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2月03日08:19 中国台湾网

分享

  原标题:21世纪的台湾竟然还有纳粹余毒

  台湾《中国时报》2日发表社论指出,绿营媒体《自由时报》主张取消“游走两岸”退休公职人员退休金,惩罚他们“亲中卖台”行为,这种“根除异己”的仇恨心最终会毁了台湾。

  社论摘录如下:

  纳粹曾在20世纪带给世界浩劫,其余毒竟然出现在21世纪的台湾。民主自由体制下,人身与言论自由及财产安全,应受到“宪法”保障,当局不能任意限制或剥夺,退休公职人员同样受“宪法”保障,除非法有明文,否则不得限制其自由权,更不能以言论或行动“不当”为由,剥夺他们应得的退休金。但《自由时报》日前却发表社论,主张取消“游走两岸”退休公职人员退休金,惩罚他们“亲中卖台”行为。

  《自由时报》这篇社论标题为《根除“内应”的心腹之患》,一共用了3个词:“根除”、“内应”、“心腹之患”,像极了恐怖分子的用语。这些仇恨文字并不是出自政治上的被压迫者,也不是种族上的受迫害者,而是出自多数选票、与执政党同一理念的媒体,向民进党当局所做的呼吁。这个报纸要求台当局高举嗔恨的大旗,将他们所定义的“非我群体”放在对立面,并剥夺其财产以为惩罚。这不是21世纪的纳粹余毒吗?这是台湾社会应该容忍的吗?

  读《自由时报》这篇社论,只消“嗔”字就可描述。“嗔”是对不喜欢的事物所产生的排斥及恼恨心理,也是一种愚痴的表现,更是佛法“贪、嗔、痴”三毒恶首。当嗔恨之心形成言语或付诸于行动时,理智不见了,道德不见了,甚至法律也不见了。有嗔心的人,让他人不舒服;有嗔心的当局,让人民遭殃;有嗔心的媒体,让人恐惧;有嗔心的社会,必然是理盲、缺少道德与价值信念的社会。这种社会不会有未来,只会自我毁灭,台湾人民多年胼手胝足的成果必会毁于嗔心。

  《自由时报》这篇社论发表前,台湾前“国安会副秘书长”张荣丰已在《自由时报》撰文,羞辱讽刺“游走两岸”的政商学人。接着该报就透过社论称这些人为“内应”,主张“根除”台湾“心腹之患”。另一方面,这个报纸却歌颂主张钓鱼岛属于日本的李登辉,赞扬拆掉抗日纪念碑,改建成日本神社鸟居的台中市长林佳龙。他们质疑退休“文官武官”对台湾的忠诚,却忘了自己从未忠诚面对“中华民国”。这个报纸的道德价值由他们自己来订,难怪曾任职《自由时报》的《新台湾新闻周刊》发行人詹锡奎(笔名老包)说:“《自由时报》生态地位几乎就是台派的马龙白兰度了(饰演黑手党教父成名的美国演员),人人对它噤若寒蝉、敢怒不敢言。”

  在《自由时报》呼吁台当局订定“赴中伤害国家尊严之罚则”后,泛绿“立委”已提出数个修法版本,台当局“行政院”也表示正在研议“行政罚锾及停俸、减俸纳入罚则”都纳入讨论。台湾社会正张大眼睛,看看民进党当局如何定义“国家尊严”与所谓“伤害国家尊严”行为,又能够制定出什么有关“伤害国家尊严”的金钱罚责,更要看看民进党当局会不会成为开民主倒车的黑色笑话。倘真要处罚“伤害国家尊严”,对那些不尊重“中华民国国号”、“国旗”、“国歌”、“宪法领土”范围的人是否也给予处罚?

  两岸关系目前的气氛并不好,但民进党当局为了营造两岸交流“维持现状”印象,甚至主动向学术界表示,希望能够多邀大陆人士来台湾参加研讨会,更希望观光客来台能够恢复正常。如果民进党当局轻易制订相关罚责,毫无疑问地必将更恶化两岸关系。《自由时报》不断地火上加油,既不顾法,也不在乎两岸关系险峻,难道一定要偏执地拉着台湾一起陪葬?这不是存心给民进党当局“添乱”,存心让声望已快速下跌的蔡英文更加困难吗?

  任何人都应该有道德意识,媒体当然也必须。制造及散播嗔恨不是任何人,更非媒体所应为。在没有法律判决前,不能称自己的同胞是“敌人内应”,不能有“根除”之心,这是基本道德。

  认同问题已经带给台湾太多困扰了,影响了团结,阻碍了进步。唯有相互理解彼此,选择理性对话,才是最好的良方。狭隘心胸、嗔心反应、根除异己,对台湾毫无益处,《自由时报》与绿营支持者应该自省。

责任编辑:李伟山

相关阅读

没有奥巴马,就没有特朗普

奥巴马当年承诺的那些“change”,到底实现了多少呢?

副镇长的审批权就这样被撸了

“你自己揽的破瓷器,自己解决。”

雾月十八帮我们理解美国政治

《雾月十八》提醒我们,特朗普的上台,完全可以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政治调适、或者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转换而已。

柳传志:人活着要勤于复盘

人要分两种,一种属于过日子的人,一种属于奔日子的人。

  • 科学家转型当市委书记可惜吗?
  • 唐代"春晚":皇帝和大臣们嗨到天明
  • 邓遂夫:痛悼我的恩师冯其庸先生
  • 《功夫瑜伽》:成龙联手唐季礼
  • 男人,请将你的初恋爱至终生
  • 到箱根不泡温泉都得去这,美到词穷!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