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8月22日20:24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原标题:故宫全面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

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外景。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外景。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22日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正式全面启动,目前已有古建筑研究、藏品研究、古书画与碑帖类文物研究、古籍档案研究、清代宫廷历史文化及清史研究等八个大类的33项课题获通过。

  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是中国首个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合研究性修复项目,预计将于2020年竣工。单霁翔希望故宫博物院能通过这一项目创新机制,建立文化遗产修复的科学规范,在国内创立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典范。他强调此次学术先行,在学术理论的支撑下展开修缮保护,而以往的修缮大多体现“抢救性”常规思路,对建筑和藏品本身的修复保护,没有明确学术和总结。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就是以开放态度获得公众好评,故宫的古建修缮也将一以贯之,养心殿的修缮将秉持开放原则。在修缮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和揭示历史信息,下一步进行更好的展示。”他说。

  当天的发布会,相关研究人员还带来《养心殿陈设:清帝的家国情怀与艺术审美》《事佛与祭祖:养心殿佛堂与清代宫廷的满藏汉信仰》和《养心殿建筑档案查询与研究》申报项目的阐释。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表示,养心殿的陈设有一定规制。在此规制之下体现了清代帝王敬天、法祖、勤政、亲贤的治国理念。“就整个紫禁城的建筑来说,体现家国一体的空间仅此一处。我们通过研究养心殿在不同时代同一空间的不同陈设,由此体现不同帝王的艺术情趣,透过藏品看到清帝个性化的一面。”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指出,养心殿佛堂可以看出清宫信仰的复杂多元性,是汉文化传统的孝思、满蒙的藏传佛教信仰、满族传统与萨满信仰等多文化的混合。养心殿并不大的区域就分布着四处佛堂,其中东西暖阁的佛堂处于办公区后较为隐蔽之处,后接寝宫,尤能彰显其重要地位。“研究课题完成后,对这些佛堂的重新原状陈设和解读都会有很大改观。”(完)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相关阅读

老奶奶教孙女做爱,教的是怎么爱

新浪新闻专栏作家:冯仑(万通地产董事长,自媒体“冯仑风马牛”出品人)

妥协时,守住底线便能保存尊严

因各人底线不同,或者说,对世界的认知与自我的期许不同,故而对妥协或苟且的定性则有异。

日本天皇想退个休都难办

有几千年历史的天皇,如何适应现代社会?而对“万世一系”的天皇制习以为常的日本社会又是否要顺应时代,接受天皇制的改革呢?

  • 男朋友听我的话去做直播,然后……
  • 钱夙伟:给年轻人让座展现老人风采
  • 清朝妃子为什么这么难看(组图)
  • 曹文轩谈写作:文学是另一种造屋
  • 韩浩月:是时候拍部排球电影了
  • 女人的善解人意最应该体现在哪里?
  • 阿姆斯特丹最香艳的地方竟是这里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