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1日14:39 央视

分享

  央视网消息:近日,网上流传着“塑料粉丝”、“塑料紫菜”等视频,视频中,有人指称某些品牌的粉丝、紫菜是塑料做成的。这些视频传言是真是假呢?

  网络视频 手机拍摄:我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龙口粉丝啊,品牌的双塔食品,国民丈母娘代言的,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它的食材啊。

  这是今年3月中上旬传播甚广的一条微信视频。视频中的女子手拿一包打开包装的粉丝,然后,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小捆粉丝。

  网络视频 手机拍摄:你看能吃吗?那全是那个塑料?隐隐约约还能看见荧光粉,你看,粘在我这个笔上甩都甩不掉,塑料,看到没有?全部是塑料?

  在这条三分多钟的视频里,无论视频画面、还是言语描述,视频中的女子都在指称这个品牌的粉丝含有“塑料”和“荧光粉”。

  虽然,视频中的女子一直没有露面,但是,为了强调这些粉丝是“塑料粉丝”,她还特意暴露了一下自己怀孕的身份。

  事实上,在这之前,一条“塑料紫菜”的类似视频也在微信微博上广泛传播。

  网络视频 手机拍摄:来,大家看看,看到了吗?这都是废旧黑塑料袋子所制成的,好臭啊,有一股腥臭味。

  企业无力证伪 消费者宁信其有

  视频中对产品质量的质疑都指向了明确的生产厂家。我们辗转联系到视频涉及的企业,面对质疑,厂家又怎样回应呢?继续来看调查。

  在福建省罗源县,记者找到了手机视频所传的一家生产企业。

  福建某食品公司负责人 施炜:一开始就是我们家的版本,带有企业的logo(品牌),带有企业的包装,视频里都有说这是黑塑料袋之类的这些话。

  山东烟台双塔食品公司副总经理 张树成:目前为止我们不敢确认,因为从版面上看就是我们产品的预包装。但是,他拿的产品是开封的,而且是开了一半儿的,我们不敢确认是不是我们的产品。

  这家粉丝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虽然不能确定视频中的“燃烧物”是不是自家的产品,但是,从视频内容来看,燃烧物应该就是粉丝,而不是塑料。

  山东烟台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 张树成:粉丝的主要成分就是淀粉,它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现象也是视频中所描述的现象,会产生黑色的焦炭,这是非常正常的,视频中用燃烧的方法来判断里面有塑料,是非常伪科学的。

  我们走访的相关企业大多没有办法自证清白,也没什么办法阻止这些网络视频迅速广泛地传播。

  消费者:这一般都是在群里头发这些东西,这个相信不相信,这很难说,现在反正骗子挺多的,造假也挺多的。

  消费者:就是一开始肯定就是不相信,但是后来看好多条,我就觉得可能是真的吧。就算一个防范,我也应该就是转发给我妈或者是我姑她们去,给她们提个醒,算是。

  在街头的随机采访中,许多市民告诉记者,他们都从朋友圈收到过诸如“塑料紫菜”、“塑料粉丝”等视频内容。刚开始不信,但是,传播的内容多了,就有点真假难辨。因此,这些食品也就不敢买了。

  全面排查 市场未发现“塑料”食品

  这些视频“传言”究竟是真是假呢?在市场上有没有这些所谓塑料做的食物呢?

  在福建省罗源县,收到相关舆情后,当地食品监管部门,立即对相关企业做了全面的排查。

  罗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 郑向阳:我们对紫菜的生产企业进行了一个监督抽检,这个权威的检测下来,最终确认没有含有塑化剂等(物质)。  

  而在山东招远,“塑料粉丝”的视频传开后,当地食品监管部门,也立即对相关企业做了全方位的检查。

  招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王奎先:我们对这个企业生产的所有粉丝进行全方位的,从原材料购进、生产工艺到出厂检验,到追溯体系进行全面检查,没发现任何问题。

  事实上,“塑料粉丝”“塑料紫菜”的视频传言发酵后,多个地方的食品监管部门都进行了专项的检查,也没有发现这些视频中所说的“粉丝掺塑料”“紫菜塑料造”的食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负责人也表示,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要依法查处;同时,对于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也要严厉打击。

  专业机构做实验 辨别视频内容真伪

  全面排查市场未发现“塑料”食品,这恐怕是最让消费者放心的消息了。不过,我们的记者还是找到了专业机构,来验证真正的粉丝和紫菜,与视频里的食物有什么不一样。

  记者在北京一家超市,选购了手机视频中所说的品牌粉丝和紫菜,然后,找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并按照视频中的方式重新做了实验。

  国家粮油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李再贵:所有的食物都能燃烧,淀粉(粉丝)在150、160度的高温下就会膨化,所以你就听见啪啦啪啦的声音,粉丝或其它的食物燃烧的残留物,你用手一捏它就是灰,(而)塑料燃烧的时候滴下去的是油,冷却的时候会变得很硬。

  专家介绍,这条网络视频中的燃烧物,无论从燃烧过程还是燃烧的残留物来看,本身就是粉丝。视频中这名女子称看到了荧光粉。专家指出,荧光粉一般只有在黑暗环境下肉眼才能看到,而视频中的粉丝燃烧发光,并不是荧光粉的特征。

  在水产深加工实验室,我们把紫菜和黑色塑料放进水杯中,烘干的紫菜浸泡后不久就变得柔软并且慢慢地下沉,而黑色塑料始终浮在水面上,表面附着的水珠也无法渗透。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罗永康:紫菜是一种海洋的植物,它吸水以后有很好的透光性,也有一定的弹性,这个就是紫菜的特性,从她的视频(实验)证明也反映出来了这个不是塑料。

  虽然视频中的人反复告诉观众,这些食品都是塑料做的。但通过专业实验的验证,两段网络视频中的物质在燃烧和水中的变化,其实正是粉丝和紫菜原本就应该呈现的理化属性。

  网络曝光食物造假 幕后暗藏利益

  那么,为什么网上会散布那些视频,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

  事实上,这些视频传开后不久,许多商家就接到了要求“赔偿”的电话。

  天津 电话录音:你卖的是假货,你马上给我赔偿,我不追究你!

  销售商:我给你讲,你可以给我们福建那边技术监督局等(打电话)都可以,因为这不是我们生产的东西。

  天津 电话录音:我不管是谁生产的,是你卖的!所以我要找你,你解决不解决,我就问你一句。

  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接到多个匿名电话,要求赔偿。甚至,还有人开价30万元,表示不再拍摄这样的视频。

  而在山东招远,这家粉丝企业发现网上的这条视频后,就立即报了警。

  烟台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树成:对于第一段视频来讲,对我们企业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我觉得他是恶意的,因为作为正常的消费者不会这样去做,(所以)不管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好,不管是不法的经销商也好,这些都还需要公安机关给我们一个真正的真相。

  在这两条视频拍摄中,都刻意回避了被拍摄人脸部,而拍摄内容都明确指向了具体的企业或品牌。警方根据报警人反映的相关线索,已经展开立案侦查。

  招远市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 王永民:经过初步调查,结合视频中涉及的内容以及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我们认为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嫌损坏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现在我们已经立案侦查。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安:这可能是出于竞争对手的一种打压,或者是损害商誉的情况下,去刻意地制造一些谣言。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找到谣言的源头,从而能够从司法调查中确认他是否承担相关的司法责任。 
 
  谣言传播广 相关行业难幸免

  在这场骗局中,无疑,企业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福建某食品公司负责人 施炜:影响非常大。很多的商超包括我们的销售的一些渠道,直接就把我们的产品下架了,现在整个产地,包括我们所有的这个紫菜的价格都很不稳定,也是因为这次的事情,导致我们的价格又下跌了快十块钱左右。

  不仅仅这家企业,其后,微信视频又流传了十几个版本。包括阿一波、龙江等十几个紫菜品牌,都相继“挨刀”。

  而在山东招远,因为“塑料粉丝”的传播,不仅仅是粉丝企业遭殃,整个“龙口粉丝”的地域品牌,也遭遇了消费危机。

  山东烟台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 张树成:我个人看到过四个这样的版本,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口音,然后不同的燃烧方式和不同的品牌,但是唯一一点相同的都是燃烧的我们龙口粉丝这个地域品牌。

  网络传闻难辨真伪 亟需权威辟谣

  在这场“塑料粉丝”“塑料紫菜”网络谣言中,消费者被骗、企业被害,其中,网络的无限制传播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

  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塑料紫菜”“塑料粉丝”的网络视频利用这两种食物和塑料之间外观上的相似性,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混淆和联想。同时,“塑料紫菜”、“塑料粉丝”之所以发展成多个版本,以讹传讹,与这些视频在朋友圈传播等因素都有关系。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安:用视频传播谣言,要比图文传播谣言更具有欺骗性。另外,通过朋友圈转发,转的时候还加上亲切的提醒,你会更加容易相信这个视频,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种趋利避害的本能反应,也是这种相关谣言反复传播的(原因),它利用了人们这样一种心理机制。

  张志安表示,谣言都有一些共同点:比如,一是、谣言“有图有真相”,通过视频来蒙蔽你吓唬你;二是、谣言的标题主题很惊悚,不遵从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三是、谣言都没有准确的来源,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都无法验证。

  俗话讲,谣言传一千遍就可能变成了真理。同一个谣言反复传播,在信赖度高的朋友圈传播,相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张志安: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对食品安全的质量还不足够放心,对监管的力度或者监管是否能够做到百分之百,还不足够有信心,因此就给了这些谣言在互联网传播提供了机会。

  微信安全风控中心安全策略专家 许慧:从平台来讲,我们需要一些第三方权威机构来帮助我们,比如一些政府的权威机构,某一个行业具有公信力的机构,比如还有一些媒体机构,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当出现谣言的时候,对这个谣言进行来澄清。

责任编辑:李伟山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新一轮调控将把中国房地产市场带向哪
  • 为什么新闻“反转”这么流行?
  • 《天龙八部》虚竹如何完成非凡任务的
  • 刘梦溪:什么样的国学才有生命力
  • 很多人钟爱这部三级片,完全因为哥哥
  • 最好的婚姻,其实就这只有这三个字
  • 世界第三大赏樱地鼋头,美女翩然若仙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