车改革方案终于出炉 酝酿已久的出租车改革方案终于出炉

  ■ 社论

  “互联网+交通”并非简单的对原有利益格局的洗牌,更是对存量资源的结构性优化和重组。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在新旧两种力量博弈的拉力中,应以深化改革为基点去制定监管政策。

  10日,酝酿已久的出租车改革方案终于出炉,且针对出租车和专车各发一文。对于备受关注的专车监管问题,征求意见稿将专车纳入出租车行业管理范畴,并提高了其进入门槛。而关于专车相关规定,也被坊间称作“专车新规”。

  交通部征求意见的“专车新规”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在专车诞生后的近两年,已有无数消费者切身体验过专车的便捷服务,“专车新规”的最终定调与消费者利益息息相关;二是在“互联网+”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战略性抓手之当下,“专车新规”何去何从,是改革还是倒退,不仅被舆论视为“互联网+”战略深度攻坚的风向标,某种程度上也在考验诸多领域深化改革的决心。

  或许,基于“专车新规”定调将系统冲击现有出租车利益格局,全国版的“专车新规”存在适度缓和矛盾的必要,毕竟,从发布征求意见稿到最终确认实施,这期间既可以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也便于地方主管部门提前进行协调应对的准备。

  从共享经济角度看,专车这一“互联网+交通”的新模式,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新经济潮流。这并非简单的对原有利益格局的洗牌,更是对存量资源的结构性优化和重组,其对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充分运用,更便利于人们的出行,其衔接起众多的存量社会车辆,则更是超低成本地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在新旧两种力量博弈的拉力中,是仍然以保守的心态维护旧的利益格局,还是顺应乘客利益,拥抱“互联网+”的大潮,也是一个如何全面深化改革的观察切口。

  当然,给予专车更具开放性的成长空间,也会给各地新增极具挑战性的新命题:面对陌生的专车和专车司机群体,如何尽快构建新型的治理体系?如何重新协调他们与出租车公司、司机的关系?……面对由专车带来的租约车行业利益矛盾,要找到破题之方,还须从尊重市场规律、相信社会自治、拥抱技术革命等契合深化改革的维度,去循序破解,而非重回惯性监管思维的窠臼。

  具体到刚刚颁布的“专车新规”征求意见稿,我们希望未来最终定调的“专车新规”能更具开放性思维。在上海版试点成熟后,对专车资质的认定,可以尝试推出注册制,亦即主管部门设定标准,核准权限下放至专车平台,甚至在专车注册制试点达到预期成效后,原有的出租车牌照审批模式,也可以此类似进行注册制改革。而不可重复此前的出租车牌照审批模式,更不宜将审批权直接下放至县一级,否则围绕专车新型的垄断利益格局又会形成。

  而在对专车“收编”的同时,出租车行业经营管理机制深化改革亦需并推。交通部有关人士表示,首先要求各个地方取消经营权有偿使用费。而实质上,义乌、杭州等地在取消出租车准入限制、数量管制、价格管控上已有先行举措,其他地方亦可步子迈得更大。本质上,出租车市场改革与专车规范化脐带相连,也该相辅相成。

  “互联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驱动,专车又是“互联网+”的代表性产物,基于此,相关监管应有攻坚克难的决心,为深化改革助力,而非以刻舟求剑态度制造改革“堵点”。

文章关键词: 专车 出租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