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31日07:35 南方日报

分享

    龙岗拆除违建现场图。

    今年上半年龙岗查违工作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龙岗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拆除工作进度全市第一;上半年拆除消化违建368.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72%,在今年任务比去年增加一倍的情况下,到目前任务已经完成超过七成,上半年违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效继续居于全市前列。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今年上半年龙岗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偶然。2015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查违“1+2”文件后,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按照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强力推进查违百日攻坚行动、城市管理治理行动、“拓展空间保障发展”十大专项行动,不断探索查违新机制,近两年来在网络化巡查防控机制建设、科技手段的运用、查违工作机制常态化、队伍建设、查违宣传等方面全面发力,推动查违各项工作的开展,形成具有龙岗特色的“四化”查违管控格局,确保查违态势平稳可控,持续向好,实现了“新增违建零增量、存量违建负增长”目标。

    龙岗查违工作的创新经验也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龙岗区在国内无人机查违方面的率先探索引发广泛关注,坪山区、惠州市、以及浙江、黑龙江等省内外地区纷纷前来参观学习。8月17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放管服”课题组到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开展调研座谈,就龙岗区查违工作及无人机应用情况进行座谈交流,并现场观摩了日常查违无人机和高端查违无人机室内展示和室外现场演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对龙岗区查违工作尤其是无人机在查违领域应用取得的突出成效给予了高度的认可。

    ●文:凤飞伟 曾良 李永秋  图:朱洪波

    A 日常巡查网格化

    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巡查防控体系

    今年6月,横岗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在兴旺路一带巡查时发现了两处违建,一处违建位于兴旺路22号,违法业主在楼顶天台加建起一处50平方米的砖墙铁皮建筑,另一处违建位于兴旺二巷10号,也是在楼顶天台加建了约100平方米的铁皮顶。

    执法人员在巡查发现后,立即要求业主对于正在进行的擅自违法加建行为实施停工,并要求当事人对于已经建成的部分立即自行拆除、恢复原状。在限定日期内未作拆除的情况下,6月6日上午,横岗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组织20多名工作人员,依法对辖区四联社区兴旺路两处房屋违法加建的铁皮依法予以强制拆除。

    这是龙岗区实现查违日常巡查网格化之后一个成功拆违案例。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人士表示,违法抢建往往选择在节假日或凌晨伺机进行,因此必须建立全天候查违新机制,确保查处违建工作无盲点无死角。

    为此,龙岗区建立三级巡查、双休日查违、暗访督导等制度,建立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三级巡查制度、双休日查违值班制度和巡查情况日报制度,在全区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巡查防控体系,“纵”有区领导抓挂点街道、街道抓社区,“横”有各街道、各社区责任到人,包户包栋包地块,对管辖区域违建及时发现、上报。

    为支撑全天候查违新机制,龙岗区制定和实施《深圳市龙岗区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检查督办办法(试行)》,对街道办查违工作全面考评和监管,此外,龙岗区还建立暗访督导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交叉检查、暗访督导,成立由区政府督办专员、公安经侦大队民警、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组成的督导组,对全区查违情况进行督导和明察暗访,积极跟进上级督办案件的进展情况。节假日由区大队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暗访巡查。

    B 执法手段智能化

    基本形成“无人机+大数据”智能查违新格局

    今年3月份,平湖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巡查发现凤凰社区横岭路5号七楼楼顶有不明围网,队员凭着丰富的经验怀疑是违建的“隐形衣”。在业主拒绝入户上楼调查后,平湖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出动无人机高空拍摄,果然围网内在进行违法建设,正在进行水泥倒板作业。通过无人机调查取证后,平湖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并在数天后使用吊车把工人安全送上七楼楼顶拆除楼顶违建。

    “类似这种情况,以往在地面巡查也确实难以发现,但我们现在有无人机,能发现执法人员难以到达的传统巡查死角。”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查违实现了查违工作“四提升”,即提升查违执法广度,实现了全区域全覆盖动态巡查,消除了传统巡查的“死角”;提升隐患排查效率,可以对危险边坡、山脚下、废弃采石场、高压走廊等监控难度大的区域进行监控排查;提升执法证据效力,利用无人机天眼实时监控执法全程,锁定阻挠执法、暴力抗法证据,为一线执法提供有力保障;提升科技查违水平,“目前我们局正在加速推进智慧查违信息指挥平台建设,着力提高执法一线查违效能,提升龙岗查违工作信息化、科技化水平。”上述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龙岗区查违系统在配备功能强大的“GPS定位仪”的基础上,在全区探索推广无人机查违,巡查效率、执法取证效果明显提升。目前,龙岗区智能查违手段逐步铺开,全区各街道均使用无人机查违,全区街道的执法队配备了高配置的无人机及配套应用设备,实现与“智慧查违信息指挥平台”对接,以立体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情报研判引导查违工作,基本形成了“无人机+大数据”的智能查违新格局。

    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推进“智慧查违”体系建设,目前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大队正在搭建土地监察信息指挥平台,将从移动巡查管理系统、无人机高清采集系统、影像智能对比系统、案件查处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综合统计分析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方面搭建信息指挥平台,形成查违实施全天候立体巡查,打造“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探”五位一体的监察体系,助力查违工作效能提升。

    C 查违机制常态化

    全区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等系列“铁规矩”

    近日,平湖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禾花社区有违建业主在福星街86号楼顶铁皮棚下,在周围楼房和铁皮顶棚的“掩护”下悄悄地砌起了砖墙,企图围城一间小阁楼。面积虽小,但位置极其隐蔽,连无人机都无法拍摄到违建的画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平湖街道规划土地监察队迅速调查并制定拆除方案,在违建萌芽阶段就迅速扼杀在摇篮里。

    “面积这么小,这么隐蔽,能这么迅速发现并拆除,既得益于群众举报快、狠、准,也是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队伍反应迅速的结果。”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龙岗区已经确定了24小时拆除原则。据介绍,去年在深圳各区中,龙岗第一个自加压力,提出要24小时内拆除新增违建。截止到目前,龙岗区新发现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均做到了在24小时内彻底清拆。

    24小时拆除原则是龙岗区努力推进查违机制常态化所推出的众多创新举措之一。龙岗注重以“铁规矩”推动查违机制常态化,目前全区形成“一把手抓一把手”的规矩,由各级“一把手”对辖区违建问题负总责;实行“四个全、六个一律”,即全区各街道和各相关部门按照全面防控、全线打击、全力疏导、全程问责的“四个全”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所有在建工程一律建立台账、所有在建违法建筑一律控停、所有存量违建一律查处、所有顶风抢建的一律拆除、市委市政府专项督办案件一律处理到位、执法队伍节假日一律组织巡查。

    同时龙岗区还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来推动查违机制常态化,如建立健全了部门联动机制,分管公安的区领导分管查违,区委区政府调整扩大查违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善了与市区各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互动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查违机制;坚持日清、周报、月结制度,不给违建留有任何可乘空间;全面落实查违工作共同责任制,彻底扭转规划土地监察部门“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国土信息共享、公安执法保障、其他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增强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能。

    此外,龙岗还建立了区职能部门、街道、社区三级巡查制度、双休日查违值班工作制度和巡查情况日报制度,以及暗访督导制度以“新机制”提升查违工作效能。龙岗区还通过加强督促工作来强化查违工作机制。今年5月中旬,查违专项指挥部联合区城市更新、土地整备、规划国土等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全区11个街道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督查,充分发挥了“指挥部跟踪督办、部门对口指导”的联动工作机制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全区拆除消化违建进度显著加快。

    D  队伍建设正规化

    推出“四个不”“五个严禁”举措

    龙岗区高度重视查违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在切实筑牢查违队伍廉政底线的同时,提升队伍战斗力、执行力,推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多形式、多渠道提升龙岗区执法队伍综合能力素质、狠抓查违队伍执行力建设和工作效能,努力打造一支“作风硬朗、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查违工作队伍。

    违法建筑的查处,涉及到各种利益盘根错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针对这一情况,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提出“四个不”“五个严禁”举措,持续推进党风廉洁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所谓“四个不”是指:大队领导班子成员坚决不接受吃请、不收受好处、不打招呼说情、不插手一线执法,对于违反“四不”原则的情形都一一回绝,依法依规开展查违工作落实。

    而“五个严禁”是指查违执法人员严禁擅离岗位和发现违建行为不主动执法;严禁没有执法资格进行执法和不按程序规范执法;严禁酒后执法和粗暴执法;严禁参与有损执法公正的宴请、娱乐、旅游和收受、索要违法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财物;严禁包庇、支持、参与违法建设和买卖违法建筑。全面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为龙岗查违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同时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大力加强执法队伍专业素质建设,将加强组织规划土地监察系统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业务学习培训,精心组织执法员业务水平测试,把提升执法员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作为一种常态化工作。为加强执法队伍作风建设,将开展作风纪律整顿作为一种常态化手段,通过作风提升,剔除一些干部职工身上存在的工作标准不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担当精神不强等问题,提升执法队伍执行力、战斗力,提高查违工作效率和精神风貌。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和办案能力,并抓好查违系统廉政工作,强化队伍作风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说

    截至到8月25日,全区拆除消化违建368.3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量72%;同时对新增违建坚决在24小时内彻底清拆,持续保持新增违建零增量;清拆处置62栋(处),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清拆处置进度位列全市第一,为2018年12月底前全部依法处置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违法建筑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深入开展违法建筑全面管治专项行动,累计排查违法建筑103946栋(处),发现安全隐患14006栋(处),完成整治14006栋(处),排查完成率和整治完成率均走在全市前列。

    亮点

    龙岗查违

    舆论宣传

    亮点频出

    创新举措推出“查违之歌”、将开展“查违论坛进社区”系列活动

    “违章建筑不要搞,山环水润多奇妙…拓展空间保发展,龙岗明天更美好。”日前深圳第一首查违主题歌、由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推出的《查违之歌》问世。这首由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在网上广泛征集作曲的查违之歌琅琅上口,有民歌、流行等多个版本,还包括了年青人喜闻乐见的rap版本。

    推出《查违之歌》,是龙岗区创新手段,不断提升查违的软实力建设的又一举措。自去年以来,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通过多平台、多形式,结合重大活动和查违重点工作,不断掀起查违宣传工作高潮,营造全民查违的良好氛围,打击、瓦解不法违建分子的意志。其中,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推出了“龙岗智慧查违”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采取“互联网+政府+媒体”的合作模式,是龙岗区构建“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查违新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今年龙岗区首届优秀政务新媒体评选活动中,“龙岗智慧查违”微信公众号,一举摘得龙岗区“最具人气微信奖”。

    龙岗区规划土地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该局深入社区开展30场“查违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快板、小品、歌舞等形式来表演的查违原创节目,深入社区普及宣传查违政策法规及相关查违知识,展示龙岗区打击和查处违建行为的工作举措及成效,“今年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开展2017年‘查违论坛进社区’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查违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马骁潇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 “碰瓷”为什么令人防不胜防?
  • 欧美范儿:时尚的民国生活方式(图)
  • 小说:命运被重置时他重置了生活
  • 独家曝光!赵薇早期罕见非主流照片
  • 吴京谢楠,这样的男人才是真的爱你
  • 如果你来德国旅行,这天能和总理自拍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