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6月12日13:05 亚心网

分享

三台镇八家地村妇女主任在教学员学习刺绣技术

亚心网讯(通讯员 阿优西)“自从村上有了这些刺绣机,闲余时间我就来合作社里绣一些东西来卖,增加家里的收入了,以后日子肯定也会越来越好!”6月10日,家住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八家地村村民王艳高兴地对笔者说。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党委、政府与自治区“访惠聚”州、县驻村工作队围绕“怎么扶”的问题,坚持问需于民,摸清扶贫需求,精准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措施。通过就业帮扶、教育脱贫、发展生产脱贫、社会保障兜底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群众改善基础,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进一步调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积极性,同时为贫困户增收脱贫创造了条件。

据了解,2016年11月,昌吉州煤炭局驻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八家地村工作队为八家地村委会购置了20台扶贫刺绣机和2台缝纫机(总价值7万元),并成立八家地帕丽丹为民针织合作社。以此拓宽该村贫困户家庭就业、增收的新途径,让贫困户“绣”出脱贫路。

今年2月,特邀请吉木萨尔县帕丽丹刺绣合作社刺绣老师为村妇女传授刺绣技巧和刺绣机使用、维修等技术,让贫困户通过自己制作、创作等途径不断在家门口拓宽自身增收渠道,实现由“输血”式扶贫逐渐转变为“造血”式扶贫。目前,已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刺绣培训班2场230人次。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让八家地村村民刘建英眼界大开,她激动地说:“通过刺绣培训,我对新疆传统的少数民族服饰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还首次见识了机器绣花等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平时我都不错过任何学习机会,绣花技术、锁边技术等凡是能接触到的技术,我都一个不落地学了一遍。”

“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挺难,但是在师傅精心指导下,我现在学会了各种传统刺绣的制作和刺绣机的操作,我现在还要教会了村里别的妇女,让她们都学会刺绣技术。”八家地村妇女主任张金艳高兴地说。

三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国伟告诉笔者:“现在我们三台镇每个村都有刺绣能手,民族刺绣作为对民族传统工业的继承和发展,有悠久的历史,应当将它继续传承下去,我们在村上建立刺绣机合作社,是为了让刺绣成为农村妇女再就业、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这样她们就能够自食其力,利用自己的专长走上致富之路,同时也可以将刺绣技术传承下去,让农牧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邹少欢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姚树洁:英国大选结果直射三大隐忧
  • 《王者荣耀》的成功对中超有何启示?
  • 未参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凭啥信李靖
  • 政敌利用乱伦绯闻击败了欧阳修
  • 《白鹿原》何冰演技赞!张嘉译被秒杀
  • 婚姻中不成熟的男人,会是什么样?
  • 杭州最牛的民国风酒店什么样?(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