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07日21:39 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网合肥4月7日电(记者 张尼)7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在合肥表示,要全面推进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办案平台的网络传输优势,进一步加大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力度,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4月7日,全国法院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推进会在合肥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讲话。(供图: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4月7日,全国法院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推进会在合肥举行。

  周强在会议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减刑假释工作。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部分高级法院开展减刑假释案件信息化办案平台试点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安徽高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他强调,未来人民法院要精心规划设计,全面推进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各高级法院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创新理念,勇于探索,深入研究减刑假释案件办理规律和特点,结合本地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加快建设全面互联互通、全面网上办理、全面依法公开、全面智能支撑的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

  在推进全面依法公开,实现案件审理公开透明方面,周强说,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办案平台的网络传输优势,进一步加大减刑假释案件公开审理力度,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就具体举措而言,他表示,一是要实现信息化办案平台与人民法院其他公开平台及“减假暂”信息网的联通。

  此举旨在扩大公开信息的来源及信息量,对需要公开的信息自动抓取、一键推送,落实减刑假释案件网上公示、开庭公告、庭审直播、文书上网等要求,切实做到立案有公示、开庭有公告、庭审有公开、文书有公布,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二是要开通平台的远程视频庭审功能。要加大与监狱共同建设远程视频法庭的力度,确保每个监狱都有一个远程视频法庭,并能与法院、检察院互联互通,把庭审公开从监狱内部向外部延伸,条件成熟时进行互联网直播,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实现案件审理依法全程公开、全程接受监督,确保减刑假释案件审理在阳光下运行。

  三是要保证平台运行及信息传输安全。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要注重安全,做到公开与安全并重,在安全的基础上依法公开。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政法专网或公务网、专线网络等局域网络进行建设,实现内外网络隔离,通过分级授权、多介质备份等方式,加强风险防控,完善应急机制。

  周强强调,各级法院要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推进减刑假释信息化办案平台建设,进一步规范减刑假释工作,提高减刑假释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完)

 
 

责任编辑:张冬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诋毁警察形象?《人民的名义》被炮轰
  • 南宋名将刘锜大破金兵重装军团
  • 典出帝王的50个成语及其典故
  • 再见火影,再见我的漩涡鸣人
  • 极品婆婆喜欢在老公面前宽衣解带
  • 西藏自驾游:到拉萨必做的十件事(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