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10日08:08 辽一网-华商晨报

分享

  急诊和日间手术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症情况下可静脉输液治疗

  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闻英奇)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今年内,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实名制就医;取消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医院或儿科门诊除外)门诊静脉输液。

  实名制就医

  遏制网络倒卖号源

  省卫计委公布了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重点工作,明确了年内,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

  省卫计委明确,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实名制就医。加强预约患者身份识别,有效加强网络号源管理,遏制网络倒卖号源现象,使患者挂号体验有效改善。现场挂号时,必须凭有效身份证明实行实名挂号,对所有就诊患者都须建立正规病案。对于急诊、病情危重的患者,可先进行抢救治疗,待病情平稳后,再核实身份。

  要求医院领导

  本月“微服私访”

  我省明确,年底前全省取消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医院或儿科门诊除外)门诊静脉输液。急诊和日间手术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可采取静脉输液治疗。推进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探索将部分住院服务转变为日间医疗服务,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年内,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优质护理服务全院覆盖,继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

  今年,全省三级医院和50%的二级医院要全部加入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2018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全部纳入。

  省卫计委要求,各市卫生计生委和三级甲等医院主要领导在5月底前以普通患者身份体验医疗机构服务环境、工作流程、医德医风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供第一手资料。

  应该知道

  为啥要取消?是公认的最危险给药方式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肾脏病科主任何强表示,“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本是基本的医学常识,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在许多发达国家,输液是医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后方式”,然而在国内的许多医院里,输液往往成了“最简单快捷”的首选给药方式和治疗常态,早在2009年就有数据显示,每个中国人1年里挂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

  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体液平衡紊乱以及医源性感染等情况,加之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所以不良反应往往出现得更快、更严重。

  而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可能导致的栓塞、肉芽肿危害等则又是缓慢的、长期的发生过程,可引起组织损伤、器官病理改变甚至死亡。

  过度输液还会导致患者严重的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增加了耐药细菌的产生,甚至最终演变为令人谈之色变的“超级细菌”。

  儿科门诊为何可以?儿童体质比较特殊

  昆明市儿童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李亚玲介绍说,因为儿童情况比较特殊,体液在身体所占比重比较大,对体液流失反应比较敏感,儿童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较大。如果孩子是腹泻、脱水,不能及时输液,那么可能会引发其他病症。

  另外,儿童的体质以及免疫力不如成年人,病情发展迅速,一个感冒往往可能迅速转为肺炎。同时,一些小孩服用药物会因为剂型的原因不便服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儿科医院或儿科门诊保留输液,有一定合理性。

  啥病不需输液?以下病种供你参考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曾经公布过一份“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其中包括内科的这些疾病如下: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据《人民日报》《合肥晚报》《江南晚报》

  1

  挂号

  二级甲等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进实名制就医

  2

  门诊

  取消三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医院或儿科门诊除外)门诊静脉输液

  3

  住院

  探索将部分住院服务转变为日间医疗服务

  昨日,沈阳一家三甲医院门诊部,患者在输液 ■华商晨报记者 蔡敏强 摄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蒋丰:安倍欲修宪难过民意关
  • 颜宁弃清华远遁普林斯顿,真因负气?
  • 中国古代就开始推广普通话
  • 金庸笔下,谁是最可怕的心机男?
  • 什么才是值得我们鼓掌喝彩的喜剧?
  • 同样是“师生恋”,结局却不同
  • 最年轻!它是本世纪第1个新生国(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