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5日18:37 新京报

分享

清初诗人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有这样的句子:“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窃以为,即便在今天,这仍不失为楼市捞金术者的醒世恒言。



 文/盘和林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再现了三个城市的炒楼故事。在一个“炒房团队”进驻福建漳州的9个月里,那里的房价高歌猛进,带去的2000万现金,只花出去了1000多万,现在卡里一共躺了接近5000万现金。“炒房要的是够准够快够狠,无异于刀口舔血,狠赚一把就要离场,寻找下一城。”


联合坐庄,讲故事、炒作“厦漳同城化”概念,串通有垄断地位的中介刷新挂牌价……报道中那些炒房客操纵股市般的炒房“套路”,让人涨知识。


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楼市竟然有“2-3倍”的捞金术,难怪连见多识广的财经记者也不由得感叹“无法相信这世界上竟有如此简单而暴利的商业模式”。


但毋庸置疑,“疯狂的房子”背后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都已经“高空”聚集。楼市“晴空”之下,隐约透着类似股市“5000点”之上“末日狂欢”的气味了。


西方有句名谚: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有网友调侃衍生出后半句:上帝欲使其疯狂,必先使其买房!一个发生在笔者身边真实的案例,一个朋友去年年末以70余万元在广州按揭购买了一套房,3个多月时间,匪夷所思地上涨了50多万。以至于“卖一套房子可以救活一个上市公司”等怪诞不经的“创富励志神话”一再上演。



于是,有人将“卖房创业”列为“十大败家投资行为”之首;反之,“十大兴家投资行为”依次是北上深广、杭州、南京等地买房。这正是楼市捞金术的可怕之处。


纵观世界经济史,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之上的。恰恰相反,房地产的“钢筋水泥”往往会“凝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力”。很简单,楼市捞金术必然会摧毁“创业精神”和“创新动力”。


楼市捞金术“简单而暴利”的“商业模式”,必然不是社会合意的结果。高层明确发出呼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前不久,周小川等人更是发出明确警示信号,房地产调控就是“防止房地产泡沫”,这与之前“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着本质上不同。


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敢于任由“泡沫破灭”之风险蔓延。执迷于“楼市捞金术”的投机者,有可能一脚踏入“两年不得交易”甚至更为严厉的政策风险,市场切莫误判。



疯狂的炒房思维背后,与股市“5000点”之上的炒股思维极为相似。


当各种“冷空气”在人们无法觉察的“万米高空”之上聚集,即使预期收益发生很细微的变化,也会导致房价大幅度波动。那个时候的房子就像不知哪里才是底部的“跌停”股票,是无法出手的。“买涨不买跌”是“羊群效应”和“动物精神”的一个必然现象。


很多赌徒一天之中,往往是在赌场关门的最后一个小时输个精光。赌徒的人性之贪婪一旦被释放出来,无论赢输都会在最后时间里加大筹码。曾经发生在我国广西北海、海南等局部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破裂,至今还留有深深的伤痕。


清初诗人孔尚任的《桃花扇》中,有这样的句子:“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窃以为,即便在今天,这仍不失为楼市捞金术者的醒世恒言。


□盘和林(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公号转载    

编辑:朱玉、杨林鑫     校对:郭利琴


推荐:#关注雄安新区,这里有你要看的评论,往下猛戳# ↓

雄安新区将为改革开放提供新经验

别带着炒房思维奔向雄安新区了

建设雄安新区,不能再有治污不作为

醒醒吧!设立雄安新区真不是为了迁都

堪比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雄安新区,到底有何“玄机”?


特别提示:留言如入选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请在后台回复您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京报评论”】

责任编辑:李鹏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游行、反恐、分权:普京的2017挑战
  • 成吉思汗与蒙古帝国的后裔今何在
  • 薛宝钗一世孤苦,因这一念之差的选择
  • 男人打100个嗝就死?还有这种电影?
  • 你担心伴侣和TA的初恋旧情复燃吗?
  • 亲历318国道,天险后的美景令人震撼!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