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0月24日09:04 齐鲁晚报

分享

  原标题:北欧五国如此相爱,为啥没“在一起”

  本周,北欧国家挪威的首相正式回应了民众给邻国芬兰“送山”的请求,称这种做法违反宪法。挪威人发起这项倡议是在去年,目的是为了祝贺芬兰2017年独立100周年。虽然这份厚礼没送成,但足见挪威和芬兰两国感情之深。

  其实,挪威对邻国的“深感情”并不只针对芬兰,人家国歌里就公然将瑞典、丹麦、芬兰称为“我们亲爱的三位兄弟”。这四个国家,外加冰岛,被通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他们民族相同(都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语言相通(几国语言大约只有北京话和河南话的区别),国旗图案也是如出一辙(颜色不同的条顿十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五国民众感情上也是一贯的“亲爱精诚”。

  这就让人有些奇怪:既然你们如此相爱,为啥不“在一起”,组成一个国家算了?这里面,有点左右欧洲近代史的经纬。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位于欧洲北方,这些国家的人性格上有点像咱们的东北人,不仅有统一的地域认同,抗冻,历史上还很能打——早在中世纪早期,这里出产的维京海盗就吊打了整个欧洲,殖民地一口气建立到意大利南部。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北欧人改行做生意,为了对抗德国汉莎同盟,建立了“卡尔玛同盟”,这个同盟中的各国共同尊奉一位国王为主君,按说跟国家差不多了。不幸的是,当时同盟中的丹麦和瑞典都是显赫一时的欧洲列强。两国谁也不服谁,最后只好一拍两散。

  北欧人分家单过了,欧洲其他地方却开始掀起国家兼并潮。新列强一个比一个能打,习惯单干的瑞典和丹麦先后吃了亏。先是俄罗斯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狠狠地踩了瑞典一把,损失大片领土。而后,丹麦南下称雄的征程又遭普鲁士强力阻击。

  四面挨打之下,北欧人被迫回过头来考虑抱团取暖的问题。19世纪开始,主张北欧统一的“斯堪的纳维亚主义”最先在瑞典的大学校园里兴起。血气方刚的瑞典大学生们,号召挪威、丹麦的同学们上书本国政府要求合并,共同建立一个称雄欧洲的大帝国。民意汹汹,各国国王和议员也有点心动,签了一系列条约答应互相援助。北欧统一眼看又指日可待了。

  然而,“通过统一的方式搭上列强的末班车”,当时抱有这个想法的可不只是北欧人,在这场抢搭末班车的争夺战中,北欧人不幸迎头撞上了德意志民族。当时,在俾斯麦领导下的普鲁士有心统一德国。而俾斯麦的思路跟瑞典国王奥斯卡一世如出一辙,都想通过外战促成内统。1848年,丹麦与普鲁士爆发第一次石勒苏益格战争,瑞典立刻派兵支援丹麦。斯堪的纳维亚与德意志两个民族为各自的未来大战一场。骁勇善战的瑞典人不幸被装备克虏伯炮的普鲁士军队给虐了。大败的奥斯卡一世从此坐视普鲁士欺负他的丹麦兄弟。北欧人民彻底心寒了,“斯堪的纳维亚帝国”胎死腹中。

  这段鲜有人知的“大国梦”,正是这些国家今日相亲相爱的历史底版。有历史学者推演说,如果北欧当时真的统一,整个20世纪世界史也许将改写,因为北欧各国良好的工业底子和科技水平将使其成为举足轻重的列强。真若有了这个北方强邻,德国是否会贸然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将很成问题。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各强国在整个20世纪都在试图分化瓦解北欧,但北欧人内部向心力没有消减,他们在20世纪初就实现了货币联盟,二战后开始大规模产业互助。如今,北欧凭借其出色的设计和工业品享誉全球,而他们打出的同一名号,依然是当年那个没有实现的大国名号“斯堪的纳维亚”。

  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发文指出,在欧盟趋向解体的大背景下,各国在区域内寻找与自身文化、经济相近的国家组团,形成“小联盟”,也许是未来欧洲一种可能的命运。若真如此,北欧人是否还会有圆梦的那天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 责任。

相关阅读

电梯里识“领导”

如何在乘电梯时,从一群陌生人之中准确分辨出领导,也可以说如何在乘电梯时装领导。

仿古建筑是一场灾难

空房子越来越多,它们像失去了灵魂的空壳,等待看起来无解的命运——要么一栋一栋消亡在风雨中,要么被成片成的仿古建筑取代。前者是浪费,后者是灾难。

谁是腐败的敌人

腐败是中国发展的最凶恶的敌人,但谁是腐败的敌人?强有力的纪检监察部门是,而权力规范阳光运作,也是腐败的最有力量的敌人。

社交网络能点燃革命之火吗?

在今天看来,2011年的故事,应该不会再次上演。社交网络推动社会变革的可能性,今后或许也只存在于学者案头的文献之中了。

  • 陶短房:什么是特朗普最大的“短板?
  • 补贴烧钱已是过去,收割模式全面开启
  • 三国那些开国帝王为什么都这么爱哭?
  • 揭秘红学家们红楼人物评论的那些套路
  • 好想打晕张嘉佳,替他去摆弄梁朝伟
  • 男朋友你可以走开,但把丁丁留下!
  • 一直往北走!揭开蒙古国的神秘面纱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