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3日13:14 南开大学

分享

读书为了什么?  看“南开校父”怎么说
 

  南开新闻网讯(记者 吴军辉 摄影报道)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为做官,为挣钱,还是为了更有面子、提高社会地位?120年前,时任贵州学政、后来创办南开学校的严修告诫学子,读书的目的不能只为个人进取,更要为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寻求国家富强的办法、了解民生利病的根源。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严修日记(1894-1898)》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问津文库”丛书的一种,由南开大学青年学者陈鑫整理。日记主要记录了严修出任贵州学政期间,为求国家富强,探索维新之路,兴办经世致用之学、酝酿科举改革等情况。这一时期,严修向朝廷提出开设“经济特科”的建议,被梁启超称为戊戌新政“最初之起点”。

  严修,字范孙,1860年出生于天津,做过清朝的翰林院编修、贵州学政、学部侍郎,推动罢废科举,参与建立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因其创办了著名的南开系列学校,被称为“南开校父”。严修终生写有日记,并通过这种方式自行自励。同时,《严修日记》记事内容广泛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包含了大量珍贵的教育史、政治史、社会史、地方史一手资料,以及严修本人亲身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

  据了解,点校版《严修日记》的第一部分已于2015年3月付梓。此次整理出版的是严修使黔时期,即1894年至1898年间的日记。本书记载了严修履行贵州学政职责的情况,如劝导学子读书,举行岁科两试,创办官书局,改革书院,开设算学课并亲自执掌教鞭等。同时,他着力修身养性,广泛阅读古今中西书籍,经世致用观念日益深化,并在主持地方学务过程中强调经世致用之学。此外,日记中还记叙了甲午战争至戊戌变法之间时局的变化,旅途见闻与政事民情等。

  严修认为“天下之治乱视乎人才”,人才盛衰的关键在于读书人是否明白“学之本原”。作为主持一省学务的官员,严修最关心的是学风问题。青年人该坚持怎样的学风?严修指出,当时学风存在两种弊病:一是“用非所习,所习非所用”,二是“言不能顾行,行不能顾言”,也就是学用不一、言行不一。

  严修指出,有的学生每天只是钻研考试,从早到晚看的都是八股文、试帖诗,而对真正的学问避而不谈,束之高阁;有的学生满嘴说的是诗书礼乐,心里想的却是升官发财,身在学校,行为却如同做贼。这样的学生不过是“俗士”“陋儒”。因此,严修要求学子理论与践履相结合,他还建议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随时检验自家的观念、行为是否正确,以便修正错失。

  严修特别重视数学和外文的学习,这在当时的士大夫中是非常罕见的。他在贵州学古书院开办“试点班”,专门设立了算学课程。因为贵州地处偏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严修便亲自执教,与学生一起切磋研究。此次出版的《严修日记》还披露了严范孙学习英语的情况。书中记载,1897年他完成了学政任内主要事务后,开始“学习洋文”。那一年,严修已经37岁。他坚持每天上午8点到11点学习英文。为加强记忆和提高兴趣,严修采取抄单词和抄写英译《聊斋》的方法。很快学会八九百字,但到他发现,单词放到课本中还是认不出来了。于是,他决定边读边抄,手口并用以提高学习效果。

  “人在中年,开始学习英文,见识、勇气、毅力令人感佩。他是在担忧外患,忧国忧民的思想状态下,在洋务运动、维新思潮勃兴、中体西用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从事学习的……当时之中国必须与外国打交道,要办外交,通商务,交流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不掌握英文就缺少了必要的工具。学习英文,体现了他对世务的清醒认知,绝非偶然。”南开大学荣誉教授、历史学家冯尔康在新书序言中写道。

  冯尔康认为,今人对严修研究的还比较缺乏,这是件憾事,新版《严修日记》的问世会促进学者的研讨。整本日记编校非常成功,不仅以原貌示人,还在编排、校勘上处理得体,即使严修本人涂改的文字,整理者也加注说明,达到存真的目的。

  本书整理者陈鑫介绍,此书的整理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师友和严氏后人提供的无私帮助。同时,自己也深受到“校父”教育救国精神的感召。他说:“严先生为国舍家,远赴边陲,选育人才,推行改革,夙夜在公,忠不顾身,常常一天只睡一两个时辰。有一次,他主持考试一整天,深夜还在床上工作,困倦至极,不觉灯花点燃被子,险些酿成火灾。为了国家振兴,劳于学务的他30多岁就显出了衰老之相。读到这里,真是让我不禁废书而叹。”

  陈鑫表示,《严修日记》已整理出版了两个部分,今后他计划继续分阶段将《严修日记》全部整理完成,希望本书可以对了解严修、了解中国近代教育史,乃至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有所助益。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五月天石头:回到舞台才终于眼耳同步
  • 中国留日女生卖淫,别扣“辱国”帽子
  • 红孩儿是不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 李娟:向日葵照亮外婆人生最后一段路
  • 少儿不宜!这是一部很色的奥斯卡电影
  • 想追我?打一局王者荣耀再说
  • 罗马斗兽场,敌不过国内这座最美古迹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