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6日19:03 海外网

分享

2013年1月,B-52轰炸机准备起飞。视觉中国供图(资料图片)

据媒体报道,美军驻守在北达科他州迈诺特空军基地的第23轰炸中队及所属B-52轰炸机将部署到中东,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这是迈诺特空军基地的B-52轰炸机12年来首度进入中东。此次部署,是为了接替2016年4月驻守中东的美国空军巴克斯得空军基地的战机和人员。

自2014年8 月美国总统正式授权美军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武装力量实施定点空袭以来,整体效果并不乐观,“伊斯兰国”武装力量数量并未大量减少,且全球范围内由“伊斯兰国”发动的恐怖袭击事件此起彼伏。美军兵力没少投入,但伊斯兰国势力却日益壮大,这种局面凸显了美国全球反恐战略已经陷入选择困境。

应该说,面临这样的选择困境,并非美军在作战能力上存在短板,而是美国对反恐战略的政治理解、对反恐手段的把握以及对地区平衡的战略考量存在问题。

“伊斯兰国”的崛起,是当前国际政治领域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也是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面临的重大威胁。在“伊斯兰国”问题上,美国的政策和立场经历了明显的变化。其过去暧昧和模糊的立场,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极端势力的崛起。如今,作为西方阵营的领袖,美国在实施反恐行动的时候,给人以缩手缩脚的感觉。显然,政治上的考量已经成为美国反恐战略选择的关键因素。

第一,美国固执地认为,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才是美国当前中东战略的重点,凡是对阿萨德政权构成挑战和威胁的,美国必然不会主动遏制甚至消灭它,这使得美国在对付“伊斯兰国”问题上总显得三心二意。但是,巴黎恐怖袭击加上随后发生在本土的恐怖袭击事件迫使美国不得不拿出强硬手段。

第二,不能让什叶派力量坐大。美国在中东既要反对“伊斯兰国”,同时又要防止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扩大势力范围,另外也在对阿萨德政权、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展开多重遏制。换句话说,影响美国反恐战略的选择因素更为复杂了。

第三,要防止极端恐怖势力蔓延。中东地区历来是伊斯兰极端思想和势力滋生蔓延的重灾区,美国用了10多年时间才将“基地”组织的威胁降到最低,但残余的极端分子如今都归拢到“伊斯兰国”旗下,恐怖袭击从中东蔓延至欧洲、北美甚至南太平洋地区。国际社会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友也都将当前的动荡局势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美国的中东政策。正因如此,美国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十分谨慎,以防止破坏国家整体战略目标。

过去,强大的军事力量曾帮助美国实现了很多战略目标。因此,美国政府沉迷于以武力为后盾推行外交政策、实现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叙利亚问题上,得到美国和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曾一度使巴沙尔政权摇摇欲坠。

但是,持续的战乱也让“伊斯兰国”极端势力迅速坐大,成为该地区闻之色变的恐怖力量。同时,绵延不断的战火不仅让当地民众深受其害,还引发连锁反应,恶化了地区安全形势,特别是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不断涌入欧洲。

历史经验证明,为维持边远地区所谓的“和平有序”而进行的长期武装冲突以及高额军费开支,很可能成为拖垮强国的关键因素。因此,美国不愿再次大规模军事介入中东地区局势,特别是在已经下定决心从阿富汗、伊拉克抽身的情况下,轻率地动用武力特别是地面部队参与对“伊斯兰国”的打击行动,这无疑具有极高的风险。所以,相比较而言,通过扶持反对派力量进行代理人战争,在美国看来,或许是更合时宜的选择。

造成美国反恐战略选择困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全球战略布局和军事战略重点方向的考虑。

特朗普政府认为,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地区仍将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布局和军事部署方向的重心。因此,能否成功遏制中国关系到中美力量平衡,关系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力和话语权。

美国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长期战略对手,因此对在中东地区发动战事非常慎重,这也是美国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左右为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责编:海闻

责任编辑:李鹏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英国还没脱欧!先砸5亿给护照换个色
  • 离开徐志摩的张幼仪把自己活成了传奇
  • 莲蓬鬼话:手扶梯上的那个妈妈和小孩
  • 《人民的名义》:戳痛你的是现实
  • 女人在婚姻中不幸嫁错了男人怎么办?
  • 亲历318国道,天险后的美景令人震撼!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