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体四大古城行】平遥首聚 感知千年文化的呼吸与苍劲

  11月4日,全国知名媒体四大古城行正式启动。在为期9天的活动中,人民日报、新华社、重庆日报、华商报、重庆商报、人民网、华龙网、山西新闻网、新浪网、腾讯·大渝网等近20家中央及地方媒体的记者,将深入山西平遥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和重庆安居古城采风采访。在此次活动的首站平遥,记者们被这座拥有2800年历史的古城震撼着,在感受过千年文化的呼吸与苍劲后,不住感慨:这是一座“活着”的古城,这里还有乡愁、信仰和叩问……

  一座千年古城 保有文化基因的温热、传承

  4日下午,各路媒体记者纷纷抵晋,奔赴平遥。在距离平遥古城12公里的郝洞村,先睹镇国寺的风采。1997年12月3日,平遥古城连同周边的双林寺、镇国寺,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镇国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精品之一。而距古城6公里的双林寺,则拥有明代彩塑2000余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被誉为“东方彩塑艺术宝库”。相继参观后,面对结构精巧的大殿、形象逼真的彩塑,很多记者不吝赞美之词,直言“了不得”!

  “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是平遥古城折服世人的灵魂所在,包括汉民族建筑文化、吏制文化、宗教文化、票号文化、民俗文化等诸多内涵。大家现在看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古城负责人的一番话,勾起了现场所有人的好奇心,对于即将探访的平遥古城,众人愈加期待。

  平遥古城街景

  次日,晨曦微露,古城渐渐苏醒。最为繁华的明清大街上,古风浓郁的商铺门扇缓缓开启,背街小巷里,开始有了足迹。在平遥,至今仍然有近2万当地人居住,淳朴的百姓们延续着中华民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存状态。并且,如果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不同于一些古城、古镇中只有老年人的留守,居住在平遥古城里的青壮年,也不在少数。这里,有让人意外的鲜活;这里,人与城是相融洽的。

  媒体记者探访文庙

  文庙内寓意美好的祈福牌

  早饭之后,先探文庙。这座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拥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系建筑群,以及中国目前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并藏有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上仅存的一张状元试卷。“承载艺术的往往还是建筑,建筑作为一种符号,它的分布、格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种对文化的传承,可以带给人很直观的震撼。”站在文庙前,重庆日报资深记者吴刚感叹,“现在很多城市的旅游营销都在打文化牌,却往往找不到很确凿的依据。但平遥不一样,单单从建筑形式上来说,它就很有这个底气。”

  自文庙而出,经云路老街登临城墙,平遥古城的宏大气势立时显现。平遥城墙筑于北魏初,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扩至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清时重建城楼,设四周垛堞3000个,寓意孔子三千弟子,筑敌楼72座,寓意七十二贤人。

  原汁原味的平遥古城墙(平遥古城供图)

  “平遥古城最珍贵的地方是很真实,不刻意雕琢,不刻意掩饰,在这里可以看到城墙上的枪眼、炮眼,甚至可以看到残垣断壁。这是一座古城的勇气,也是当地对古城的一种保护。”言及对平遥的感受,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闫强如是说,“平遥古城在岁月的静静流淌中,带着一种书香、文脉,代代相传。人类文明在这里没有断代,而是一直繁衍着、绵延着。”

  一部《又见平遥》 诉尽山西人的仁义、德行

  “平遥人做的不是生意,是德行,救的不是性命,是血脉……”5日下午,在由王潮歌担任总导演的大型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的演出现场,这句荡气回肠的台词,让记者们大为震动。这是平遥人的呐喊,也是山西人的写照。

  《又见平遥》剧照

  2013年2月18日,印象系列之《又见平遥》在平遥古城沙瓦剧场正式公演,引起极大轰动。截至2015年11月初,演出已达1800余场,累计接待观众104万余人次。这部剧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年,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共赴沙俄,为保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观演期间,观众犹如完成了一次“穿越”之旅。剧场内,清末的平遥城、镖局、赵家大院、街市等等,布景之真实,让观众身临其境。演出现场,不时还会遇到豪爽大汉当街敬酒,看到当场制作的平遥名吃,一幕幕鲜活的历史画面,仿佛时光真的倒流,“穿越”回了明清时期。而演出最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祖先是干什么的?”连续的叩问,振聋发聩,让人热泪盈眶……

  《又见平遥》剧照

  “现实中,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每天生活得很麻木,情感是漂浮的,因而这种发问显得扣人心弦。看过《又见平遥》,再观平遥古城,能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是对历史、对文化的回望,也是对乡愁的捡拾,和对故土的守望。”演出给心灵带来的冲击,令重庆商报社副总编辑李友凡久久不能平静。

  走出沙瓦剧场,置身古城之内,前往“中国现代银行鼻祖”日升昌票号的故址。这是中国第一家承揽汇兑业务的票号,是中国票号文化的载体,翔实地记录了明清时期乃至全国票号兴起、鼎盛、衰落的过程。尽管《又见平遥》中讲的不是日升昌的故事,但同为平遥票号,日升昌的成就和传奇也令人叹服,其经营者超前的金融意识、严密的管理理念,成为一代晋商的典范。对于日升昌票号,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一文中,形象而精辟地称其为“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也是中国金融业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的所在”。

  一次联盟之行 开启“古城游”的无限畅想

  时间总是太过匆忙,平遥之行转眼就要结束,很多记者感慨“不虚此行”。而采风过后,关于“古城游”的畅想也被提及。“一年前,平遥古城、徽州古城、阆中古城、安居古城代表齐聚重庆铜梁,宣布缔结为‘中国四大古城战略联盟’,并发表了《安居宣言》,共同致力于古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一年来,四大古城之间互通有无,联合举办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会活动,本次四大古城行就是其中的内容之一,以推动四大古城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重庆市铜梁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闫强介绍。

  “在商业和保护之间,首先是保护。”在重庆商报社副总编辑李友凡看来,正是这种不谋而合,促使四大古城抱团前行。“联盟的意义,是要宣扬一种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和保护。当大家都认可这种理念,联盟就是有生命力的。古城联盟,就是要让来到这些古城里的游客,能在不同的文化里找到共同的归宿,最终找到自己。”

  原汁原味的平遥古城

  而在古城文化的保护方面,平遥古城无疑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平遥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倍加珍惜这块来之不易的‘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在传承中利用。”平遥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晶朋称,“文化性是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古城的保护上,不可能原封不动,也不允许脱胎换骨,必须延续历史文脉,既注重‘形’的保护,更突出‘神’的传承。”

  “平遥古城虽然经过了很多次修缮,但是修旧如旧,不着痕迹,所保留下来的这种格调,看起来很真实,让人感觉这就是古人生活的地方。溯源寻祖,本身就有一种很复杂的情绪,有很多感动难以言表。作为一个汉人,来到这里会产生认祖归宗的想象,让人倍感亲切。”对于当地对古城的保护,重庆日报资深记者吴刚这样评价。同时,出于对古城的热爱,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平遥古城可以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更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还可以围绕旅游业做关联产业,加强附属产品的开发,进行产业延伸。”

  畅想过后,已是晚上九点多,白日繁华的平遥古城,即将归于安静。走在古色古香的大街上,路边的店铺很多,但都是静静地开着,等着你来。人们静静地走过去,若不惊不扰,它便安静自持。望着商铺里静守的店主,李友凡轻轻地说:“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它,它便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你,这样就很好。希望在人来人往的过程中,平遥依旧是平遥,就在这里,以一种安静的姿态,讲述历史,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

  山西新闻网记者 郝亚红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重启IPO,期待不一样的开始

中国企业需要更为高效的融资渠道,中国投资者需要更为公平的投资场所,中国需要一个更透明的资本市场。对于经济结构正在深度调整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是资源通过市场之手重新整合的关键场所,对于千千万万的创业创新者来说,这是撬动他们更大的经济雄心的竞技场。

如何建有中国气派的一流大学

如果学校能完全自主,那么,根本不必在乎各种大学排行榜的指标,而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鼓励教授们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和潜心教学,这样的学校,会因鲜明的特色,受到社会的关注,而成就为有影响力的一流大学。

市委办的秘书们谁最硬气?

社会上都知道办公室里的秘书,综合科里的秘书硬气,最硬气的就数跟一把手书记的秘书。秘书中有句话:一等秘书拎皮包跟领导,二等秘书起草大报告,三等秘书写写信息小材料,四等秘书看门发发电话通知稿。

新加坡的软实力从何而来?

新加坡实现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在中美等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亲近而不依靠。它邀请美国驻军,在香港政改问题上替中国政府说话,每一个大国都能感受到新加坡的善意和亲近,但新加坡不依附任何国家,只对自己的国家利益负责。

  • 乔木:“习马会”马英九暗藏啥心机?
  • 如果IS炸了俄罗斯飞机普京会怎样
  • 两三千年前的先民说话都是怎样发音?
  • 鲁迅柏杨的“国民性批判”错在哪里
  • 这部百合片无疑是今年最美的电影
  • 解惑:爱上职业暧昧劈腿男我该咋办
  • 在贵州云舍尝遍原生态土家族风情美食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