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12日05:24 北京时间

分享

到现在,汪新华还时常捧着一张"全家福"照片,细细端详。

照片是去年除夕拍的,画面中一大家人围坐桌前,热闹地吃着年夜饭。一位老人咧着嘴,笑得格外开心。

" 老爸已经走了。"没说几句,汪新华就哽咽了。

确切地说,他们并不是一家人。汪新华口中的"老爸",其实是一位独居老人,汪新华的身份则是一名保姆。

老人是今年春节时去世的。汪新华收拾东西搬家,老人的子女却说:"阿姨,没关系,房子你就住着吧。"思索良久,她说,"我把租金付给你们。"

" 我们不要,你就住着。""你们不收钱,我就不住了。"

拗不过汪新华这股劲,老人的子女只好同意,"阿姨,如果房子不拆迁,你只管住下去。"

" 我本来是去照顾老人的,他却一直替我考虑"

汪新华是安徽淮南人,今年52岁,来沪14年,做过钟点工、企业食堂厨师。

两年前,她踏进七宝老街的宛心家政服务公司。在家政公司联系下,她走入李老先生的家,起初只是一个烧饭阿姨。老先生不愿和子女住,虽然90多岁了,身子骨还算硬朗,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活。

2015年夏天,第一次见面。李老先生话并不多,也不挑剔,汪新华烧什么,他吃什么。

汪新华注意到,老人每次吃完饭,鼻涕、口水和菜汁流了一身,总把衣服弄脏。她去商店买了个婴儿用的小围兜,系在老人脖子上。用完餐,老人的衣服干干净净。

没过多久,老人的女儿对她说:"阿姨,不如来住家吧,我们放心些。"看着老人孤独的身影,虽然有顾虑,但汪新华更多的是不忍心。"汪阿姨心肠好,她是带着同情心接下这份工作。"宛心家政负责人周东秀说。

住家后,汪新华发现,老人生活很规律。每天早晨四五点钟起来锻炼,白天不时打盹,晚上八九点钟睡觉。平时,他喜欢在家种种花,看看报。老人不看电视剧,每天要听京剧沪剧。汪新华便上街淘了个可看视频的收音机,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戏剧节目,喜欢看戏剧的老先生随时可以看。她还买了个泡脚盆,每次泡脚,老人都眯着眼睛,很享受的样子。每次泡完,他都要说:"舒服,舒服。"

有一次闲聊,老先生得知汪新华的丈夫也在上海。他对她说,"让你爱人也住过

来吧,这样你们就不用分开了。"

回家后,汪新华和丈夫说了这件事。丈夫不愿占老人家的便宜。于是汪新华提议:"每个月的菜钱我们出。而且你在家,老人万一有什么事,也好帮忙。"

其实,还有一个细节汪新华并没说。从钟点工到住家保姆,她的酬劳仍然是每个月3500元。她并不在意这个。

" 我本来是去照顾老人的,他却一直替我考虑。"汪新华对老先生充满了感恩之情。

在保姆的家庭里,老人享受到另一种"天伦之乐"

汪新华和丈夫喜欢吃辣,自从和李老先生住在一起,他们就戒了辣椒。煮饭时,她总是多放些水,让米饭软糯些。菜也是荤素搭配,给老人吃的水果切成一小片一小片,不断变换品种。

李老先生对汪新华提起,以前洗澡时不小心摔过跤。她立刻叫丈夫上街买个扶手,安装在浴室墙上。敲钉子时,老人在一旁笑眯眯地说:"这下不会摔了。"

老人洗澡时,每隔几分钟,她和丈夫都会喊一声,得到从浴室传来的回应,他们才放心。"就怕洗澡时间长了,老人有什么闪失。"

李老先生爱串门。一次,汪新华陪他去徐家汇的老友家,老友们都问:"她是谁呀?"李老先生想都没想:"我干女儿。""你可以改口叫老爸了。"在老人们的注视下,汪新华第一次对着老先生喊了一声"老爸"!

" 看到他,就想到自己的父亲。"汪新华说。

汪新华的几个孩子都在上海打工,每次旅游回来,不忘给新外公捎一条他最爱的香烟。去年春节,汪新华一家三代人没回老家,陪着李老先生在上海吃了一顿团圆饭。汪新华烧了老人最爱吃的红烧肉和虾仁豆腐。

在汪新华的家庭,老人享受到另一种"天伦之乐"。

陪床20天,医生护士都不知道,她不是老人的亲女儿

今年春节前的一天,老人不到5点钟就醒了,"我胸口有些不舒服,去家附近的医院看看。"汪新华赶紧披了件外套,陪老人出门。

在医院挂急诊、验血、拍片子,最后医生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她赶紧给老先生的女儿打电话。这才知道,老人的女儿也刚动完手术,正在休息。就在这时,老家来电话了:汪新华的妈妈心脏病又犯了,要住院。挂下电话,汪新华就和同在上海的妹妹说,"你先回去照顾妈妈,这边安顿好我就过来。"

汪新华就这样陪着老人住在医院,一住就是20天。一张躺椅,成了她休息和睡觉的地方。冬天,急诊室的病房很冷,披了棉衣,汪新华仍瑟瑟发抖。

不久后,老家的电话又来了。"兄弟姐妹几个都回了,就差你了。"挂下电话,汪新华握着李老先生的手说,"老爸,我的母亲也病了,我要回去一趟,你等我回来。"

回老家没几天,等母亲病情稳定了,汪新华又踏上了回上海的列车。这时,李老先生也出院回家了。

晚上,回到老先生的家,她推开大门,看见老人坐在轮椅上,歪着头望着窗外,背影瘦小又孤独。汪新华的眼泪立刻流了出来,她扔下行李,奔向他,"老爸,我回来了,你怎么瘦成这样了。"老先生有些激动:"你终于回来了。"

汪新华从老家带了土鸡蛋,给老人做了鸡蛋拌面。老人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努力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她又给老人泡了杯热牛奶。

第二天一早,见老人状态不好,汪新华拨了120急救电话,把老人送去医院。

元宵节这天,老人的子女们都赶来了,一家人在医院团聚。直到这天,医生护士才知道,原来汪新华不是老人的亲女儿。

第二天,汪新华一早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老人要见她。就在赶往医院的公交车上,汪新华接到老人女儿的电话:"爸爸已经走了。"那一刻,汪新华懵了,很久才缓过劲来。

她回到家里,挑了一套老人平时最爱穿的衣服,再赶回医院,打了一盆温水,最后替老人擦洗身子,换上衣服,送他一程。

每个老人都是一面镜子,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

老人在世时,总拿着一张照片端详许久。那是他和妻子年轻时的合影,两人亲昵地头靠头,笑得像花儿一样,"她走了那么多年,还是挺想她。"整理遗物时,汪新华特意把那张合影拿去扩印,交给了老人的女儿。

她的手机里,还存着许多和老人的合影,她也都全部冲洗出来,放满了一本影集。

" 少了老人的身影,总觉得屋子空荡荡的。"直到现在,汪新华仍然不习惯,"感觉他并没有走"。

整间屋子充满了回忆--

早上5点钟,老先生要做一遍健身操,拍打身体。知道汪新华腰椎不好,老人拉着她做健身操。每次做完,一身轻松。

老人爱摆弄花草。海棠、月季、百合……都是她陪着老人买回来的。他家的阳台上,开满了鲜花。

老人抢着喂金鱼,看着鱼儿在大大的鱼缸里游来游去,金鱼有红的、黑的、白的。

……

扫墓时,汪新华静静地坐在一旁,陪伴许久,对着老人的墓碑说说话。

" 人活着不容易,人老了更不容易。"她说。

时光不会倒流,每个人终将老去。人到老了,都希望老有所依。

每个老人,都是未来的一面镜子。"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汪新华轻轻抹去了滴落在照片上的泪水。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匪我思存:揭《如懿传》怎么抄袭
  • 给骗子公司站台?郎咸平咋就犯了众怒
  • 这位皇帝不一般,仿佛是穿越者
  • 小说:他想了无数借口填补怪异之行
  • 盘点七部走进人性的经典日本文艺片
  • 那些年我们自轻自贱爱过的那些人
  • 住在全国最牛的野奢度假村是种啥体验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