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21日20:32 中国新闻网

分享

  中新社陕西咸阳5月21日电(记者 张远)“母亲大人如晤:久未归家不知身体尚安康否?儿远在他乡至为挂念。”21日,宋勇权用小楷书写完这封家书后,盖上了自己的印章。

5月21日,在陕西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内,数十名大学生手执毛笔用小楷书写着家书。张远 摄

  宋勇权是陕西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的大三学生,每逢母亲节、父亲节都要用书法小楷字体写一封家书寄给外地的家人,称谓行文皆用古时习惯,颇为“考究”。

  咸阳师范学院于右任书法学院自2015年起,开展了“小楷家书”活动,要求所有学生用小楷给家人写信,如今要求每月一封。旨在开展孝文化感恩教育,还原古代文人部分日常生活形式。

  “现在是键盘时代,手写书信已颇为罕见,让学生用小楷写家书有着多重考虑。”该院院长张永亮教授告诉记者,中国书法史上的许多经典名帖其实是当时书家的日常书写。在信息时代,随着人际交流的日益便捷和简单化,家书淡出了人们的交往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小楷家书”显示出了重要意义。

  张永亮说,“小楷家书”一是出于专业考虑,让书写尤其是小楷书写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二是让学生懂得感恩,家书的称谓、格式、行文必须按照古时习惯,不能随意应付。现在除了母亲节和父亲节,要求学生每个月给家里写一封信,效果很好。

  张永亮认为,如今社会有些浮躁,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只有做到入情、入理、入心才会有收效。家书形式是塑造学生心灵美、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

图为学生书写的小楷家书。 张远 摄

  该系大四学生孙建亮说,现在他除了给父母写信,还会给朋友寄去“小楷家书”。“父母和朋友收到信后都很吃惊,也非常高兴。”孙建亮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家书显得颇为珍贵,比起微信、电话的问候也显得更有“情怀”。

  咸阳市作协主席杨焕亭认为,家书作为承载人与人情感的重要载体,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演绎了绚烂多姿的风景。“小楷家书”一是为弘扬“孝”文化寻找到一种带有审美属性的艺术载体,其次将书法教育与国学教育融为一体,对强化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完)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孙秀萍:日本人为了睡眠如此疯狂(图)
  • 深圳“最牛钉子户”开拆是谁的胜利?
  • 李白一生最后一首诗可说是他的墓志铭
  • 散文有啥特别的,我们都喜欢它?
  • 《摔跤吧!爸爸》是直男癌还是女权
  • 比渣男家暴更可怕的是你对他的幻想
  • "欧洲乞丐"摩尔多瓦,举国人外出打工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