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1日15:20 中国新闻网

分享
    正在修建房屋的藏族同胞。 刘忠俊 摄

  中新网四川康定4月21日电 (刘忠俊 王鹏)4月18至21日,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5家海外华文媒体行程近千公里,先后走进了理塘、雅江、道孚、康定等地,零距离感受四川甘孜藏区的教育、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情况。

  有着1332名中学生的道孚县中学,给加拿大红枫林传媒总编谷剑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告诉记者,“没有想到边远的藏区能有这么好的学校,无论从学校的规模还是硬软件设施,都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了解到该学校由广东省惠州市援建、操场由成都市郫都区援建后,谷剑云说,由此可见中国非常重视边远地区教育,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扶持,“这所学校平均每个老师教16个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加拿大的师生配备标准。”

华文媒体记者们观摩唐卡艺术教学课。 刘忠俊 摄

  此行,采访团还近距离领略了独特的藏文化。在享有“九龙九狮”崇高尊号的惠远寺,采访团跟随僧侣聆听佛像的故事,“邂逅”了僧侣们壮观的辩经场景。在108尊白塔一字排开的惠远寺内,大家品尝了地道的藏餐,大快朵颐。

  康定的四川省藏文学校,始建于1981年,是中国国内唯一一所以藏文为主,全面系统传授藏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中等专业学校。采访团在嘎玛嘎孜画派国家级传承人颜登泽仁的介绍下,现场观摩了一堂唐卡艺术教学课。“感觉像在触摸历史一样。”藏族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令美国美中传媒总编辑吴默倍感欣慰。他告诉记者,无论是庄严厚重的惠远寺,还是精雕细琢的藏式民居,都让他大开眼界,“我希望藏文化能够传播到全球,我们要让大家了解真实的藏区,在海外讲好新的中国故事。”

  在理塘县甲洼镇的甲洼田园综合体,采访团进入蔬菜大棚,采摘、品尝了西红柿、黄瓜等有机蔬菜。当地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牧民致富的举措,令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总编辑孙雨梅赞赏不已。

华文媒体记者们了解藏文历史。 刘忠俊 摄

  “从内地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牧民,这对他们有很大帮助。”孙雨梅说,藏区人民自力更生的精神面貌让她大为感动,“藏区人民‘缺氧不缺精神’,他们虽然自然环境不够优越,但是这种精神很可贵。”

  “我会把在甘孜的见闻、亲身经历,告诉澳大利亚的读者,让他们了解真实的藏区。”澳大利亚澳中传媒集团总编辑黄成威表示,藏区的发展出乎他的意料。“跑马溜溜山又青,情歌诱我康定城。乡思海外谁能解,游子长怀桑梓情。”黄成威离开康定之时,再次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完)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日本同性恋收养孤儿引发轩然大波
  • 中国留日女生卖淫,别扣“辱国”帽子
  • 红孩儿是不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 神秘人离奇往事:我那阴阳不分的岁月
  • 比祁同伟更可悲的是这个时代
  • 想追我?打一局王者荣耀再说
  • 罗马斗兽场,敌不过国内这座最美古迹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