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31日21:00 解放日报

分享


1997年8月31日,也就是二十年前的今天,戴安娜在巴黎遭遇车祸,她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36岁。



今年,是戴安娜逝世20周年。


各种纪念戴安娜的活动在英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然,各种王室传言也满天飞。


△先是在4月份,查尔斯王子出了本自传,自称当年娶戴安娜是被父亲逼婚。



△今年7月22日至10月1日期间,英国王室除了开放部分空间给游人参观之外,还破例于国事厅内举办戴安娜王妃的私物展,用以悼念二十年前在车祸中罹难的这位“英国最美的女人”。




△接着,一部以威廉和哈里王子视角拍摄的戴安娜逝世20周年纪录片《我们的母亲,戴安娜》播出,反响不错。


威廉及哈里近日还出席多个纪念母亲的活动。他们到戴安娜生前常造访的肯辛顿宫“沉落花园”(Sunken Park),上址改种了白玫瑰及毋忘我,并更名为“白色花园”。与戴安娜相识的园丁带他们参观,并指出她喜欢的花朵。



△赶在戴安娜去世纪念日之前,BBC推出了纪录片《戴安娜:她的自述》,其中披露了大量戴安娜生前受访的影片,提及许多私密事件,包括她的儿时往事、她与查尔斯的情感、她与王室保镖的婚外情......


BBC在今年8月6日推出了戴安娜纪录片《戴安娜:她的自述》。


该片内容源于戴安娜在1992和1993年与演讲培训师彼得·塞特兰(Peter Settelen)的谈话录像带。


谈童年


她说自己很叛逆,但这种叛逆是内敛的、不外露的。


但作为王子的查尔斯所需要的妻子,却并不需要那么有个性。



谈与查尔斯的感情


在他们订婚之日,二人一起接受了一次采访。


媒体提出了一个问题——


“我猜,你们现在还沉浸在爱情中吧?”


当时深陷在这段关系中戴安娜想都没想,直接说“当然了。”


查尔斯却顿了一下,说道:“那要看相爱这个词怎样定义了。”



多年后戴安娜回忆当时的感受说,“那一刻,我如坠冰窟。”



她的生活永远也绕不开一个女人——卡米拉。


左戴安娜 右卡米拉


谈与王室保镖的婚外情


这边查尔斯和卡米拉打得火热,这边戴安娜也爱上了一个男人,她的私人保镖。



但王室发现后,立马将保镖解雇,二人的爱情无疾而终。


三个星期之后,保镖发生车祸意外身亡。



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一个更多面的戴安娜。


戴安娜在纪录片中谈及跟巴瑞,提及跟他没有身体关系但却感觉极为亲近,甚至想跟他逃离皇室,远走高飞。



△就连当年介入查尔斯与戴安娜婚姻的情妇、如今的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都在戴妃去世20年之际接受了一些落点柔软的采访,讲述“她的角度的故事”,并表示“并不希望对手是这样的结果”。她声称婚变时情绪不稳定的戴妃,给她带来了报复和骚扰。但英国媒体认为,这些“洗白”的采访,只是卡米拉的公关人员,在戴妃逝世20年、两个王子公开回忆母亲时,进行的危机处理和损失管控。


查尔斯与卡米拉


这些纪念活动让大家想起

我们有多爱她!

↓↓


从王室的花瓶到独立的女性,从懵懂的少女到伟大的母亲,从时尚ICON到文化现象……即便在离世20年以后,戴安娜王妃仍旧深受人们的热爱。 


有没有想过,假使活到今日,56岁的戴安娜王妃大概是一名鬓角发白、身段优雅、穿着时髦的酷奶奶......





━━━━━

婚姻波折

悲剧的童话故事


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开始上演。但这段童话在还没成真之前就已蒙上阴影。


1961年7月1日戴安娜出生于英格兰东部诺福克附近的桑德林厄姆的帕克庄园。虽出身贵族家庭,但她的童年生活却是残破缺爱的。作为家里的第三个女孩,戴安娜的出生对至亲来说并非喜事,他的爸爸斯宾塞伯爵八世一直期待着一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名爵和遗产,因而失望于戴安娜是个女孩,只是在她出生后的第三年,她的父亲才终于如愿得到一子。


戴安娜幼年照


戴安娜童年时期的成长一直都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她曾在一段采访中提及幼时父母对自己的不管不顾,“我的父母从没对我说过他们爱我,什么也没有,他们只会亲亲我的脸颊,我们之间也不会有任何拥抱,或者其它类似的肢体接触。”


青年时期的戴安娜


而这个很少给予过戴安娜爱和温暖的家庭也在她6岁时彻底破碎。父母的婚姻因母亲的不忠走到了尽头。两人离婚后,法院把戴安娜和其他姐弟判给了父亲,之后,戴安娜便对弟弟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照顾他的生活。9岁时,戴安娜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被父亲送进寄宿制私立女校,她因不愿离开弟弟而极力反抗,但终归是无济于事。这段童年经历使戴安娜从小敏感自卑,缺少安全感,但又因此懂得体贴照顾身边的人,这种性格特点在她此后的人生轨迹中将愈发清晰。


青年时期的戴安娜


与伊丽莎白女王长子查尔斯王子的结合是戴安娜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嫁入王室,成为了她此后幸与不幸的开始。从此,她的人生像登上一艘无法变更方向的大船,驶向悲剧性的远方。

    

戴安娜二十岁时与大自己十三岁的查尔斯结婚。


与王室订婚的消息公布后,戴安娜在伦敦遇到狗仔跟拍


她俩第一次相见时,戴安娜只有十六岁,彼时查尔斯正与戴安娜的姐姐莎拉交往,之后不久戴安娜还受邀参加过查尔斯的生日宴,但两人真正开始擦出火花要到三年后,那时查尔斯早已与莎拉分手。据戴安娜回忆,当时正逢查尔斯的叔叔蒙巴顿公爵刚刚去世,戴安娜在查尔斯心情抑郁的当时给予他以安慰,因此受到震动的查尔斯从此开始表现出对戴安娜的特别追逐,但他的狂热时断时续,在相处了6个月,仅仅见面13次之后,查尔斯正式向戴安娜求婚,她欣然接受。


1981年,戴安娜与查尔斯在婚礼上。


为戴安娜制作婚纱的设计师伊丽莎白·伊曼纽尔回忆,她第一次见这位未来王妃时,戴安娜穿着简单的套头衫和过膝裙,为人随和,喜欢说笑。婚礼前,她成功地将腰围从27英寸减到23英寸,“这让她更加自信。她好像突然之间就长大了。”


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和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举行世纪婚礼


王子与公主的童话开始上演。但这段童话在还没成真之前就已蒙上阴影。二十岁的天真少女戴安娜对即将到来的婚姻抱有极美好的期待与幻想,她热烈地爱上了查尔斯,自幼未曾从家庭中获得关爱的她极度渴望得到查尔斯的温暖,她将自己的婚姻想象为一段美好的童话,“我真希望这个童话有个美满的结局,我非常爱我的丈夫,我想和他一起分享所有东西。”她以为查尔斯对自己的爱一如自己对查尔斯的,她以为自己就是完美童话中的好运公主,但是这种幻想在订婚当日便破灭了。


走进教堂的那一刻,也就走进了深宫大院


那天,场面盛大欢乐,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记者问查尔斯和戴安娜,“你们相爱吗”,戴安娜满脸幸福地回答:“当然,我们当然相爱”,但没想查尔斯却回头看了她一眼,然后说:“这要视乎爱情如何定义”,这意料之外的答案震惊了戴安娜,她第一次产生了怀疑,难道自己并非王子心中的公主?“那天他狠狠地伤害了我。”


除了现场,还有 7.5 亿人通过电视观收看了婚礼


1981年7月29号,两人的世纪婚礼正式宣告了童话的成真,但不幸的是,生活不是童话,他们的婚姻宣告了生活的开始,也意味着童话的结束。戴安娜视查尔斯为自己的白马王子,但查尔斯的心中人却是卡米拉——他现在的妻子。卡米拉和查尔斯早在戴安娜还是个孩子时就已相识相恋,查尔斯也曾求婚于卡米拉,但是遭到了她的拒绝。不过两人一直藕断丝连,不仅在查尔斯婚前保持着联系,即使在婚后也从未停止过交往。


青年时期的卡米拉。


第三者是难以掩藏的,戴安娜很快就察觉到卡米拉这个情敌的存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不啻五雷轰顶,她震惊、失望、害怕、不知所措,原来的幸福荡然无存,从天堂跌落凡间,只一瞬而已。可戴安娜没有轻易认输,她依然怀着希望,尽力说服自己,查尔斯的出轨只是偶然,只要努力,王子的真爱依然会属于自己。她先从卡米拉入手,试图说服她离开查尔斯,但是无力地发现此途不通,她不甘心,直接去质问查尔斯,但得到的却是查尔斯理直气壮的答复:“我不想做一个没有情妇的威尔士亲王。”真相已如此赤裸裸,无情的伤害不加掩饰地刺来,既如此,该何去何从?


在婚姻中受挫的戴安娜不得已转向伊利莎白女王寻求帮助,但结果却是无功而返,女王面对她的求助,轻描淡写地回应:“我不知道你该做什么,查尔斯已经没救了。”菲利普亲王那边更是求援无望,“我的公公告诉我丈夫,如果你的婚姻不美满,5年过后你可以回去找她(卡米拉)。”失望到谷底的戴安娜已经明白,在与查尔斯的对抗中,自己不会得到王室的任何支持,孤立无援,是她不得不面对的处境。


1983年,戴安娜成为母亲,迎来了她与查尔斯的第一个孩子:威廉王子。


丈夫的冷漠不爱,王室的沉闷无情全部压在戴安娜身上,与此同时,她还不得不应付王室的各种规范和责任,孤独感和无力感像浪潮一阵阵袭来,将她卷裹而去,“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我很孤独,要么学会游泳,要么淹死…我流了很多眼泪”。她在绝望之海里独自挣扎,在冰冷的王室家庭中活得小心翼翼,时刻神经紧绷,她虽然感到无尽的悲哀,但还心存一丝希望,她愿意去相信自己的丈夫总还是可挽回的,这段婚姻总还是有救的,她不愿轻易放弃,或者毋宁说她不能轻易放弃。


戴安娜与Barry Mannakee


身为戴安娜的保镖,同时也是她的马术教练的巴瑞,给予了戴安娜不曾有过的支持和亲密感,戴安娜像孩子依恋父亲那般依恋着他。在巴瑞那里,戴安娜真正感受到轻松和幸福。她甚至幻想着与他私奔,“我愿意放弃这一切,只想和他远走高飞,”欣慰的是,巴瑞也同意并支持戴安娜渴望出走的想法。但美好多只存在于幻想中,很快,他们之间不寻常的感情被发现,紧随而来的是巴瑞的被调离,再接着,这个被戴安娜疯狂依恋着的男人在三周后死于一场车祸。


在后来的一场公开活动中,查尔斯于不经意间告诉了戴安娜这一消息。惊人的噩耗带来的巨大打击震惊了戴安娜,她的身心再一次受到重创,但她也终于清醒意识到,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再也无法补救了,她无力将第三者挤出去,也无力挽回自己的丈夫,她不再寄希望于家庭、于查尔斯,她做出了选择,“我要走我自己的路”。戴安娜开始慢慢松弛自己,抛却掩饰,放飞自我。


她的穿衣款式越来越时髦尖端,颜色越来越鲜艳多样,她甚至开始尝试大胆的中性风格;她寄情于舞蹈,享受跳舞带来的全身心的放松愉悦;她练习演讲,努力提高自己的演说水平;她移情别恋,和包括皇家近卫军官在内的多人保持长期关系,在一次次的婚外恋中,戴安娜释放着那个已被压抑太久的自我,她终于感到身心畅快了。


跳舞的戴安娜。


在活得愈发潇洒之际,她也越来越不惮和查尔斯乃至整个王室对抗。在和查尔斯分居后的第三年,戴安娜主动接受BBC的采访,公开谈论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直言“三个人的婚姻太拥挤。”她曝出自己曾患产后忧郁、暴食症的痛苦,承认了自己和马术教练詹姆斯·荷威特(James Hewitt)之间曾经有过婚外情。这场被称为“臭名昭著”的采访破天荒的将王室私密头一遭曝光给大众,使查尔斯和整个英国王室的形象大受打击,据说正是因为这次采访触怒了女王,两人的婚姻也终于走到真正的尽头。


1996 年 8 月 28 日,白金汉宫宣布,王储查尔斯与储妃戴安娜的离婚申请书于早上 10 时27 分正式生效。手起印落,查尔斯与戴安娜 15 的年婚姻终于结束了。



━━━━━

投身慈善

人民的王妃


她不带手套与艾滋病感染者主动握手拥抱,花大量时间与酒精中毒者和残障病患者在一起,甚至拍卖自己的裙子筹集了数百万美元用于艾滋病和癌症的慈善项目。


在与查尔斯分居后,被残破不堪的婚姻伤得身心俱疲的戴安娜不再将生活的重心寄托于爱情和婚姻,她的意志越来越坚定,行事越来越独立,她认识到自己的幸福永远也无法依靠婚姻来拯救了,于是投向了另一片广阔天地,去寻找自己的价值,挽救自己的生活,这片天地就是慈善事业。在一次采访中,记者曾问戴安娜缘何专注于慈善,她大笑:“因为我没有别的事可做啊。”既玩笑,又无奈。


1996年,戴安娜探访艾滋病患者,她是皇家第一位亲自探访艾滋病患者的王妃。


“无事可做”、一心扑向慈善的戴安娜自此深入民众之中,她关注流浪群体,定期探访街头的流浪者之家,花了大量时间与酒精中毒者和残障病患者在一起;她不惧危险,主动亲近艾滋病人。要知道戴安娜所生活的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刚开始肆虐,在那时,它被认为是由同性恋所带来的传染性疾病,故而彼时人们不仅不敢接触艾滋病人,而且对病人和同性恋都怀有严重的歧视,但戴安娜不理睬世人的偏见与畏惧,赶到当时英国唯一接待艾滋病人的医院——密德萨斯医院(Middlesex),不带手套与艾滋病感染者主动握手拥抱。此外,她还通过拍卖自己的裙子,筹集到数百万美元用于艾滋病和癌症的慈善项目,以表示对艾滋病人和治疗机构的更大力度的公开支持。


1997年,戴安娜在安哥拉,当地四处埋有地雷


除了关怀疾病人群,戴安娜对地雷消除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她生前曾多次亲赴安哥拉、波黑等战乱地区,探视因为地雷受害的当地人民,甚至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她在幕后致力于全球性地雷禁令的颁布,正是在戴安娜拜访波斯尼亚之后三个月,一项宣布地雷违法的公约被签署。“国际反地雷运动”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非官方组织,在她的支持下先后获得六十余个国家、上千个团体的加入。


戴安娜赴非洲。


积极介入地雷事务的戴安娜其实饱受政治压力,不愿签署反地雷协议的保守党指责她作为王室成员不应该涉足政治议题,她甚至在私底下还受到过死亡威胁。但她像个斗士一般从未退缩,因为她的影响力,这些以往不被关注的弱势群体广泛进入了人们的视野。1995年联合国因戴安娜的长期善行授予她以人道主义奖。戴安娜在婚姻中失败,受伤,终在慈善事业中找到了成就与价值。



━━━━━

永不被遗忘的

“戴安娜奶奶”


如果戴安娜活着,乔治小王子出生时她很可能是第一个冲到凯特产床边的人,教紧张的新手爸爸威廉换尿布。威廉以给孩子换尿布为荣,而他的父亲查尔斯从没试过。


历次公布的民意测验中,戴安娜都是王室最受欢迎的成员之一。对全球女性而言,戴安娜的时尚品位至今不过时,将针织衫随意地搭在肩上、修身剪裁的西装裙、一字肩连衣裙、大胆的撞色搭配,还有风格简单的珍珠首饰,戴安娜每次装扮都会引来模仿风潮,她只手将英国服装工业点化成千百万英镑的大宗出口生意。


还有旅游业,《金钱史记》一书估计,戴安娜为英国带来的旅游价值保守估计达1000万美元,“高过黑池塔、特拉法尔加广场和议会大厦的总和”。


有媒体向世界著名广告公司打听,想要创造戴安娜曾创造过的正面形象,预算多少?答案是大约5亿美元。


《英国第一家庭》作者、德国作家汤姆·利文说:“宣扬名人的一个特征就是:媒体刚开始会千方百计地捧他们,接着又写他们的没落之路。如果戴妃还活着,她一样要经历这样一个没落过程。”


遇难前的六小时,戴安娜曾接受一名英国记者的电话采访,说自己终于找到真爱,将过一种真正的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她始终没能过上毕生追求的普通生活,在36岁那年,生命戛然而止,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绽放的英伦玫瑰,短暂的人生被永远铭记、反复咂摸。


艾尔顿·约翰在歌曲《风中之烛》中纪念戴安娜,“对我而言,你的一生就像是风中之烛,即便大雨倾盆不已,光芒从不随夕阳消失”。



“光芒”在哈里那里,或许是被母亲用力拥抱的感觉,这种感觉现在仍能被唤起。威廉则承袭了母亲的一部分光芒,继续她的慈善事业,定期到流浪者避难所与流浪汉交流,或是去医院拜访艾滋病人。


戴安娜与查尔斯王子和长子威廉


威廉王子在肯辛顿宫里布置了很多戴安娜的照片。威廉说,因为童年共同经历了丧母之痛,这些年他和哈里非常亲密,却很少聊与戴安娜有关的话题。哈里说,他总是想,旧事重提有什么意义呢,那只会徒增伤心,又不会改变事实,不会让母亲活过来。


威廉曾形容,母亲的离去就像一场地震,正好经过这座房子,穿过你的生活和一切,令人彻底心碎。“这是个伤心俱乐部,你不想成为其会员”。


在哈里眼中,戴安娜始终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他如今看到照片想起戴妃曾让他们穿着“古怪的短裤和闪闪发亮的鞋子”还会抱怨母亲“怎么能这样对待我们”。但转眼他说,如果有了孩子,他打算用同样的装束装扮他们。


但威廉最后选择了永不遗忘,他将“戴安娜”取入女儿的名中,在哄乔治和夏洛特睡觉时,给他们讲“戴安娜奶奶”的故事,“只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他们有两个奶奶。他们知道她存在过、了解她是什么样的人,是很重要的”。


当然,威廉偶尔会想象,如果“世界上最顽皮的父母之一”的戴安娜依然在世,她会对孙子和孙女做什么。


如果戴安娜活着,乔治小王子出生时她很可能是第一个冲到凯特产床边的人,教紧张的新手爸爸威廉换尿布。威廉以给孩子换尿布为荣,而他的父亲查尔斯从没试过。


当过幼儿园老师的戴安娜还可能帮威廉两口子带孩子,给孩子们疯狂地买衣服、将他们打扮得古灵精怪,为他们重现父亲小时候的经典造型而哈哈大笑。


“她会非常爱他们,但她绝对是个‘噩梦’,”威廉温馨地笑着说,“她可能在孩子洗澡时冲进来,弄得鸡飞狗跳,到处都是泡沫,然后离开。”


1997年8月31日,戴安娜因车祸去世,引发上千万人为王妃哀悼。


如果只是一段失败的爱情故事,不会让戴安娜如此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她虽在婚姻中浴火,但从未放任自己沉沦,她一次次的挣扎自救,涅槃之后,终获新生,正是重生之后的她,才展现出一种具有永恒性的美。


布莱尔在戴安娜逝世后称她为“人民的王妃”,因为正是戴安娜,以王室成员的身份,第一次深入到民众之中,去交谈去拥抱去展示关怀;是她的阳光温暖的形象,是她坚强的性格、善良的心灵、亲民的风格成功赢得了民心,获得了与整个王室抗衡的绝对资本。




本文来源:综合自新京报、博客天下、BOSS电影等

相关作者:董可馨 施展萍

微信编辑:泰妮



为这种勇敢和独立,点个赞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观察”】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签约作者:关于头条和知乎这件事儿
  • 短视频创业者的共同焦灼:变现!变现!
  • 洛阳和西安哪个更能代表中国古都文化
  • 小说:三位平头老百姓的人物素描
  • 那年花开月正圆:年代感十足的良心片
  • 女子商场裸体:感情中最危险的男人
  • 坐在古罗马废墟吃冰淇淋,是什么感受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