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12日18:06 瞭望东方周刊

分享



随着观念的改变,不少人已经养成了每年定期体检的健康习惯。可是检查项目那么多,怎样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去医院做了一大堆检查,体检报告却看不懂……关于体检,你还有哪些关心的问题?本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体检中心的主任医师吕安康作客名医面对面,和大家说说和体检有关的那些事儿。


20岁-70岁+,各年龄段该查点啥?


体检要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也无需盲目求多求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各个年龄阶段,着重要做的体检项目也是不一样的。


20岁,正常体检即可


体检最好从20岁就开始,因为20岁起就可以观察到某些疾病的危险信号,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20多岁,很多人会经历入职体检,这可能是人生的第一次全面体检,会检查出一些先天性疾病以及早期肿瘤。比如对所有男性,尤其15-39岁的男性来说,睾丸癌都是高发的,从发生睾丸癌到发生淋巴结转移平均需3个月时间。


30岁,注意避“糖人”


血糖、血压的异常,很多都集中在35-40岁这个年龄段,当然,年龄越大,越是高发。


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主要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类患者会日渐消瘦,所以即使不胖的人也应该至少每年测一次血糖。


40岁,关心心血管疾病


40岁确实是心脏疾病多发的年龄,到50岁就是一个高峰。病房里,除了一些20多岁先天性心脏疾病患者外,最年轻的心脏病患者,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开始。40~50岁肌肉群会减少10%,同时新陈代谢也开始减缓,肥胖几率增加。脂肪堆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脑卒中风险随之翻倍。


50岁,提防“骨脆脆”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我国目前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6944万人,其中女性患者的数量大约是男性的3倍。背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易被中老年人视作身体老化应有的常态而被忽略。这个时期检查骨密度、关注骨健康是有必要的。


60岁,要“看耳朵”


除了骨密度、癌症等筛查外,最需要注意的是,眼部检查以及耳朵听力筛查,如果出现耳垢或者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

其实从50多岁起,人的听力就开始下降了。上了年纪的人,如果有耳垢,容易引发感染。如果老人自己掏,搞不好还会引发鼓膜破裂。所以,一定要去医院,在内窥镜下“吸”出来。一般来说,老年人的耵聍特别容易积累,所以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
妇科体检很重要
妇科体检的作用就是对一些妇科疾病做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建议每年做1~2次。以下这些就是必做的检查项目:


乳腺检查


乳腺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对乳腺的常规检查方法是触诊、X线或彩超。

建议20岁以上的女性,每月自行检查一次,可以采取看、摸、挤的方式,查看乳房是否有肿块,乳头是否有溢液以及乳房皮肤是否较以往有所改变等。年龄在20~40岁的妇女,每2年至少要接受医生检查一次。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乳腺检查时,要有一次乳房X线的摄片,并有效保存,作为日后医生检查时的对照。


子宫检查


妇科检查中,宫颈的检查必不可少。主要查看宫颈有没有炎症、糜烂等。建议每年定期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如果连续三年检查完全正常,可改为每两年检查一次。


卵巢检查


卵巢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死亡率居妇女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首。此疾病早期无任何轻化趋势,有80%的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为可扩散的浸润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推行较广的检查方法,包括触诊、内窥镜、实验室检查、彩超等。一年一次的卵巢彩超检查,是早期发现卵巢癌的唯一方法。特别提醒有妇科肿瘤家族史的女性,更应积极就卵巢进行体检。


这些肿瘤指标值得关注


在体检报告中,让人最心惊肉跳的便是免疫肿瘤指标,这是跟癌症紧密相关的几个指标。可是,这些指标有时也会跟人开“玩笑”: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候甚至隔几天,测量数据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肿瘤发病年龄的逐渐年轻化,建议30岁以上人群每年都要进行肿瘤筛查。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临床上多用AFP、CEA、CA125、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判断疗效和监测复发。临床可通过对肿瘤标志物治疗前、后及随访中浓度变化的监测,来了解肿瘤治疗是否有效,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对于体检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虽然不用过于恐慌,但需要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


“肿瘤五项”


一般所说的肿瘤五项为:CEA(癌胚抗原)AFP(甲胎蛋白)SF(血清铁蛋白)β2 MG(β2微球蛋白)和CA50(癌抗原50)。

如果这五项指标的检测值都高出正常范围,则提示体内存在肿瘤;但肿瘤五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60%~80%左右,故单纯一项指标的增高,并不能断定体内一定存在肿瘤,需进一步检查确诊;同样,若五项指标都正常,也并不一定代表体内一定没有肿瘤,只是肿瘤存在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这只是一个参考而已,具体还是需要详细检查。


附:结果参考范围
甲胚蛋白AFP : 0-15
癌胚抗原CEA : 0-15
β2-微球蛋白 : 0.5-3.5
铁蛋白SFe :5-288
糖类抗原CA-50 :0-25

脑部CT检查和脑部磁共振检查有何区别?


脑CT对脑实质及骨骼显示较清晰;磁共振检测软组织、神经系统较准确。大家可根据病情需要,由医生决定是否每年必测。很多人关心CT检查的辐射对人体有没有影响,专家表示,诊断剂量很小,一般没影响!

到底要不要做消化内镜检查?


很多人提到胃肠镜都有些害怕,到底哪些情况需要做消化内镜?


胃镜适应症


1、有上消化道症状,包括上腹不适、胀、痛、烧心及反酸、吞咽不适、嗳气、呃逆及不明原因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贫血等。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或症状与钡餐检查结果不符者。
3、原因不明的急(慢)性上消化道出血或须做内镜止血治疗者。
4、须随访的病变,如溃疡病、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等。
5、高危人群(食管癌、胃癌高发区)的普查。

6、其他须做内镜治疗者。


肠镜适应症


1、消瘦原因不明,大便习惯改变。
2、脓血便或血便,不能简单地诊为痢疾或痔疮进行治疗,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发现早期结肠癌。
3、下腹不适,伴有或不伴有大便习惯改变者。
4、钡灌肠或腹部CT、B超检查可疑结肠形态改变或肠壁增厚者。
5、需要长期随诊患者,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肠息肉及结肠癌术后的追踪观察。
6、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的正常人,可每年例行结肠镜检查。
7、下消化道息肉、良性肿瘤等需进行结肠镜下治疗者。

体检报告的正确打开方式


血常规


单个指标不达标不说明问题。不少人的体检报告里,血液检查结果多少有些不合标准。其实对无血液病、健康的体检者,主要关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数量。其他多项,主要是方便血液科医师做综合诊断查考,单个指标或某几项指标不达标,不能说明问题。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脂检查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增高有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胆道硬塞、急性胰腺炎、糖原积累病、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妊娠后期。如果甘油三酯高应该先控制饮食,少食用动物源性脂肪,平常煲汤去除表层油层,定期复查血脂。


肝功能


肝功能在临床上检查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在各种酶实验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急性肝细胞损伤时,血清ALT最敏感,在临床症状如黄疸出现之前ALT就急剧升高,同时AST也升高。


尿检指数


阳性或偏高并非一定有问题。在尿液检查中,通常会看到蛋白质、白细胞、隐血等项目,如果这些项目出现阳性,很多时候体检者会非常紧张,不过,阳性并不一定表示有问题。尿液检查标本的正确收集非常重要,最好要收集中段小便,这样不容易把一些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杂质混入其中。


乙肝两对半


指标中有阳性不一定是坏事。乙肝五项检测指标为:乙肝病毒s抗原(HBsAG)、乙肝病毒s抗体(HBsAb)、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HBeAb)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
对于这5项指标的判读,大部分人一头雾水,且看到阳性就害怕。上述5项中,①当乙肝病毒s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出现阳性(+)才为大三阳,是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期的征兆;②乙肝病毒s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出现阳性是小三阳,见于普通急、慢性乙型肝炎。③如果仅有第2项出现阳性,说明你具有免疫力;④如果5项全部是阴性(-),说明目前尚未感染乙肝,同时对乙肝也无免疫力。因此,乙肝检查有阳性并不都是坏事,全是阴性反倒容易被感染。





来源:健康

编辑:顾佳贇、张璐、张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匪我思存:揭《如懿传》怎么抄袭
  • 给骗子公司站台?郎咸平咋就犯了众怒
  • 这位皇帝不一般,仿佛是穿越者
  • 小说:他想了无数借口填补怪异之行
  • 盘点七部走进人性的经典日本文艺片
  • 那些年我们自轻自贱爱过的那些人
  • 住在全国最牛的野奢度假村是种啥体验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