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4月25日09:08 中国台湾网

分享

  世代之间的鸿沟加深,“世代正义”变成“世代仇恨”最令人担心。(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4月25日讯 民进党执政后,诸多冠以“正义”之名的改革纷纷出笼,既有“转型正义”,又有“世代正义”。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无论什么头衔的正义都在逐渐变质;其中,世代之间的鸿沟加深,“世代正义”变成“世代仇恨”最令人担心。在民进党撕裂族群之后,世代仇恨是否会成为台湾社会难以弭平的伤口?

  文章指出,近20年来,台湾伴随经济发展而生的财富分配不均、城乡差距扩大、环保与经济发展冲突等问题层出不穷,“世代正义”则成为最近的流行名词。蔡当局端出的第一道“世代正义”大菜,就是年金改革,但退抚制度的设计有其历史因素,台当局财政难以负担或全球化导致分配不公,不应视为上一世代刻意剥夺下一代的“不正义”,更非军公教的原罪。遗憾的是,在年金改革过程中,蔡当局高举“建立公平正义的年金制度”大旗,挥刀大砍年金,不啻将领取退抚金的军公教都打成了“不义世代”。

  文章表示,蔡英文日前针对“立法院”外的抗争谈话仍延续“世代冲突”基调,强调改革是为了年轻的军公教人员,抗争者则被形容为“抗拒改革”及“蓄意制造冲突”。与此同时,问题更严重的劳保年金,却不见蔡当局有何着墨。很显然,基于政治算计,唯有退休军公教被当成“世代正义”必欲讨伐的箭靶。在这股变形的“世代正义”风暴下,经历过不同发展阶段、同在此地生活的人,却被硬生生划分为不同的阶级。

  民进党的“世代正义观”影响所及,也扩展到了历史观、价值观。由于对国民党统治的全面否定,“去中”、“去蒋”成了新世代的流行词汇。衍生而来的,就是对上个世代的历史观、价值观的全面否定。如此一来,社会冲突就很难避免。各地的蒋中正铜像被毁,异议者也以毁坏八田与一的铜像作为报复,然后又导致其他的铜像遭殃。这场“铜像大战”看似刚刚开打,但仇恨的种子早已种下。原因是,民进党建立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基本上是排他的、威权的、不容质疑的;谁不服就是“反正义”。在这种情势下,社会冲突只怕难以避免,台湾即无宁日,无怪乎有日本记者警示:“台湾恐将自我解体。”

  文章指出,政治人物推动世代正义,自属合理的盘算。但是,在疾呼“世代正义”之时,有必要以否定和糟蹋其他世代、不同族群的价值观为代价吗?当政者必须认清,如果“世代正义”的口号正确,这表示没有一个世代应该被牺牲、被丑化、被蔑视,不同世代的价值观和历史经验都该受到同样的尊重。若连这点基本的认识都没有,那么世代正义其实只是“世代歧视”的修辞罢了!(中国台湾网 卢佳静)

责任编辑:李伟山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五月天石头:回到舞台才终于眼耳同步
  • 呼叫纪检部门!一官员为改风水打邻居
  • 徐庶到底在何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 金庸笔下10大移情别恋
  • 同样是谐星,影帝范伟完胜赵本山!
  • 从高潮到厌倦,恋爱必经的5个阶段
  • 法国:埃菲尔铁塔背后的爱情故事(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