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5日20:58 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25日披露,上海自2011年启动构建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已经覆盖全上海所有社区,超过千万民众签约。 陈静 摄

  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上海,社区民众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身体不适时在家门的社区卫生中心就能够便捷地得到专业的诊疗;有健康问题时,医生们会为其解疑释惑。家庭医生已成为上海民众的健康“守门人”。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25日披露,上海自2011年启动构建家庭医生制度,目前已经覆盖全上海所有社区,超过千万民众签约。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民众对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达88%,92.1%民众认为找家庭医生就诊方便,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

  便捷、费用低、用药方便、有专家号源是上海民众对家庭医生倍加推崇的原因。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吴乾渝表示,如今,上海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已经从单纯的治病转为民众健康管理。他们致力让民众不得病、少得病。家庭医生制度背后则是强大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支撑。

  据悉,上海是中国最早引入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地区之一,自1997年起至今,上海聚焦社区卫生服务转型,从医院模式转向了社区综合健康管理模式。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邬惊雷对记者表示,经过十三年市政府实事项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遍及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由政府举办。2006年,上海率先在全国实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现有注册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近七千人。开展家庭病床、舒缓治疗等一系列贴近民众需求的服务,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从单纯的医疗服务向以“六位一体”为主的综合服务转变。

  邬惊雷说,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制定了《关于完善上海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对签约民众医保费用管理的改革,使家庭医生成为民众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如今,在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上海还进一步探索“1+1+1”签约,即,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邬惊雷指出,上海优先满足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民众的签约需求;同时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掌握其主要健康需求,进行分类管理,进而提供针对性服务。上海还建立了家庭医生制度下的有序诊疗秩序。签约民众能够享受各种优惠倾斜政策,包括预约优先转诊至上级医院、慢病长处方、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等。这些都让普通民众、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的拍手称快。

  作为中华文化宝贵遗产的中医也是家庭医生为民众服务的重要内容。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方面表示,家庭医生们将中西医融合,注重调养与“治未病”,为民众的健康管理服务。据统计,目前,已有万余名全科医生参加了中医基础知识、理论、技能培训。

  互联网时代,家庭医生的背后有着信息技术的支撑。邬惊雷说,如今,上海已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市级数据中心已集聚了近200亿条诊疗数据,并以每天1800多万条的速度增加。

  据介绍,上海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将推进健康大数据在深化医改、居民健康管理中的作用。上海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社区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库系统,开发和应用主要慢病高危人群筛查系统,形成连续、动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

  另据了解,上海还不断选送全科医生赴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交流学习,了解家庭医生制度的丰富内涵和有效管理等经验。同时,在借鉴西方的基础上,相关部门不断完善费用控制、后续培养等机制,在服务模式上不断创新,致力探索符合上海特点的特色之路。(完)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安全隐患!“五毛食品”包围农村校园
  • 水浒传中的“神人”之一智真长老
  • 故事:照镜子时你会先看哪个部位
  • 教科书般演技,孙俪的微表情秒杀花旦
  • 男人出轨很正常?呵呵,泰迪听了想打人
  • 冲绳顶级酒店,感受日本跪式服务(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