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9月26日02:39 京华时报

分享

  原标题:怎样走出“儿童用药之困”

  政府可以通过更合理的政策激励,做好更基础性的工作,来凝聚解决问题的合力。救救孩子,行胜于言。随时监测政策的效果和落地情况,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内之责。

  最近,媒体报道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数据。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约30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而由于儿科“缺医少药”,我国每年5—14岁孩子死于可预防和可治疗疾病的人数可能多达10万。另据统计,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为成人的2倍,新生儿高达24.4%,为成人的4倍。

  儿童“缺药”已是一个老问题,只是没想到后果会残酷到这个地步。如果一个孩子患的本非绝症,却因为“缺药”或者用药错误而丢了性命,显然是最难以令人接受的。这样一个老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儿童用药的研发难题是共性困境,但国际上也已有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案,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针对药企欠缺研发儿童用药的动力,美国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政策。对于企业经过临床试验,标注清楚儿童用药的用法和用量的,会给予6个月的市场独占权。相对于成人用药,儿童用药的市场较小、利润不高,这种独占保护,会让企业有更多积极性去进行研发和生产。相比于直接的政策补贴,这能更好地调动市场力量,激发更多的供给。

  解决儿童“缺药”的问题,不能直接依赖政府,但政府可以通过更合理的政策激励,做好更基础性的工作,来凝聚解决问题的合力。企业缺乏研制儿童药的积极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市场失灵”,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研制儿童药的性价比不够高,那么政府能不能提供帮助,降低企业研制的难度和成本?一个可以考虑的方向,是在基础数据方面提供有效支持。

  我们国家多数儿童医院是公立医院,儿童的临床用药数据和儿童不良反应情况,政府相关部门理应有所掌握。如果能建立数据库,并向药企开放,那就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前期的调研成本。而且,类似基础的数据工作,不仅对研发药品有帮助,也能够在分析大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类型,减少人为导致的用药悲剧。

  实际上,之前也有一线医生指出,由于我国缺乏具体的儿童用药的规范和指南,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常常只能靠经验和感觉,家长在喂药的时候则多半靠“手掰”。一些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并不是“缺药”,而是开药、用药过程不规范导致的。如果有更科学的用药规范,那就能避免部分悲剧,并且也能给开发生产儿童药品提供指引。

  其实,对于儿童用药的问题,从2014年出台《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到今年6月出台《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国家已经在想办法调动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但正如相关药企负责人所言,“国家政策带来的产业推动还没有落到实处”。而如果不能推动政策落地,让一线企业尽快感受到研发的便利和动力,其效果便难免打折。

  救救孩子,行胜于言。随时监测政策的效果和落地情况,是政府相关部门的分内之责。如果一个政策没有落地的时间表,迟迟不见成效,显然要追问相关部门的责任。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在“任务清单”中,要看到政府部门的行动方案和目标,在建立儿童临床用药数据库等层面,政府大有可为的空间。

  □敬一山

相关阅读

发结婚证的人,别管怎么高潮

我们也期待审批程序更简化。为什么要简化呢?打个比方,你一个发结婚证的部门,为什么还要管别人做爱的姿势呢?就算你管得了做爱姿势,也管不了别人的高潮和生孩子。

谁来打击马六甲海峡的海盗?

有一个办法就是引入大国力量,比如引入中国的海军和海警的力量。倘若如此,估计马六甲海峡也会像红海和亚丁湾那样安全。当然,这些国家估计会非常警惕中国的威胁,宁可让海盗猖獗,也不愿意“引狼入室”。

邻避问题,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增加居民对监管者的信任,让居民相信官方的风险评估,或许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邻避问题”。而建立信任的起点就是:一个更公开和透明的决策过程。

爱好音乐的领导“靠谱”吗?

“一定要珍惜身边搞音乐的朋友,因为他们比较‘靠谱’!”

  • 陈光标回应“首骗”报道:遭恶意诽谤
  • 警惕打心理健康旗号的邪教“水悦星”
  • 日本兵是不是特别喜欢招惹疯狗?
  • 金庸小说中的受虐狂哪里有痴情可言?
  • “黄晓明承认Baby怀孕”现反转门
  • 感情相处,真是始于才华陷于颜值吗?
  • 德黑兰:抽水烟的女人与暗黑艺术(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