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4日10:22 中国人民大学

分享

3月17日上午,《形象的力量——李惠贞捐赠西南少数民族背扇精品展》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本展览由学校博物馆主办,展期将持续到6月,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开放。

背扇捐赠者香港慈善家李惠贞女士,香港大学李美贤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副校长伊志宏、贺耀敏出席开幕式,中国美术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等博物馆界同仁参加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对来宾表示欢迎,介绍了展览的缘起,并向背扇捐赠者李惠贞女士表示感谢。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向李惠贞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向致力于少数民族服饰研究的香港大学李美贤教授献花。

据悉,背扇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妇女们用来背负婴儿的带子,既是重要的生活用品,也是其民族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有形载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技法面临失传,背扇被视为艺术珍品,大量被美国、日本、德国等收藏家收藏。这种状况,令长期关注、资助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李惠贞女士十分不安。李惠贞女士是香港百老汇摄影器材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百老汇慈善基金董事长、福慧教育基金会副主席,致力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和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已经20余年。在香港大学李美贤教授协助下,2016年,李惠贞女士从美国收藏家手中回购近5000件西南少数民族背扇,无偿捐赠大陆和香港博物馆,其中1200余件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永远收藏。这些背扇分别来自贵州、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的苗、侗、壮、布依等少数民族,尤以贵州织金、纳雍、黔西等地的苗族背扇数量最多、最丰富,制作年代跨越清晚期到上世纪80年代。

本次展览以“形象”为宗旨,立足于展示背扇的色彩、材质、纹样、技法等看得见的形象,探求反映在背扇中的神话传说、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文化特性及美的创造力等看不见的形象,力图透过背扇中丰富多变的形象创造,重新审视这些形象的作用力,引发观众对民族形象的发现与思考,找寻人类共通的形象感受,为现代的艺术与设计提供创作的灵感源泉。李惠贞女士捐赠的西南少数民族背扇,不仅使人民大学博物馆的馆藏在种类和地域方面都得以拓展,而且已经直接应用于艺术设计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实践。与《背扇精品展》同时展出的还有艺术学院设计系学生以背扇为主题和灵感的《MIAO艺术创意展》,以及绘画作品展《苗绘》。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网]“形象的力量——李惠贞捐赠西南少数民族背扇精品展”在人民大学博物馆开幕

[中国新闻网]1200余件西南少数民族背扇集中亮相

[中国网]

[北京日报]千件织绣背扇入藏人民大学

分享到: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借“精准扶贫”逼寡妇上床?该彻查
  • 水浒传中的“神人”之一智真长老
  • 故事:照镜子时你会先看哪个部位
  • 急!在线等:妻子亡魂附到女儿身上
  • 婚姻带来的好处:会给你很多安全感
  • 岛原,旅行社绝不会告诉你的旅行胜地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