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15日11:17 中国新闻网

分享
资料图资料图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综合消息:因费用相对低廉且能体验到目的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穷游”的旅行方式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旅行者的出行时尚。然而近几年,在一些东南亚的旅游热门城市,却出现了不少白人背包客沿街乞讨来筹措旅费的现象,引发公众关注和舆论争议。

  英国媒体近日发布多张“乞游者”的照片,这些在马来西亚、香港、泰国、新加坡等地沿街乞讨的白人游客有的衣着整洁,四肢健全,举着一块牌子,上写“我在亚洲旅行,但是我没有钱,请资助我继续旅行”;有的在街头用价格不菲的乐器进行表演来换取旅费,或者售卖一些明信片之类的小物件赚取“快钱”。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说,越来越多的西方富裕背包客加入在东南亚乞讨的行列,在街边乞求旅费。这一趋势引起了当地人的愤慨,他们指责这些游客让贫困者为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买单;《镜报》消息称,西方背包客向当地人乞讨,让他们资助自己在东南亚旅行,此举令人愤怒;《太阳报》称,一些贪婪的游客在路边出售明信片,旁边还立着一块牌子“支持我们的旅程”,但是这些明信片照片是由价值几百英镑的数码单反相机拍摄而成。

  这些白人乞讨背包客的行为也引发社交媒体上网友的不满。在“推特”网站上有关西方白人“乞游者”的话题下,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批评,也有网友分析了“乞游者”背后的原因:旅游者在“异国”旅行时,通常会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

  除了对这些“乞游者”的行为表示不认同,媒体还提醒,这些乞讨者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当地法律。英国《太阳报》消息称,在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一些国家,只有持工作签证的游客才能上街表演。

  一名新加坡网友Maisarah Abu Samah在“推特”上传了两名西方游客将旅行照片当作明信片在街边售卖的照片,并配文“这是在做什么?”她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新加坡很少有人会在街上卖这种小饰品或演奏音乐,因为我们有严格的法律管理这些行为。”

  “要别人资助你旅游真的很奇怪。”该网友强调,通常人们这么做是有真正需求的:他们乞讨以求得食物、支付孩子的学费,或者偿还债务,而不是去资助一些奢侈的事情。(完)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小伙陷传销,一个月与8名女子发生关系
  • 后东林党人为何大多是软骨头
  • 小小说:老市长为什么跑老远来钓鱼
  • 《歌手》决赛,被白百何出轨抢了风头
  • 宁愿当剩女,达康书记式男人嫁不得!
  • 去三亚,用60分钟感受万年历史!(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