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温家宝地质笔记》:高山同行,韶光正好(2)
1964年秋,在京北平西府与当地农民朋友合影,前排右一为温家宝。
往事并非如烟
与高山相伴的日子
1968年初的中国,正在经历一段疯狂的动荡岁月。25岁的温家宝刚刚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研究生毕业,满腔踌躇何处寄?他选择去“边塞”甘肃,把朝气蓬勃的年轻岁月放到寂静的远山中去。
从被分配到酒泉担任地质力学队的技术员起,温家宝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多年。他主要从事祁连山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即填出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供找矿用。他常年奔波在野外,用地质队老同事的话讲,一年四季穿皮袄,没有见过夏天。至今仍供地质部门使用的1∶20万祁连山幅区调图,就是在温家宝参与下绘制完成的。
这本书的野外考察笔记部分,有一张1974年7月温家宝在甘肃肃南县红山林场编写《1:20万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时的留影。这张黑白照片,看后很难让人忘怀。照片里的温家宝时年32岁,他骑在马背上,一身深色工作服,板寸头,瘦削,沉默,抿紧嘴唇,目光坚毅,神色平静地望向前方。照片上的青年,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也许常年置身自然让他有了一种远离社会纷争的纯净,但稳稳攥住缰绳的双手,却又显示着这个年轻人做好了吃苦的一切准备。
困难来得比预想的要早。早在1960年大学入学仅几个月,他就得了浸润性肺结核。那时,这是一种可怕的病。他开始全休,不能上课。半年后医生允许他每天学习4小时,以后又增加为8小时。但温家宝并不愿意把自己当成病人,他每天坚持跑步和打球,不仅全天上课,而且早起晚睡,钢铁般的意志,让他在大学临近毕业时摘掉了肺结核的“帽子”。然而,他始终是个有肺病病根的书生,西北山区的风沙和贫瘠,这样一个羸弱青年能够承受吗?
其实,这个青年并不羸弱。学生时代的温家宝,曾五次下周口店实习,而1963年他去秦岭生产实习的小队队长郭铁鹰,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家宝你能忍。”
“能忍”——这成为温家宝后来去祁连山工作的自我认知。在祁连山区的荒野深沟中,他经常背着装满石头样品的地质包,向着山脊攀登,累了就靠着山崖歇一会儿,从来不敢坐下,生怕再也起不来。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六七点钟,一包石头经常压得肩膀磨破了也没法放下来。
搞地质工作就是苦,但艰苦在这个青年人身上,却激发出一种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温家宝在1970年7月的一则日记中写道,“近来,常跑远路线,几乎每天都要上到4500米以上,经常到4700米、4800米。吃得很多,一天可吃一斤四两,甚至到一斤八两”,在1974年5月的一则日记中他又写道,“出野外半个月来,我的体质明显有所增强。脸黑红黑红,胖了一些”。近两年的祁连山野外生活,给予了这个青年一种山的性格。
温家宝喜欢高山。尽管工作环境艰苦,但祁连山的风光和大自然的奥秘,给了他探索的勇气。由于常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工作,有时候骑着牦牛或骆驼要走上一天,但他边走边唱。空旷的山野,只有他的歌声在山谷里回响。
他在第一部分的引言里这样写:“我喜欢层峦叠嶂的山峰。……山怀抱着云,云环绕着山,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变幻无穷,神奇奥妙,宛如仙境。”
巍峨的祁连山,给了温家宝神仙般的诗意和广阔,更给了他在困难境遇中保持尊严的纯净内心。
他写下对自己的勉励:一生将以高山为伴。
窗前独坐自省
“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一个人如果在青年时期,就许下“以高山为伴”的人生坐标,即使无法预测他会在未来去往远方何处,都会知道他的归途。
1976年10月,“文革”内乱结束,人心思定。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人们精神舒畅,干工作劲头十足。此时,温家宝的个人工作也发生了变化。
1978年12月,他被任命为地质力学区测队副队长,分工主持地质力学队的生产工作。1979年9月21日,调任甘肃省地质局地矿处副处长,12月离开酒泉,到兰州的省地质局报到,结束了12年的野外地质工作。
1980年初春的兰州,天气渐暖。温家宝住在地质局办公楼三层一间宽敞但简陋的办公室。他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却依然有一些怅然若失。
他的心思经常飞回祁连山腹地,想念在那宁静之地的思索和行走。
在1980年3月16日的日记里,温家宝这样写,“山黑黢黢横在兰州市的南边,我坐在桌旁,天天仰望着它,山下面新建了许多楼房、厂房,嘈杂的声音日夜不宁。……三个月来外出开会几乎占了一多半的时间,其余主要是处理日常处务工作,根本没有什么起色,每日或参加一些会议,或批阅些文件,或坐在那里东翻翻、西看看,日子就这样从身边过去了。到了晚间,人们匆匆回家过那小康生活,而我常独自一人默然呆坐。……人们常恭维说,三十多岁即当了处长。而在我看来,除了日益增长的虚荣之外,哪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青年经常坐在窗边沉思。
此后,他每天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时常在笔记本上留下工作谋划,比如1980年6月10日,他写下“成矿远景区划自审;长远规划编制;科研项目厘定、成果鉴定和汇报制度。”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总是和时代际遇紧密相连。1981年,温家宝被提拔为甘肃省地质局副局长,更大的机遇也很快到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按照“四化”方针选拔年轻干部,在此背景下,时任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开始在全国地质系统考察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
9月,温家宝作为地质部选拔的第二批年轻干部,随孙大光赴东北三省调研。此次调研后,他于1982年由甘肃调入北京,进入地矿部,担任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12月4日乘火车去北京。对彼时火车开动一瞬间的感受,温家宝在书中写道,“我凝视着渐渐远去的皋兰山,遥望那东流的黄河,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之情。”
心系远山的青年,还是要离开魂牵梦萦的高山,去往更远的地方。
刚到北京的日子,温家宝对工作环境很不适应,更不谙待人接物之道。他在书里回忆说自己“就像看见生人就怕,躲在角落里不说不笑的孩子”,但他又不停给自己打气,“我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开始”。在政研室工作的日子,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调研和思考地质管理体制改革。
忙碌中的他迎来了1983年的元旦,刚迈入41岁。
元旦之夜,温家宝没有回家,他又陷入了沉思。这一天的日记里,是一个自省已过“不惑之年”的人孤独的背影,“外面是进行着的元旦之夜,爆竹毕毕剥剥地响着,而部办公大楼是这样的静,静得只听到日光灯发出的响声。我默然坐在办公桌前,回想着过去走过的路程,思考着未来。”
他总结这一天的心路:“活着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1983年10月,温家宝升任地矿部副部长。在地矿部工作期间,温家宝踏遍祖国山山水水专事调研,从长白山到天山,从横断山到武夷山,从秦岭到南岭,他亲历了我国地质行业体制改革的最初探索。
在本书第三部分,“引言”、4篇回忆文章连同收入的笔记、日记,使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时间维度,透视作者1980年5月至1985年4月多次调研的具体过程,从中细微体察他调研的特点——认真审慎的工作态度,集思广益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作者在本书自序中曾说,这些笔记“是我用双脚走出来的。”
通读全书,人们确实可以对作者这句话产生共鸣:无论是作为一个基层的普通地质工作者,还是担任部局的负责人,作者始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苦干,在甘肃各地跑,在全国各地去跑。
由此,人们可以强烈感受到,作者这种行事做人的作风始终如一,在其后他担负更大责任的岗位上亦是如此。
仔细观察进而准确予以描绘是地质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同样,人们从书中也可以些许领略出作者细腻的文笔。
1984年9月,温家宝赴前苏联考察煤成气地质工作情况,在访问的21天里,他去了莫斯科、基辅等7个城市,写下生动的出访日记。从秋高气爽的北京出发,到达雨雪交加的乌兰巴托,绕过沙鸥翔集的贝加尔湖,进入青烟袅袅的西西伯利亚盆地,直至最后抵达有列宁故居的莫斯科,他的日记仿佛一叠写实的风景照,照片里藏着一个首次走出国门的地质人,对更大世界的细腻认知。
1985年冬,温家宝调任新的单位,离开了地质系统。
如果从大学学地质算起,他在地质行业待了整整25年——
这25年里,自然的无限寂寥和阔大,润养了一个青年沉默向上的坚韧内核。
这25年的地质韶光,印刻下了一个青年人生轨迹的青春底色。
我喜欢层峦叠嶂的山峰。……山怀抱着云,云环绕着山,山在云中若隐若现,变幻无穷,神奇奥妙,宛如仙境。 ——温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