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1日14:01 海外网

分享

中新社上海4月1日电 (记者 姜煜)青团,这种中国清明时节江南地区的传统食品成为了当下沪上最火的“网红”美食。在南京东路的老字号新雅粤菜馆,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队才能限购两盒其创新产品——“腌笃鲜”青团。

“网红”美食是指在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食品。传统青团的馅料是豆沙,新雅粤菜馆此次别出心裁,把上海本帮名菜“腌笃鲜”的食材竹笋、咸肉包进青团,吃的时候满口鲜咸的汤汁,继去年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之后一炮而红。该菜馆的营业员说,目前店里每天都要卖掉近万只“腌笃鲜”青团。

资料图:上海一家老字号饭店的师傅们全力生产“网红”青团。中新社记者 潘索菲 摄

就在离新雅粤菜馆不远的人民广场附近,还有几家网红食品店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消费者正在抢购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以及“喜茶”奶茶、“鲍师傅”糕点。上海人戏称,这是人民广场“三巨头”。

杏花楼去年的“咸蛋黄肉松”青团爆红,今年新雅的“腌笃鲜”青团也来势很猛,其他老字号食品店也不甘人后,王家沙的青团以初春时鲜“马兰头”为原料,沈大成则坚持使用经典的细豆沙,更有商家推出榴莲、芒果青团……这个清明节,沪上“青团大战”热火朝天。

老字号如何创新是沪人热议的话题,上述这些老字号店家以青团小试牛刀,加之网络传播的助推,取得如此销售佳绩,创新带来的市场效应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喜茶”门前排着“之”字形的队伍,这家来自广东的奶茶店主打芝士奶盖果茶,由于人气太旺,一杯二三十元的奶茶在黄牛手中已经炒到了100多元。芝士、水果、靓茶,“喜茶”标配了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的喜爱元素。“我在人民广场喝‘喜茶’”已成为微信上被点赞最多的朋友圈日志。

高峰时得排上7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鲍师傅”的糕点,且每人限购4斤。顾客需要先在人民公园里排队,分批排到店铺后面的位置时拿取号牌,凭号牌再排到店铺门前的队伍里。由于慕名而来的消费者实在太多,加上“黄牛”活跃,店家不得已自己雇佣了数名保安维持秩序。

有知情者介绍,“鲍师傅”来自北京,由于北京门店较多,现在已基本不用排队,上海这边的情形“太夸张了”。品尝过“鲍师傅”糕点的一位消费者则说,这家店的糕点味道确实不错,但好像也不值得排这么长时间的队去购买。(完)

责编:海闻

责任编辑:吴颜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愚人节,聊一聊16年前的中美撞机事件
  • 《天龙八部》虚竹如何完成非凡任务的
  • 刘梦溪:什么样的国学才有生命力
  • 都说一见抖森误终身,本来我是不信的
  • 最好的婚姻,其实就这只有这三个字
  • 世界第三大赏樱地鼋头,美女翩然若仙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