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4日16:14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山西官方推动各级官员“入企服务”常态化。 李新锁 摄

  中新网太原4月14日电 (记者 李新锁)继2016年“万名干部入企服务”破解政策“肠梗阻”之后,14日,山西官方发文将此措施常态化,借此破解经济下行压力,增强企业获得感。

  近年来,煤省山西面临煤炭经济下滑、产业转型、政治生态修复等多重难题,经济表现欠佳。2016年9月,山西启动“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借此畅通企业诉求渠道、解决企业运行难题,同时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企稳向好。

  对此,山西省经信委主任张华龙表示,2016年,山西省、市、县三级共选派14477名干部,入驻4580户企业,收集企业反映问题8812个,帮助解决和承诺办结问题8636个,问题解决率达98%。

  张华龙说,上述举措在山西历史上前所未有。山西借此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体经济减负降本政策落地,并取得实效。

  数据显示,2016年10月,山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结束了自2015年以来的下降趋势,实现利润自2015年6月以来首次累计盈利;2016年全年,山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了同比增长1.1%的年度目标。

  14日,山西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建立全省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的通知》,借此将前述活动常态化,破解下行压力,推动经济稳步向好。

  对此,山西省经信委主任张华龙表示,山西经济断崖式下滑主要体现在工业上。过去几年,山西经历塌方式腐败后,部门地区、职能部门工作状态低迷,部分官员存在犹豫观望情绪。山西官方选派懂经济、熟悉企业工作的官员沉到企业当中,零距离破解企业发展困境,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长期以来,山西在投资环境、行政效率、开发区建设方面存在的短板,成为山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障碍。对此,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彭衍吾表示,山西部分地方政府存在招商不履约、“现任不管前任事”、行政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政府形象。

  近年来,针对上述短板,山西官方从简政放权、开发区改革、国企改革等多方面发力,营造“改革者上、不改革者让”的氛围,促进产业转型、经济回升。

  张华龙坦言,此前,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承诺的招商条件未履行、招商政策未落地现象,影响政府形象。上述改革举措意在促进各级官员敢作为、善作为、愿作为,同时解决扶持企业政策不落地、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等问题。(完)

责任编辑:李伟山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