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3日10:11 西部经济网

分享

    2017年初,自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全面开展到现在以来,广大基层干部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调查常态化,秉承“求真、务实、为民”的原则,“察民情、听民意”,可谓是“一头汗、两腿泥”,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有效摸清了社情民意。但是,仍有少数干部进村入户做调查时“脚不踏泥、身不沾灰”,“动动嘴皮”就匆忙“鸣金收兵”,甚至电话“遥控指挥”,最后导致获得的数据失实。

   农业普查聚焦农村发展新面貌和农民生活新变化,重点包括农民工作、农业用地、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等13项“三农”发展的新情况,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顺民心厚民生”。摸清“三农”家底,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等提供决策依据,对实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宏伟“中国梦”蓝图,意义重大。

   因而,广大基层干部在调查中要“走心”,从小处着手,扎实做好每一项细小工作。进村入户调查切忌玩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走出机关大楼,低下头、俯下身、脚向下,走进农户家里,跟农民交朋友,促膝长谈,嘘寒问暖,从点点滴滴中赢得群众信任和支持,才会让群众掏“心窝子”,才能得到精准、真实一手资料。决不可认为群众好糊弄,上级好欺瞒,就“四体不勤”,更不可因为害怕群众提要求,就躲着绕着,掩耳盗铃地逃避问题。也唯有如此,才能在一线了解情况,才能在一线寻找办法,才能在一线形成决策,才能在一线解决问题。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农村群众住的什么房子、家有几亩田地、种了多少农作物、收成咋样,绝非“芝麻小事”,而是农村群众心里的大事,关系着他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计,来不得半点虚假,掺不得丁点儿水分。一草一物、一尺一寸,皆关乎民情国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细胞”。只有脚踏实地入户、真心实意调查,以“勤跑腿、跑断腿”的毅力和恒心,采取“地毯式”“见户就入”的登记方式,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少、一个不错,才能激活千千万万个“细胞”,才能赢得万众归心、汇聚磅礴力量。

  农业普查要“走心”,切忌弄虚作假,各级干部应把党中央治国理政“人民至上”和“民生逻辑”的基因植入脑髓,从细、从小、从实、从惠入手,围绕群众殚精竭虑,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须知,唯有做到“精准”普查,才能助推“精准”发展,为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源之于民、用之于民、惠之于民,是为民生之大道也。

  作者:李莎莎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借“精准扶贫”逼寡妇上床?该彻查
  • 奇特选人:宋孝宗是如何夺得皇位的?
  • 真实故事计划:离开北京从不是我选择
  • 霍汶希: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经纪人
  • 一段感情该在什么时候分手?
  • 岛原,旅行社绝不会告诉你的旅行胜地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