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1日19:28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图为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长甘立军介绍胸痛诊断的标准。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4月1日电 (孙睿)“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与青海各地区的基层医院通过互联网远程指导,来提高急性胸痛救治,目前全省覆盖率已达90%。”青海省红十字医院胸痛中心主任沈密1日表示。

  胸痛或胸闷是许多重要疾病的常见症状,最常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也有食管疾病、带状疱疹等疾病,随时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据悉,中国每年近60万人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成为大众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

  当日,来自青海省西宁地区的100余家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急性胸痛规范化诊治培训,旨在让更多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了解和认识心梗和心血管疾病,并形成联动区域,方便以后普及更全面的治疗方法,提高社区、基层医生的治疗水平。

图为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长甘立军介绍治疗胸痛的策略。 孙睿 摄

  青海省红十字医院院长甘立军介绍,目前中国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及指南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院前就诊不够及时和院内处理流程不够流畅,如在传统救治模式下,由于缺少有效技术手段,院前与院内没有有效衔接,患者打电话向120求救,做各项检查、会诊,家属签字、手术,整个过程要费很多时间,很多患者因此错过了抢救的120分黄金时间,造成了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长期愈合较差的现象。

  “120分钟是治疗心梗的黄金时间,由于青海地广人稀,急性心梗病人救治非常困难,为此,从去年9月以来,我们通过三个阶段,对全省各地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微信群,远程协助他们在没有办法急诊做手术时做溶栓治疗,通过导管把栓去掉,病人可以24小时后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大大延长了治疗时间,方便了路途遥远的患者。”沈密说,通过三个阶段的培训,可以让基层医生知道患者可以通过远程模式来救治,提高存活率。

  “近年来,社区辖区内的心血管病人越来越多,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我们医护人员对急性胸痛的认识和重要性,在以后的治疗当中,能够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宝贵的抢救时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西宁市南川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向丽萍对中新网记者说。(完)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为什么新闻“反转”这么流行?
  • 《天龙八部》虚竹如何完成非凡任务的
  • 刘梦溪:什么样的国学才有生命力
  • 很多人钟爱这部三级片,完全因为哥哥
  • 最好的婚姻,其实就这只有这三个字
  • 世界第三大赏樱地鼋头,美女翩然若仙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