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1日09:08 辽一网-华商晨报

分享

  小人书进入小学校园,吸引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学校供图

  本报讯(华商晨报实习生 汪任驰)小人书是过去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一本小小的连环画陪着很多人走过了童年岁月。如今小人书再次进入小学校园,吸引了“10后”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4月20日,一次特殊的读书活动走进沈河区北一经街小学,府北社区工作人员、小人书收藏爱好者王俭带着100多册小人书参与“书香校园共同缔造”活动。这些书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出版物,已有40多年,甚至比一些小学生的父母还要“年长”。

  “有些动画片太幼稚,我更喜欢小人书”

  “现在有些动画片,看起来很幼稚。平时我读历史类书籍,特别喜欢二战史。”四年三班的晏笠翔一本正经地说着,像个小大人,可下一秒老师选择同学去讲台上领取小人书分发给同学们时,他双眼圆睁,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高高地抬起胳膊。

  对于小人书,孩子们大多从家长的讲述中听过,但是却很少有孩子接触过。“我听爷爷讲过,我们家也有好几本小人书呢。”四年一班的寇鹏飞说,但被问到家中小人书的内容时,他却答不上来。

  小人书分发后,孩子们认真地翻看起来,之后自觉交换,还有孩子聚在一起讨论书中内容。

  是喜欢看小人书还是动画片?同班的孟祥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人书,她说:“小人书至少能让我学到知识,动画片都太幼稚了。”

  但她也觉得小人书与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颜色、字太少了,没有读懂。但我还会坚持阅读小人书,重要的是能从书中学到知识。”

  “小人书中大都是正能量故事,传递了美德力量”

  北一经街小学德育副校长薛莘表示,“我们上世纪80年代生人正好赶上小人书的最后时期,记忆很深。我们一直都在搞图书漂流等阅读共享活动,小人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故事短且配了画,看起来更方便。”

  “小人书中大都是正能量的故事,描绘英雄人物,传递美德力量,甚至是让孩子了解书籍发展的很好的媒介。”薛校长说。

  孩子们知道小人书的稀少,捧着书的手小心翼翼,读完后都自觉地在讲台上摆好。

  为孩子们提供书籍的王俭是一名专注于公益的社会活动者,一共收藏了4000多册小人书。“今天只带了一少部分。”王俭说,今后会把推广小人书阅读作为事业一直做下去,不会考虑将藏品卖掉。

责任编辑:初晓慧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五月天石头:回到舞台才终于眼耳同步
  • 设障移动支付,苹果是店大欺客吗?
  • 说金庸:古代一两银子约合多少人民币
  • 神秘人离奇往事:我那阴阳不分的岁月
  • 比祁同伟更可悲的是这个时代
  • 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
  • 罗马斗兽场,敌不过国内这座最美古迹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