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16日22:16 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喀布尔3月16日电 记者手记:阿富汗穷人没钱取暖

  新华社记者卢树群

  三月,日渐回暖的喀布尔又遭遇降雪。阿富汗刚刚经历了近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全国多数地区出现大雪极寒天气,局部地区甚至发生雪崩,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上百人死亡,大部分灾民饥寒交迫。

  由于战乱和贫困,阿富汗很多人家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冬季通常只能在烧水做饭时,顺便烤火暖和一下,或者靠燃烧各种垃圾取暖。

  在喀布尔,好一点的房屋在建造的时候就留有烟道。每到冬天,人们在室内支起圆桶铁皮炉子生火取暖。

  最常见的是一种比较简陋的烧柴炉。这种炉子的外形有点像铁油罐,生火后炉身非常烫,不小心碰到它会被烧伤。炉火旺时,房间的温度会骤然升高,甚至会使人出汗。在夜晚,木柴燃烧的时间一般持续4个小时左右。炉子点着时太热,难以入睡,随着木柴燃尽,人们半夜又会被冻醒。

  这种烧柴炉还有“富人款”。炉身有两层,外表一层起装饰作用,油光发亮,看起来精致高档。这种炉子好看但不实用,因为两层铁皮阻挡了热量散发,取暖效果大打折扣。

  不管是哪种炉子,烟道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生烟尘排放不畅,这时候要请专业人士清理烟道。

  在城市里,每公斤木柴需要十几阿尼,折合人民币1块多钱,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阿富汗人烧不起。贫苦人家连肚子都填不饱,更别说取暖了。

  有些阿富汗人尝试过用空调、电暖器采暖,但因为频繁断电,并且电费支出较多,不适于普通百姓。而像国内锅炉房式的供暖系统,在阿富汗更是罕见,记者只在中国政府援建的阿富汗共和国医院见到过。

  历经多年战乱,阿富汗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取暖设备被毁。一些机构的办公楼、宿舍内仍保留着陈旧的暖气管,但早已弃之不用。这些遗留下来的暖气管,无声地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温暖过。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本末倒置!315别把目光放在公关身上
  • 各省的简称都有哪些文化底蕴
  • 73烟纸店:有些女人生活在京沪快线上
  • 谍战剧里的奇葩:满屏都是撩妹大法
  • 怎么区别他是中央空调还是“真暖男”
  • 这个景点男人去了会沉默,女人会脸红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