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15日12:56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原标题:西藏首次发掘有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中新社拉萨3月15日电 (赵玉芹)记者15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西藏文研所)在西藏发掘尼阿木底遗址的过程中,出土文化遗物4000余件,该遗址地处海拔4600米的藏北高原,是青藏高原腹地首次发现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

  据悉,尼阿木底遗址位于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藏北高原湖泊区,是一处原地埋藏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层堆积连续,分布面积广、文化遗物丰富。遗址东西至少0.5公里、南北分布至少2公里,地表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分布。2016年,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西藏文研所联合对其开展考古发掘。

  西藏文研所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此次野外工作发掘的文物包括石片、石叶、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等。尼阿木底文化面貌独具特色,石叶技术为主要文化特征。这种石叶加工技术在青藏高原的出现对于探讨人群和文化的迁徙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光释光年代数据测定的初步结果,尼阿木底遗址年代距今至少三万年,是人类演化与旧石器文化研究的重要时期。尼阿木底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发现,既代表了该时期藏北高原可能处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也反映了更新世(即地质年代名称)晚期古人类对高原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该工作人员表示,从考古学的研究角度看,尼阿木底遗址的发掘既填补了西藏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空白,又能探索人类开发极端环境的过程,窥见其适应、生存能力。

  截至目前,西藏公布的打制石器地点大约95处,其中被学术界倾向于认可属旧石器时代的地点有8处,但即使这些地点的石器标本也全部采自地表,缺乏可靠的地层依据,年代也难以确定。

  据统计,西藏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27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在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共采集文物数据114167件、已登录103405件。(完)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下半场的恒大:从惹不起到任人欺
  • 清朝科场大惨案:丁酉科场案
  • 全民故事计划:教我们唱戏的文盲老师
  • 《金刚》上映,从未见过如此土的景甜
  • 击退小三,却挽回不了老公的心
  • 惊艳!游客眼中看不到的鼓浪屿(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