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29日23:26 中国台湾网

分享

3月29日,时隔一个多月国台办再次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马晓光就媒体记者关心的问题一一作出回应。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此次发布会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知识点===

▲丁酉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清明节举行

▲台湾居民涉嫌危害国家安全被调查

▲两岸关系中的挑战和干扰如何诠释

▲海协会长陈德铭不以外国人身份赴台

▲为何多数台湾青年想要来大陆发展

▲大陆“武统”声音高涨 发言人回应

▲导弹军对付火箭军?这是军备竞赛?

▲台当局甘做筹码被交换 能怪别人?

▲“台湾国护照”竟然成功入境日本

▲年内将出台措施促进两岸融合发展

▲台当局今年还能出席世卫大会吗?

▲台湾抓捕香港渔船,应放船放人!

▲两岸冰球比赛运动员冲突,伤感情!

▲甲午年公祭轩辕黄帝(网络资料图)


记者:请介绍即将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的公祭大典的有关情况。


马晓光: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清明时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儿女“溯源、寻根、铸魂”的传统盛事。“丁酉(2017)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务院台办、国务院侨办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于4月4日(清明节)那天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黄帝陵隆重举行。届时,中国国民党副主席陈镇湘先生、新党主席郁慕明先生以及来自台湾中南部地区的基层民众、青年学生共200余人将共同出席。我们欢迎台湾各界朋友前来参加这一盛典,尊祖敬宗、慎终追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欢迎在座的媒体朋友前去采访报道。

▲李明哲去年7月曾到死者梁雪梅居住的大楼闹自杀,被警方带离。台媒图


记者:台湾居民李明哲日前自澳门入境广东后失踪,是否了解有关情况?


马晓光:据了解,台湾居民李明哲因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已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记者:李明哲被收押在哪里?他的妻子想转交一些金钱和药品,不知能否转交到他手上?能否让他妻子来大陆探视?海协会有没有收到海基会的发函?


马晓光:台湾家属的一些诉求,国台办是看到了。关于李明哲涉案的有关情况,目前我了解的就是刚才披露的。


记者:李明哲所涉案件的调查会持续多久,会不会通知他的家人,是否可以聘请律师?两岸会不会就此做协商?李明哲事件在台湾引起很多讨论,会让有些人担心,如果有人像他这样到大陆来,人身安全会不会受到一些影响或者是侵害,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做些说明,让一些想要到大陆来的民众可以放心?


马晓光:首先我要澄清,来大陆从事正常活动的台湾同胞,他们的合法权益都是有保障的。大陆依法治国,我们不会对台湾同胞随意地采取人身限制措施,所以这点请台湾同胞放心,来大陆,他们的基本权益是有充分保障的。李明哲的案子,因为涉嫌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对他的调查依司法程序在处理。


记者:能否透露李明哲那些行为危害了国家安全?大陆有没有向台湾方面通报有关情况?


马晓光:哪些方面属于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我们的法律法规上都有明确的列举,我不是法律专家,如果有兴趣你可以查一下。关于李明哲个案的情况,我了解到的都向大家讲了。如果后续还有进一步的情况,我也会及时向大家披露。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资料图)


记者: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28日举行的海协会理事会上有提到两岸关系的挑战增大、干扰增多。如何诠释“挑战”和“干扰”?


马晓光:28日,海协会召开了第三届第四次全体理事会议,张志军主任在会上发表了讲话。新闻稿已经刊载了。我理解,张主任所说两岸关系挑战增大、干扰增多,当然首先是指2008年以来两岸双方建立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受到了损害。由于这个基础受到损害,所以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及其活动蠢蠢欲动,活动频频。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两岸关系、对台海的和平稳定,甚至对台湾的前途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和影响,我想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

▲海协会长陈德铭(资料图)


记者: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日前表示,如果赴台访问,他的身份应是“一个国家的两个还分治着的机构”授权代表。对此是否有进一步的阐释?


马晓光:我们对两岸关系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没有改变。我们将继续贯彻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台海和平稳定。


记者:海基会的发言人说,陈德铭会长如果赴台不会有所谓“外国人”的问题,但又说两岸两会负责人见面不应该预设政治前提。怎么评价这一表态?


马晓光:既然陈会长赴台没有外国人的问题,那就应该大声说出来,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第二,古今中外,任何协商谈判都不可能没有目标,不可能没有方向,也不可能没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我提醒海基会和陆委会的先生们注意,在2008年5月26日,海基会给海协会来函,同意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协商。2014年2月11日,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在南京会面,共同表示要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两岸关系,国台办和陆委会建立常态性的联系沟通机制。这些情况都是白纸黑字,都是红口白牙,是可以查证的。


记者:台湾对外交往部门日前说两岸关系不是“外交关系”,陆委会负责人说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关系、两岸协议不是“国际协议”。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我们看到了有关报道。两岸关系的性质是明确的。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只有对两岸关系的性质有正确认知,才谈得上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大陆方面设立几十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助飞台青梦想(资料图)


记者:有两个问题,最近台湾有一项民调显示,支持“台独”者创下了十年的新低,而且在受访的20—29岁年轻人当中超过半数想到大陆来发展。我们知道蔡英文上台之后屡屡推行各种形式的柔性“台独”,但是支持“台独”的人数创下了十年新低,发言人对此如何评论?


马晓光:关于台湾的一项民调显示的数据和民意倾向,我要说两点:第一,这再次说明“台独”违背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必然得不到台湾民众的支持。这也反映了台湾同胞广大的主流民意,是反对“台独”,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二,经过30年改革开放,大陆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事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无穷的潜力。加之,我们始终奉行支持两岸经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的各项政策,所以台湾年轻人愿意到大陆来发展,一点也不奇怪。这说明,只有海峡两岸同胞才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记者: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有关“‘台独’之路走到尽头就是统一”的说法在岛内引发广泛关注,甚至还传出台湾决策高层对之提出了批评。对此有何评论?

原音呈现

马晓光:在不久前举行的博鳌论坛会议期间,张志军主任、陈德铭会长在接受部分台湾媒体采访时已经对这个问题表明了我们的态度和立场。


记者:台湾有“独派”质疑二战期间的《开罗宣言》中载明的“台湾归还中国”的说法,并据此要求蔡英文要勇敢的去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对此有什么评论?


马晓光: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日本军国主义者通过不平等的条约强行获取了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随着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在二战中的胜利,通过《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一系列国际性文件,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毋庸置疑的。

▲网上的图片,小编只知道这东西应该很厉害


记者:台湾在本月初成立导弹军,意在针对大陆火箭军;有消息说台湾还要在今年的“汉光军演”当中预想2025年进行台海大战,并已开始预演针对解放军的战争问题。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谢谢你给我介绍这么多情况,我都了解,相关立场态度我刚才也都回应了。


记者:本月21号蔡英文主持了台军潜艇自造设计启动及合作备忘签署仪式。对于台当局不惜成本自造潜艇的行为,怎么看?


马晓光:通过发展一些进攻性的武器来为自己的错误政治路线保驾护航,只能升高两岸的紧张,拉开两岸的对抗,对台湾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没有任何益处。


记者:近来,大陆网民“武统”声音也越来越强烈。面对严峻复杂的两岸形势,大陆将如何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马晓光:我们已多次作了明确阐述,我们将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对台大政方针,将继续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以最大的诚意去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是我们也绝不允许“台独”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自甘做筹码的台当局,应该说也是契合了某大国总统的心理


记者:有消息说中美元首会面预计四月初在美国举行,陆委会主委张小月日前就“习特会”称,美国和大陆在改善关系的时候不应该把台湾作为筹码,当成利益来交换。对此有何看法?


马晓光:现在的问题是台湾当局自己想作筹码,被当作利益交换。关于中美两国元首会晤的其他情况,请你向外交部了解。


记者:蔡英文日前表示,希望和美国建立升级版的策略伙伴关系,美国对台军售是台海稳定的重要支柱。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我们坚决反对台湾与我建交国开展任何形式的军事往来和官方交往,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我想指出的是,随着两岸综合实力差距的越拉越大,台湾当局如果企图通过向外国购买武器,发展进攻性的武器,以至于提出一些虚张声势的所谓军事战略来为自己的错误政治路线保驾护航,这是没有出路的。和大陆搞军备竞赛,只能损害台湾同胞的福祉和利益。两岸关系和台海和平发展的根本保障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所以我们希望台湾方面能够回到这一正确的轨道上来。

▲日本现任副大臣(中)访台,打破了几十年的禁忌


记者:日本总务副大臣赤间二郎日前访问了台湾,这使45年来的禁忌被打破了。除此以外,日本近来还有一系列的涉台动作。对此如何评论?


马晓光: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绝不允许挑战。日本现职副大臣访台严重违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精神,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外交部已就近期日方在涉台问题上的错误行径进行了严正交涉。我要指出的是,台湾当局一方面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另一方面又企图在涉外领域挑战一个中国的格局,这样的小动作越多,遭到的反弹力度会越大。

▲这样的证件,曾在很多国家被拒绝入境,但日本放行了


记者:一位台湾籍女子持“台湾国护照”贴纸的证件成功入境日本。对此有何看法?


马晓光:据我了解,外交部已经就日方近期在涉台问题上的一系列错误做法,向日方进行了严正交涉。出现你所说的这样一种荒诞不经的事情,说明“台独”洗脑对个别台湾青年遗毒之深。但是我想,无论他走遍世界各国,恐怕也没有一个叫做“台湾国”的地方。


记者:日前台湾前副领导人吕秀莲拟到泰国参访,但遭泰方拒签。有评论称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纯粹就是“单恋”,对方根本没有同意交往。对此有什么看法?


马晓光:国际社会普遍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并以此来处理涉台事务。

▲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成为当下两岸间热议的话题


记者: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上,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张志军主任都提到了要为台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这些便利性的措施或者政策有何推进?


马晓光:我想你已经看到了,国台办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就业创业已经设立了53个平台,而且很多地方也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支持政策,涉及到了创业资金扶持、辅导培训、经营场地使用等诸多方面。下一步,我们有关部门也正在抓紧研究出台便利台湾同胞包括台湾青年来大陆就学、就业、工作、生活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年内会陆续公布实施。


记者: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博鳌论坛表示,未来会继续推出两岸经济合作的政策,目前有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划?


马晓光:大陆去年重新修订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改革了管理体制,对台资企业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今年年初,国务院又出台了“5号文件”,制定了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20条措施。目前有关部门正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放宽准入,并在标准许可、投资认定、采购准入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我要强调的是,这些政策都完全的、毫无保留的适用于台商和台资企业。


记者:两会提出的“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岛内持续引起舆论关注。在台湾同胞享受两岸社会融合发展带来的利益时,又应当恪守哪些义务?


马晓光:毫无疑问,台湾同胞来大陆生活、就业、创业、工作、就学,当然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台湾能或不能参加国际性组织,取决于什么,大家都清楚


记者:第70届世界卫生大会将在5月22日至31日在日内瓦举行。台湾对外交往部门负责人李大维称,如果必须承认一中原则才能参加的话,台当局很难接受。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这是一个老问题,我们的立场也表达得很清楚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必须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通过两岸协商来做出安排。


记者:去年,台北世贸中心更换的新负责人,长期否认“九二共识”。有舆论认为,未来台北世贸中心主办的“台湾精品展”在大陆可能难以为继。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两岸经贸合作的基本立场态度我们讲得很清楚了。我想大家都知道,所以我无需再对别人的言论进行评价。至于你说的具体项目的细节,我不了解。但是我可以介绍,过去邀请台湾工商团体来大陆展销,都是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的相关安排。 


记者:对于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问题,大陆的有关部门发布了相关的意见。请介绍相关情况。


马晓光:2016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对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依法适用缓刑实行社区矫正有关问题的意见》。结合涉台的案例实际,就因犯罪在大陆受审的台湾居民适用缓刑、进行社区矫正作出了特殊的安排。被判处管制、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实行社区矫正的台湾居民也可以参照适用本《意见》。这个《意见》的出台,是大陆方面对台胞诉求的积极回应,有利于保障台胞合法权益。如果想了解进一步情况,请向主管部门询问。

▲当初说要先有监督条例才有两岸协议,如今却对审议该条例的态度相当暧昧。除了不愿面对两岸关系如何定位的问题,还有他们根本就是在打假球!当然了,小编认为,无论这个监督条例命运如何,跟服贸协议以及其他的两岸协议,都没有一毛钱关系。


记者:有分析认为,民进党对于审查“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一拖再拖,关键原因在于不敢对两岸关系进行定位,“监督条例”成了民进党进行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至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了态度。凡是破坏两岸协商基础、干扰和阻挠协商进程,为两岸关系发展人为设置障碍的行为,我们都反对。


记者:有评论认为,蔡英文当局原先要拟定的“保防法”、“反渗透法”是“绿色恐怖”,民进党意图以此来操控两岸交流主动权,逼迫大陆和岛内当局打交道。对此如何评论?


马晓光:这评论得很好。通过一些政治手段或一些政治原因来限缩两岸的交流,对从事两岸交流的台湾人士形成压力,这跟两岸同胞要求加强交流的意愿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示意图,与本文无关


记者:台湾高雄地检署与高雄第五海巡队日前联手在东沙海域逮捕了据说是非法入侵的大陆渔民20人,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


马晓光:关于台湾方面抓捕扣押一艘香港籍渔船以及船上大陆渔民的事情,事件发生后,海协会立即与台湾有关民间组织联系,了解情况,表达关切,进行交涉,并委托台湾有关民间组织看望了滞留在台湾的大陆船员。台湾有关方面应该尊重两岸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渔民长期在传统渔区作业的事实,停止以这种粗暴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保证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速放人放船。

▲3月24日,双方球员在比赛中发生冲突。当日,在台北市小巨蛋体育馆举行的“2017 IIHF U18世界冰球锦标赛”第三级A组第三日比赛中,中国队以4比0战胜中国台北队。


记者:前几天在台北举行的一场两岸冰球比赛中,两岸的运动员在场上发生了冲突。如何评价这次冲突事件?


马晓光: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的,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任何体育赛事,包括场上运动员和现场观众都应该展现良好的风貌,都不应该出现有违体育精神的情况。个别媒体如果对其进行泛政治化的解读和评论,更不利于两岸同胞增进感情。


记者:蔡英文接任中华文化总会的会长,她表示会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对此有何评论?


马晓光:我们注意到了前不久中华文化总会领导层发生变化,该会新领导层和新领导人对中华文化有怎样的认知,持什么态度,两岸各界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今日台湾”】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几十万人反腐游行,普京干不下去了?
  • 上古的爱恋为什么都发生在河边
  • 如何以古曲谱写今天的新生活
  • 程青松,给中国电影打扫卫生的人
  • 冬天穿裙子的漂亮女孩就是不正经?
  • 实拍:古波斯帝国都城有多震撼(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