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19日04:42 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

  原标题:让折翼天使自立于社会 不容易

  “聋哑人会把理发叫‘买理发’,把蜂窝煤叫‘黑圆圆’,把花洒叫‘洗澡’,是因为他们语言匮乏,只知功能不知名称;还可能分不清借和偷拿,因为他们听不到借的声音,只看到了拿的动作,所以我要教他们分辨……”从事特殊教育事业近30年,西安市盲哑学校特级教师韩宝荣对这些“折翼天使”有一种让人敬佩的“执念”。

  创建聋儿康复班 锣鼓镲当学具

  1990年,是韩宝荣到盲哑学校工作的第二年,她便接到创建聋儿康复班的任务。没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具,她就找了几个盒式助听器,简易的锣、鼓、镲、小碰铃、三角铁当学具,旧挂历背面写大字儿歌就是语言训练课本,给孩子进行听觉训练。第一批招了8个孩子,有的大声说话能听到但不知道什么意思,有2个完全没有听力,还有一个听力和智力都有问题,她就不厌其烦、千万次地去重复。

  韩宝荣说,“锣鼓镲、小碰铃、三角铁分别代表中频、低频和高频的声音,还要让他们听雨声、风声、汽车声、动物声,教他们从听到、听懂,再自然地发音,自然地呼吸。能听到的训练用‘优耳’不看纯听,听力弱的‘连看带听’,完全听不到的学着读唇。例如学‘鼓’,发音口型和实物对应,卡片上的图案和字对应,还要学会手指语、手语如何表示,练习发音、练习说话。”

  8个孩子里最小的只有两岁半,大的才7岁,生活自理能力差,才19岁的她耐心地给孩子们一勺一勺喂饭,一个一个拍着入睡。

  服装班学生无处实习 拿老师和家属“练手”

  为了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学校还开设了职业班。1996年,韩宝荣担任服装职业班班主任,她自费报了个服装裁剪班,晚上提高自己,白天指导学生。眼看学生们会做服装了,她又为实习犯愁。一般的服装厂、服装店是不会接纳聋哑学生实习的,而学生练习使用的布料全部由家长负担,也是不小的开支。韩宝荣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学生们承接全校老师和家属们的裁缝活,为他们量身定制各款服装。起初有老师拿来棉绸让做简单的衣服,觉得不错,又拿来布料让学生们做成人衣服,没一个做坏的,之后家属也成了学生们的客户。

  韩宝荣把做好的服装收集起来,开家长会时集中展示。“看到自己孩子还能像健全人一样做出来手艺很不错的衣服,很多父母潸然泪下。一个妈妈告诉我,女儿会做衣服,毕业后可以去镇上裁缝店工作,将来能养活自己了。”

  进入社会还需要特殊机构的指导

  在韩宝荣看来,想让特殊人群和社会融合,只进行听觉训练、培育技能是完全不够的。她还开设了《沟通与交往》课,教听障学生进行情景训练。“比如教家里来了客人怎么招待,如何区分借与偷拿……健全人不了解这个群体,可能会笑话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卑。”更难的融合还在后面,有学生工作后住在员工宿舍,有东西坏了,生活不方便,但他不知道找物业,也没人告诉他该怎么办,他就去破坏门,结果导致误会更深。“海伦凯勒生活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还能写出14本著作,离不开老师莎莉文的长期陪伴和帮助。我们只凭想象让他们自立于社会是不行的,还需要特殊机构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真正自立于社会。” 华商报记者雷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中国近80%的人失眠,不只压力这么简单
  •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为何无缘宰相
  • 73烟纸店:如果男人不舍得给你花钱
  • 艾玛沃特森:我的一生被赫敏覆盖了
  • 相恋六年,男友却出轨了公司同事
  • 原子弹轰炸过的长崎,如今竟美成这样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