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23日06:45 新华社

分享


客观来说,中国的总体实力和陆上的地缘条件较印度有利,在总体战略和陆地方向可对印度形成巨大优势;而印度海洋地理条件优越,特别是在印度洋,印度对中国具有战略优势。


那么,本着“料敌从宽”的精神,本文也开开脑洞——


如果中印危机持续,甚或冲突与战争爆发,印度会不会在海上针对中国开辟“第二战场”呢?

 

文 | 胡波  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6月18日,印度悍然越过中印边界锡金段,无端阻扰中国在洞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到目前为止,印度已在洞朗地区赖了两个多月。对此,中国外交部、国防部、驻印使馆已经多次向印方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并多次向国际社会阐明事实经纬,可谓仁至义尽。


关于中印洞朗对峙的分析很多,除了核大战,中外学者和评论家们设想了几乎所有类型的冲突可能。


1

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



中国已是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高度依赖海洋通道。


中国贸易货物运输总量的85%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世界航运市场19%的大宗货物运往中国,22%的出口集装箱来自中国。中国商船队的航迹遍布世界1200多个港口。


如果有国家或集团要对中国实施海上封锁,其破坏力和严重性不亚于核战争。


中国国际贸易的海洋航线主要有4条:


中国海运四大航线


*向东到太平洋东岸,沿途至日本、北美东西海岸、中美洲和南美洲东西海岸。


*向南至大洋洲,沿线包括马、菲、印尼等东南亚国家。


*向北至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


*向西至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和大西洋等欧洲沿岸地区,或至中东及非洲地区。


其中,以西行航线最为繁忙,也最为重要,因为中国大部分战略资源或能源的进口来源地都在印度洋沿岸。西行航线关系到中国海外战略资源的获取,关系着中国的总体经济安全。


而印度恰好处在中国西行航线上的枢纽位置。


印度半岛直指印度洋中央,东扼孟加拉湾、西指波斯湾,海洋地缘条件十分优越,只要稍微利用下便利的地缘条件,印度就能成为印度洋的重要战略玩家。


与中国类似,印度历史上因为海权的弱小而遭遇过西方列强入侵,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在国力强大之后大力发展海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曾公开宣称:印度应在控制印度洋五大海峡的基础上,继而“控制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间的广袤海域”。


(注:印度洋五大海峡一般指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保克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


印度洋地理位置(网络资料)


具体到印度海权与中国的关系,印度军方和不少知名学者都认为,印度可以通过印度洋的海上优势弥补印度在面对中国时的陆上劣势。


2

封锁:破坏中国海上交通线



破坏中国海上交通线的论调在印度有一定基础。


2004年,印度国防部发布的海军作战指针强调,印度处在“一个能对印度洋海上运输和安全发挥重要影响的地位,印度海军控制战略要点就能够对国际竞争中的讨价还价发挥作用,必要时候,使用军事力量依然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印度前外交秘书拉吉夫·西克里(Rajiv Sikri)认为,“印度海军在印度洋更强大的存在,可以增加中国的海上脆弱性,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中国在陆地、空中和太空对印度所拥有的优势。”


这意味着,如果中印在北部陆地边界发生大规模冲突,印度就有可能在印度洋上对中国赖以生存的海上交通线采取行动,对中国进行报复、反制和威慑。


必须承认的是,印度确实有着这个条件和能力——


印度扼守着中国西进的通道,随时都可以对中国海上交通线构成重大威胁,中国西向航线上的商船,基本上都位于印度海空和导弹兵力的有效作战半径之内。


不仅如此,印度还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有军力部署,直接扼守着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的“北纬10度航道”及“格雷特航道”。


这种战略思路看起来很美,但是要实施起来却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中印国力悬殊,印度在两国的总体战略较量中处于劣势。


在陆上,印度面临着中国和巴基斯坦方向的强大战略压力。印度若攻击中国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中国可以使用导弹和战斗机直接攻击印度次大陆的腹地。


海上封锁说易行难,印度会有些这方面的动作,但只要中印不爆发总体战,印度对中国进行大规模海上封锁的决心是很难下的。如前所述,在公海上封锁袭扰中国商船的行为不亚于向中国扔核弹,会引发全面战争。在正常情况下,印度尚不至于如此疯狂。


其次,随着中国海上力量的快速崛起,中国在印度洋也绝非无还手之力。


要想在开阔的大洋上对中国船只进行有效封锁,难度非常大;并且,要使海上封锁奏效,所需时间会很长。因此,可能还未达到目的战事或对峙就已经结束。搞全面封锁印度没有这个能力,而搞一些袭扰动作又会存在效价比过低的问题。


另外,在全球开放的贸易体系之下,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获益,各国(特别是大国)将很难忍受重要海洋通道上出现动荡和混乱。


海上交通线并非专属哪一国。印度若在海上进行袭扰或封锁行动,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国际社会肯定会出手干预以确保航线畅通。何况,印度与东南亚及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经济往来的规模日益增大,要是在自己家门口燃起封锁与反封锁的“战火”,印度想要独善其身恐怕是不可能的,必将祸及自身的海外贸易安全。


因此,除非战争规模失控演变成灭国大战,否则印度很难下决心祭出这样的“杀手锏”。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印度仍然可能会在中国海上交通线上动一些小心思。这取决于中印边界对峙与事态发展的规模、时间和结果:


如果中印边境上只是小摩擦,持续时间又不长,印度在陆上失利后尚不至于在海上展开实质行动;如果爆发战役层级的武装冲突、印度战败,或者对峙危机持续时间较长、迟迟未得到解决,印度就必然会想到用其所谓的“海上优势”来进行对冲。


当然,即便印度在海上对中国有所动作,最可能的也就是做做样子,比如:


*搞一些破坏海上交通线的演习训练;


*与美国、日本等和中国利益冲突较多的国家进行联合演习;


*在航线附近展示海空军力。


此外,在极端情况下,印度有可能对航经印度洋的少数中国商船采取登检甚至是拿捕行动,以向中国施加战略压力。

 

3

添乱:插手南海问题



近年来,印度加紧实施“东向”政策,积极强化在南海及其周边的经济、政治与军事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讲,印度介入南海问题已经是“进行时”。


自1988年开始,印度就与越南等国在南海开展油气开发合作,2011年,更是置中国的抗议于不顾,与越南签署在南沙群岛附近的127号及128号区块合作协议。


印度时常将其舰队派遣至南海,与美军一起在马六甲海峡开展联合巡逻,或是与东盟国家的海军进行联合演习,并向越南等国提供军事援助。


在南海问题上,印度官方和学者也着实有那么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但大多也都来自于对中国海上实力崛起的恐惧。


印度海军司令乔什(D.K.Joshi)曾公开声称,印度在南海有其“经济资产”,必要时印度海军将介入南海争端,甚至派遣军队。他表示:中国海军实力的强大是南海紧张局势的“最主要忧虑”。


印度战略家拉贾·莫汉在文章中这么写:“中国在南海地区占主导,并开始不断在印度洋地区现身,印度必须在印太地区与美日澳等合作以抗衡中国”。


联系到此次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若洞朗危机迟迟未得到解决,或中印爆发武装冲突,印度可能会加强其在南海问题上的小动作,吸引中国注意力、给中国制造点压力和麻烦。


比如,像美国那样支持“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加大与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周边国家的互动,加强与美军、日本自卫队等在南海的联合行动。


但是,与美国不同,印度缺乏在南海地区的动员和感召能力,它最多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成不了南海博弈的主角——在经济、外交、政治手段之外,印度在南海地区的军事选项并不多。而且,其综合国力并不足以支持其在南海高烈度的作战行动,能部署到南海的兵力也很有限。


当南海局势紧张之时,中国确需警惕印度的动作,但若南海局势处于缓和之机,中国则大可不必对印度在南海的动向作出过度反应。


说到底,印度会在南海寻找新的战略抓手,但操作空间和余地都不大。偶尔派两艘船过来“人畜无害”地逛逛还可以,但要与解放军在南海打仗,则无异于痴人说梦。


4

中国要做些“万一”准备



随着中印边界对峙的继续发酵和形势的继续紧张,印度国内必然会围绕印度洋交通线和南海问题释放一些威慑信号或消息。对此,中国要高度重视,但也不宜自己吓自己——在边界对峙中,中国该反制就反制、该还击就还击,不可能因为海上的战略劣势而陷入作茧自缚的状态。


当然,一旦中印边界形势恶化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做的。


一方面,务必向印度讲清楚利害关系,以防印度领导人头脑发热。“如果印度做出封锁或袭扰中国海上交通线的事情,中国将会视其为全面战争信号,那么战争的范围就不会再局限于中印边界地区”。


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做些“万一”准备。例如:


*组织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前出印度洋,做好在印度洋进行护航保交的斗争准备;


*加强对海运公司船员的战时培训和引导工作;


*若真出现了遭遇印度军舰登检的情况,要做好证据采集和保存工作,并在国际上予以披露,以支援后续的外交斗争。


总之,在中印总体关系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即便印度想得很美,但是它在海上开辟“第二战场”成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炒作这样的论调多是“疑兵之计”,顺便也给自己壮壮胆、提提气。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悦读名品出版公司为库叔提供30本《商业头脑的10大思维习惯》赠予热心读者。管理层的思维训练必读物,让你的思维更好用,工作更得心应手


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者(数量超过三十)库叔会在评论区回复并通知获奖。当然,评论质量库叔会进行把控。想和库叔聊天请添加库叔微信号(lwzkkushu),合作请联系微信(1851420385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责任编辑:桂强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河野太郎能成为日本首相吗(图)
  • 你只看到了保温杯,却不懂得我的伤悲
  • 原来古代为了增加兵力才提倡早婚
  • 李枫:我迷人的父亲是一座宝藏
  • 这10部好莱坞大烂片竟然票房飞起?!
  • 地震后他从九寨沟向爸妈报平安
  • 领略小众之美,玩转日本山阴全攻略!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