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案终局:补补生命伦理这堂课

2015年12月12日02:01   新京报 收藏本文
林森浩接受采访称“死刑是一种偿债”(截屏图)。 林森浩接受采访称“死刑是一种偿债”(截屏图)。

  原标题:投毒案终局:补补生命伦理这堂课

  ■ 社论

  复旦投毒案的终局,解决的只是正义与否的问题,社会对该案的反思,应被导向生命伦理教育,包括高校在内的整个社会,当补上生命伦理这堂课。

  昨日下午,随着罪犯林森浩被执行死刑,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投毒案”至此走完了全部司法程序,林森浩本人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名校学子、同窗挟恨、祸起琐事……集结在该案上的诸多因素,想令其不引发社会关注都难。围绕这起案件,舆论一度形成了立场相左的两个营垒:一派认为,林森浩投毒害人,死得其所;另一派认为,林尚且年轻,应当给他机会。舆论喧嚣,举国关注,但司法有其自身的逻辑,包括需尊重传统和先例,尊重不同个案在处理标准上的统一性等,不可能轻易被舆情牵制,完全随网络民意而起舞。而这些逻辑,跟单方呼声或“刀下留人”联名呼吁之间也保持着某种隔膜。

  在立法层面没有废除死刑的情况下,该案的最终结局,并未超出很多人的意料。不过透过汹涌舆情,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民意”与林森浩最终处理结果之间的深层勾连。那就是,“杀人偿命”、“同态复仇”的朴素情感,仍在主导着很多人的朴素正义观。事实上,我国刑法近年来的修改已大幅减少了死刑罪名,司法机关对死刑判决也已变得史无前例地谨慎,但对故意杀人这类罪名保持死刑规定和维持死刑判决,仍具有庞大的民意基础。

  黄洋父母在听到最高法核准死刑消息后,感到“终于可以告慰亡灵”,并要去儿子坟前祭奠。如果替换位置,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其心情。甚至林森浩在行刑前受访时也表示“非常理解黄洋父母的心情。换作是我,我也会恨”。然而,“杀人偿命”、“凶手伏法”只是最无奈的一种正义。多死去一个生命带来的“欣慰”,终究仍是一种沉甸甸的悲剧。在这种悲剧面前,理智的人不会有“欢呼胜利”、“大快人心”的“雀跃”。林森浩的死,绝不应被看作“庶民的胜利”,相反这是一首“生命伦理的悲歌”。

  一起投毒事件,一个持续数年的诉讼,找不到一个真正的赢家。对林森浩的父母而言,中年丧子之痛如同“晴天霹雳”;黄洋的父母虽已“报仇雪恨”,但儿子终究还是回不来了。对整个社会而言,这番沉重的代价,带来的不应是基于“杀人偿命”的简单狂欢,而应是关于生命伦理更入骨的认知。也只有以现代生命伦理去冲刷掉“快意恩仇”等观念凿痕,才可能带来更普遍的“善”和更高层次的公序良俗。

  这种生命伦理,也包括将生命本位意识嵌入基本价值观涵养中。本质上,复旦投毒案终局,解决的只是正义与否的问题,并没有拯救出那些“中毒”的青春。一起悲剧以另一重悲剧方式收尾,对其的反思,就应沉潜到包括生命伦理在内的广阔的社会成因与文化土壤中去,才能更好地疗伤。像像林森浩自己就曾反省过,“我没什么价值观”“底线,我觉得这些东西是需要学习的……一直以来,我的成绩都还可以,可能有点自我”,而这跟投毒之间的隐秘关联,就在提示着生命伦理匮乏可能指向的后果。

  “双输”的结局,留下的不应只是一句叹息。林森浩在临刑前希望“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社会舆论应当帮助黄洋父母积极生活每一天”,而我们或许该在抚慰两方父母之外,更多地将反思视角投向生命伦理教育等,整个社会包括高校当补上生命伦理的课,避免悲剧重蹈。

文章关键词: 投毒案 林森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