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没生病却反复去医院检查 你家的老人可能是“抑郁”了
儿女事业有成,家庭生活无忧,但老人却总是闷闷不乐,有时还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不安,总爱往医院跑,却检查不出明显的问题……这时候您就要更多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了。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脑科医院了解到,很多抑郁症病人来就诊,是因为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头晕头痛、胸闷心悸等等,多次检查又无异常,却始终感觉浑身不适。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刚退休老人更易“抑郁”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快,老年抑郁症更加变得多见。和中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多伴发焦虑或躯体症状,有的老人会频繁检查身体、闭门不出等。在老年抑郁症的人群中,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心理不适应人群、空巢老人较为多见;另外,老年人多有一些慢性疾病,长期饱受病痛折磨,也容易伴随出现抑郁症。
南京脑科医院心境障碍科主任医师姚志剑告诉记者,他曾经接诊过一名五十多岁的阿姨,一直觉得咽部不适,总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在当地的中医院,按照“梅核气”治疗了3年,效果仍不是很明显。后来用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后,症状就消失了。
最常见的抑郁症躯体症状就是睡眠障碍,特别是“早醒”,很多病人会比平时起床的时间早醒两个小时,醒后又难以再入睡。第二就是心血管症状,病人常常会有焦躁不安、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有呼吸不畅感,常疑为冠心病。第三是胃肠道症状,食欲减退,饭后胃脘部胀痛等。另外一些患者,特别是老人还可能出现下肢、关节、肩膀等怕冷、疼痛等,经常检查又无异常,但总觉得浑身不适。
规范治疗9成可治愈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专家指出,在中国,仅有5%到1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治疗抑郁症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公开谈论它”,公众对于抑郁症的谈论,有助于更多“潜水”状态的抑郁症患者能够尽早关注自己出现的症状,增强勇敢就医的意识。
另外,即便患者已经认识到抑郁症是疾病,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普遍存在歧视和偏见而不敢去面对和接受。但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心理咨询盛行。专家指出,正确的心理治疗只对轻度抑郁症患者有效,对于中重度抑郁症,必须要在用药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
姚志剑主任表示,抑郁症并不是绝症;患上抑郁症,也不等于就和自杀画上了等号。抑郁症的治疗手段多样,既有药物治疗,也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临床经验表明,90%的患者如果规范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治愈,除了极少数难治型的,其他都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