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3月30日20:42 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30日在北京宣布启动“共筑中国心:预防心脏性猝死患者援助项目”,图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董子畅)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30日在北京宣布启动“共筑中国心:预防心脏性猝死患者援助项目”,旨在优化多级医疗资源、整合各方社会力量,通过心律失常知识普及与援助等多种形式促进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了解,进一步有效预防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指出,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趋势日益增长,面临的心血管疾病防治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全社会加以关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科学普及、预防研究、开展新疗法新技术为患者减轻病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及其短暂,有些还常常发生于貌似健康的人群,甚至于很多是中青年患者。”北京楷祺心血管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澍介绍,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可以有心脏疾病表现,但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相当数量的心血管疾病是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

  张澍强调,目前预防心脏性猝死除了加强公共急救措施以外,唯一有效的对高危患者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方法就是植入心脏除颤器。但是,中国相对于庞大的患病人群,中国的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工作远远不够。以植入心脏转复律除颤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植入除颤器的患者每年仅为5000例左右,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目前中国每百万人口的心脏除颤器拥有量为2台,而欧美国为每百万人600-800台左右,新西兰和日本则分别为138和46台,中国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工作还应大大加强。

  启动会上,美敦力公司首批捐赠的医疗器械为30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该批设备将用于全国需要接受该项治疗的贫困患者。楷祺基金会将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联合全国各地医院和专家为适合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免费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此外,为减轻患者负担,便利患者及时随访,阜外医院也将建立远程随访系统,进一步加强患者管理、减少患者往来医院就诊的各种困难和费用。(完)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几十万人反腐游行,普京干不下去了?
  • 上古的爱恋为什么都发生在河边
  • 如何以古曲谱写今天的新生活
  • 程青松,给中国电影打扫卫生的人
  • 冬天穿裙子的漂亮女孩就是不正经?
  • 实拍:古波斯帝国都城有多震撼(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