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01日21:16 中国台湾网

分享

  9月1日,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交流研讨会在潍坊市国际人才创业中心举行。(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中国台湾网9月1日潍坊讯 (记者 陈文韬)9月1日,以“新动能 新机遇 新发展”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交流研讨会在潍坊市国际人才创业中心举行。全国台企联两岸交流委员会副主委、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洪玺曜,台湾青年联合会副理事长林尉丞,潍坊市人大副主任张新强、山东省青春创业行动指导中心负责人魏珂、山东省人社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张波、山东省台办鲁台交流中心主任刘元安,潍坊市人社局局长王瑞亮,市委政研室活力办科长孙垂涛以及台湾青年代表和潍坊市青年代表共计80余人参会。研讨会由共青团潍坊市委副书记陈珊珊主持。

  “提到山东,你会想到什么?”对尚未来到山东的台湾青年来说,这里是山东大馒头的产地、是范冰冰黄晓明等明星的故乡、还是儒家的发源地……当他们真正来到山东发展后,山东又会是什么样子?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纪录片《梦想在山东》,多位在鲁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现身说法,讲述自己与山东的不解之缘。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只要你到这里,就会不由自主地爱上这片土地。

  王俊凯是一名来自台湾的学霸,曾在美国拿了三个硕士、一个博士学位,最终来到了山东的省会城市济南,在山东大学做了一名老师。他坦言,一开始从来也没想过回来山东发展,“山东大学的校长专程来到美国招揽我,他跟我说山东人很实在,所以不用怕被骗,而且这边的房价也不贵,如果跟北京上海比,这边的生活压力不是那么大。我就觉得很有道理,所以来到这里,希望可以安心做学术。”

  山东人的热情好客给王俊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台湾青年张亚航与山东之间的故事则是因“缘”而起。作为一位美容整形专家,张亚航的父亲在台湾经营一家有名的整形机构,但他却在美国留学后,选择在大陆发展。“其实当初又考虑过要不要回台湾跟父亲一起。父亲在台湾非常有名气,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冲着父亲来的。但我希望我能开展出自己的一片天。”

  十年前,张亚航到大陆的第一站就是山东青岛,因为这是奶奶思念了几十年的故乡。初到青岛的张亚航在一家医院修习医术,他把台湾优秀的服务理念也带到了这里。短短几年时间,张亚航不仅在山东开拓出自己的事业,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现在,张亚航已成为大陆顶级的美容整形专家,而山东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让他生活得安心。“我的下一个计划是创立属于自己的美容机构,这不仅是为了家庭,更是为了梦想。”

  青岛市台协会长张新政表示,台湾年轻人在创业方面有自己的优点,但是“市场在哪里”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大陆,如果你抓住机遇,可能你离成功的时间就会缩短。”

  随着鲁台经贸交流的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选择到山东发展自己的事业。研讨会上,山东省人社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张波、山东省青创中心负责人魏珂分别就山东省就业创业政策,青年就业创业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初步统计,在2016年,有8个台湾青年创业团队、26名台湾青年个体工商户、579名台湾青年人在山东就业、创业。

  据介绍,山东省针对台湾青年设立了济南新材料产业园、青岛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等多家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自2016年,山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鲁创业、就业。各市的创业基地不仅会提供创业场所,场地租赁费、水电费等还按规定得以减免;对于经营满12个月的创业者,给予不低于1.2万元的创业补贴;如果资金不足,对个人可提供最高额度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对企业可提供最高额度为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潍坊市人大副主任张新强指出,近年来,潍坊市积极推动两岸青年创业交流、合作,着力为青年搭建平台,创造商机,扩大两岸两岸青年的受益面,提升获得感。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能为两岸青年搭建就业和创业的新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和合作项目,也欢迎更多的台湾青年来潍坊追逐梦想,开创未来。

  研讨会上,两岸青年代表还围绕推介优质合作项目,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观察视野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为更好地推动两岸青年创业、就业,建设互通平台,与会青年代表在自由交流互动环节,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此外,两岸青年代表就相关合作项目当场进行了签约。(完)

  

  潍坊市人大副主任张新强在研讨会上致辞。(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与会人员一行实地参观潍坊市国际人才创业中心。(中国台湾网 陈文韬 摄)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一个女教师的日本死亡之旅(图)
  • 孩子的班主任找你借钱,该怎么办?
  • 匪夷所思:帝王宠物除了猫狗还有啥?
  • 散文: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 小鲜肉烂片代名词?李易峰这部片不服
  • 女子商场裸体:感情中最危险的男人
  • 富人扎堆地,西温不为人知的美丽公园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