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5月22日20:01 重庆晨报

分享

“原来重庆这个名字已经用了828年了!”“这个就是弹棉花啊!”21日晚,在三峡博物馆内举行了一场科学之夜特别活动:城市文明之光——母城记忆,来自全市的120组家庭参与其中,体验了重庆从古至今的变迁。

工作人员当模特重现当年场景

晚上7点,参加活动的家庭来到三峡博物馆大厅内一张巨大的3D立体画前,吊脚楼、缆车等具有重庆特色的元素跃然纸上,馆内的工作人员都穿上了旗袍、马褂等传统服装,让人感觉仿佛重返老时光。

前来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从7岁到12岁不等,他们一进馆就获得了一个“趣博物馆”教学背包,里面是工作人为这次活动定制的同步学习手册,让他们能边参观边答题。孩子们被分为20人一组,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从“人之初”看起,了解在远古时代重庆这片土地上人类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在新石器时代展示场景内,一男一女两个工作人员穿着兽皮服装,再现了当时人类是如何制作工具的场景。

这样的展示方式让孩子们非常惊喜:“居然是真的人,他在干什么?”“他是在制作碗吗?”……

而到了近代时期的展示厅,老重庆的店铺在这里复活了,“人道美”商店的老板让大家品尝油盐酱醋,“裁缝店老裁缝”为大伙量体裁衣,山城著名老火锅已经客满了,要吃可要排队哦……

看着这样直观的展示,孩子们忍不住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而工作人员们也耐心的回答,满足这一群宝宝的好奇心。

转糖画捏面人和父母玩儿时游戏

参观完展厅后,等待孩子们的是一排非物质文化遗产市集,转糖画、捏面人、制作木船等父母们儿时的小玩意,不仅孩子们兴奋了起来,家长们也十分开心,激动地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当年的传统手工艺。

“在博物馆太有意思了,不仅好看也好玩,这还是我第一次知道重庆这个名字的由来呢。”7岁的吴娅菲说,最开心的是她还吃到了糖画,还知道了这是爸爸小时候最期待的“棒棒糖”。

三峡博物馆策展负责人介绍,这是第一次让工作人员“穿越真人秀”重现当年的情景,主要是为了提升活动效果和青少年的参与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以后他们还会根据市民需求,开设类似的博物馆之夜活动,市民也可以通过官网关注他们的活动。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雍黎 苑铁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责任编辑:向昌明 SN123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马未都:生活中有一个幽灵无处不在
  • 官员为何要到贫困户家里“装儿子”?
  • 李白一生最后一首诗可说是他的墓志铭
  • 放荡不羁史湘云,错投女儿身
  • 《老炮儿》导演心中燃烧的武侠魂
  • 你为何嘴上抱怨,却一再原谅暴力渣男
  • 速码!新西兰自驾,衣食住行全攻略(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