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规范网络叫餐平台 须建立相匹配的监管模式
食品售卖的互联网化,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间积累了隐患
■ 然玉
昨日,深圳市市场稽查局对“饿了么”、“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口碑外卖”四家网络平台展开立案调查。这是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全国第一宗对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立案调查的案件。据本报记者了解,执法人员发现“大众点评”等4个网络平台不仅存在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就入网经营的商户,甚至存在持假冒《营业执照》入网经营的商户,显然,这4个网络平台均未履行审查的义务。
随着“叫外卖”日益成为都市人流行的生活方式,各类网络叫餐平台也进入了一个迅速扩张周期。然而诚如我们所见,这一新兴行业尚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阶段,不仅同业竞争无序,其内部管理也是乱象丛生。四大网络订餐平台被立案调查,如此尴尬的结果,无疑催人深思。
餐饮交易的在线化,使得传统的监管手段趋于失效。在过去,只有通过验收、取得全部证照,一家餐厅才可以开门营业;而在其日常经营过程中,“营业执照”、“餐饮服务许可证”等等,也被要求悬挂在显眼位置以备查验。然而,在网络订餐时代,一切发生了改变。餐饮经营者完全有可能绕过工商、卫监等部门,而直接到网络平台上叫卖、接单、售卖。这整个的过程,显然蕴含着诸多风险。
按照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有责任审核入网食品经营者的资质。可是在现实中,各地叫餐平台对此似乎多是敷衍了事。这一方面想必是基于抢占市场的考量,也即,想通过降低入场门槛来增加商户数量、提升平台人气;另一方面,则与相关网络平台内部的管理失范有关,某些外卖网站并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员工约束体系,这便留下了暗箱操作、私下勾兑的可能。
食品售卖的互联网化,在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间积累了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与“新市场形态”相匹配的监管模式,从而在线上、线下两个层面都能确保食品安全。严格管理网络叫餐,不仅需要敦促平台运营方履行审核之责,更有赖于公共监管向线上延伸。比如说,构建“打通的数据库”,实现对网上餐厅资质的自动识别;再比如说,建立经营者黑名单制度,将留有劣迹的餐饮从业者从网络市场驱逐出去。
网络叫餐这一新生行业,还处于边实践边摸索的阶段。不论对于平台运营方,还是餐饮经营者,亦或是公共管理部门,都必须尽快在新语境下,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