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7月27日13:07 中国新闻网

分享
    7月下旬,甘肃省白银市白茨滩小学教师张兰萍在家中接受媒体采访。 徐雪 摄

  中新网兰州7月27日电 (记者 徐雪)盛夏时节,坐落在甘肃省白银市乡村的白茨滩小学一片寂静,尽管正值暑假,教师张兰萍仍没有闲着,拄着双拐准备教学材料,还会时不时接到学生打来的“求助”电话,帮他们解答学习、生活上的难题。

  张兰萍1岁时因患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残疾,知识是她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窗口”,所以她学习格外刻苦,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高中学业,但终因身体残疾未能被高等院校录取。

  正当张兰萍彷徨迷茫之际,得知家乡的小学缺乏老师,她回到乡下成为一名清贫的乡村教师。

资料图。图为白茨滩小学教师张兰萍和她的学生们。 钟欣 摄

  从家里到白茨滩小学的乡间小路,不是很长,正常人步行仅需6分钟,张兰萍却要走上1个小时,并且一走就是33年,风雨无阻。“有一年冬天,路上结了厚厚冰,我被滑倒摔在了地上起不来,就索性爬到了学校,换了身衣服,按时给孩子们上了课。”回忆起这些艰辛,张兰萍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任教之初,张兰萍发现学生由于家庭困难,没有钱购买课外书籍,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订阅报刊杂志,让学生从中摘抄精彩的文章,积累知识。1997年,张兰萍还用自己的1000元奖金设立了图书角,取名为“启迪”。“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带出的毕业生成绩均名列学校所在学区榜首,且优良率达到100%,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资料图。图为张兰萍给学生上课。 钟欣 摄

  遇到不爱学习的学生,张兰萍就带回家“开小灶”,一碗碗热腾腾的面条,一句句耐心的话语,让曾经调皮的小奋流下了眼泪,他告诉张老师,“我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老师的一碗碗面条。”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的孩子,2002年,张兰萍在广东、香港等众多慈善家们的资助下,成立了“黄河爱心基金”,十多年来救助了许许多多的贫困学生、孤残儿童和孤寡老人,还利用爱心基金为周边小学购置课桌、添置教学器材。

资料图。图为张兰萍给学生们辅导作业。 钟欣 摄

  张兰萍的爱心善举为当地民众所称道,她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自强模范”、甘肃“园丁奖”、甘肃省“十大杰出残疾人”、甘肃省“最美人物”等荣誉。

  “所有成绩都是过去,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仍将以圣洁的心灵,清醒的头脑,健康的双手教书育人,扶贫助残。”在一直钟爱的三尺讲台上,拄着双拐的张兰萍自信、坚强。(完)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大城市残酷挤压下的中国小城镇(图)
  • 死记硬背都不会,谈什么独立思考能力
  • 第一支红军为什么叫红四军?
  • 范墩子:“炮孩子”唐小猛的猪
  • 《我的前半生》中国大妈都是用力活着
  • 当个普通人很丢脸吗?
  • 旅行中的成长:献给我来过的上海(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