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04日20:37 瞭望东方周刊

分享


自我欣赏听起来很棒。


但是,过度的自我欣赏却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自恋,以及随之而来的消极行为。


“自恋”虽然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但即使是从未上过心理学课程的人,在看到这个词时也会知道它的含义,“傲慢、自负、虚荣、浮夸以及自我中心”,自恋的人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自以为是,爱吹牛,只喜欢倾听自己的声音,或者自认为是个传奇人物。


许多自以为是的人都是自恋者,但是不少圆滑、表面光鲜、非常迷人的人也是自恋者,实际上这些人就是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自恋者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自恋者不只是自信,而且是过度自信

简而言之,自恋的人总是过于欣赏自己



英文中的“自恋”(Narcissism)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那耳喀索斯(Narcissus)——一位想要寻找真爱的长相迷人的年轻人。


美丽的仙女厄科(Echo)爱上了他,并且不断重复着他所说的话,但是那耳喀索斯最终还是拒绝了厄科,从此厄科便渐渐消失了。那耳喀索斯仍在继续寻找自己的完美伴侣,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自己水中的倒影。那耳喀索斯爱上了自己的倒影,一直凝视着它,直到死去。后来,在他死去的河岸边,长出了一朵鲜花,也就是现在的水仙花。


那耳喀索斯被自我欣赏所禁锢,无法与自我以外的其他人建立联系,而且他的自恋也伤害到了别人(这里指的就是厄科)。这则神话映射出了真实生活的情况,即自恋可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最严重的后果。

 

今天,受弗洛伊德和其他学者的著作影响,我们开始用希腊神话中的那耳喀索斯来描述自恋的人格特质。



 自恋的核心特点是以一种非常积极的、膨胀的观点来看待自己


自恋程度较高的人——我们称其为“自恋者”——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外貌、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方面都比其他人优秀。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从客观角度衡量,自恋者就像其他人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自恋者却认为自己本质上要比他人优秀——他们是特别的、优秀的、独一无二的。

 

此外,在情感方面,自恋者与人相处时表现冷漠,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爱。


这是自恋者同单纯自尊心较强的人的主要区别:自尊心较强但并不自恋的人重视人际关系,而自恋者则不重视。结果便是造就了一个极为不平衡的自己——浮夸、膨胀的自我形象,并且缺少同他人的深层联系。

 

自恋者可能会吹嘘自己的成就(同时把自己的缺点归罪于他人),注重自己的外表,看中那些能体现社会地位的物品(“有谁看见我的宝马车钥匙了吗?”),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手势,不断把话题转回到自己身上,为了取得领先而操纵、欺骗他人,乐于将崇拜自己的人聚集在周围(如“粉丝团”或随从),希望通过认识“有名气的人”来让自己看起来不错,并且善于抓住一切能获取他人关注和名声的机会。由于自恋者不重视充满温情、相互关怀的人际关系,所以他们在做这一切时可以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他们经常操纵、利用他人,把他人视作一种让自己感觉良好的工具。



研究人员将这些试图获取自我欣赏的做法称为“自我调控策略”(self-regulation strategies)。

 

自恋者花费许多心力调控自己的社交关系,以求最大限度的自我欣赏。一旦奏效,自恋者就会获得强烈的自尊心,感觉无比骄傲;如果无效,他们会表现出生气、埋怨,有时甚至是勃然大怒。

 

比如,著名黑人橄榄球运动员O. J. 辛普森(O. J. Simpson)的两副面孔:一副是在租车广告中在机场奔跑的迷人的运动明星,一副则是涉嫌杀妻的前夫。就像他在自己的《如果我干了》(If I Did It)一书中所说的,如果他觉得妻子没有对他显示出足够的尊重,他可能会杀死那个人。辛普森的这两副面孔便是自恋的两面。



研究人员德尔·保卢斯(Del Paulhus)受自恋的暴力一面启发,将自恋称为“黑暗三性格”(Dark Triad)之一(其他两个是马基雅维利主义,即喜欢操纵他人,以及会引发反社会行为的社会病态)。正如心理学家德鲁·平斯基(Drew Pinsky)博士所言:“有自恋者陪伴左右是一种乐趣。他们美好而有趣,是聚会中的灵魂人物,这真的能让你感觉很好。但是倘若你妨碍到他们,那就只有上帝才能帮你了。” 




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搞清自恋人格特质同自恋型人格障碍之间的区别


一直以来,这两者经常被搞混,因此我们想非常明确地指出:高度自恋的人或者自恋者,与被诊断为患有自恋型精神障碍或病态自恋的人并不一样。

 

被诊断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必须至少满足九项特定标准(描述长期的行为状态,包括浮夸、缺乏同情心,以及需要得到别人的崇拜等)中的五项。此外,还必须遭受某种形式的损害,比如意志消沉、工作失败,或者亲密关系陷入困境。

 

只有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士才可以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与自恋人格相比,自恋型人格障碍不太常见,因为人格类型上的自恋并不像自恋型人格障碍那样极端,也没有临床上的严重问题。

 

 “正常的”自恋者更加常见,因此也可能更具毁灭性。”

 

比如,大多数在NPI测试中得分在90 分左右的人并未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但是他们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可能比那些被诊断为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带来的麻烦还要多,因为他们看起来依然一切正常(至少到目前为止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我们要分清人格特质上的自恋和文化环境上的自恋。

 

人格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自恋水平的增长只不过是文化巨变(变得更加注重自我欣赏)的结果,自我表现的方式也随着新文化趋势和新技术的出现而发生了转变,社交网站和明星文化的到来刷新了人们对自恋行为和自恋标准的认识。自恋就像一种极其致命的病毒——拥有多种感染和传播渠道——会在几代人之间蔓延。


自信没什么不对,但过多的自信就会演变成自负。人们也需要明白,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而言,自负或者“自恋”终究不是一种良好的人格特质。它也许会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也许会带来成功的感觉(有时候甚至也许能带来一些短期的成功),但这些都不值得让我们付出长远的代价。





辨别自恋流行病的关键,就在于了解隐藏在这些趋势背后的自恋


一旦辨识出自恋流行病的症状,就要立刻采取行动避免,或者阻止其蔓延。

 

第一道防线就是“隔离”,疏远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者”,或者尽量减少与“自恋传染源”接触,善用互联网来加深和维护生活中的重要人际关系,而不是建立很多肤浅的“友谊。

 

“自我安抚意识”,从自我改变。

 

学会“谦逊”。真正的谦逊是一种力量:一种在没有防御心的前提下,准确地看待和评估自我的能力,当你不再专注于自我膨胀时,就能更容易与他人以及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联系,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诚实地评估自我、记住曾经帮助以及支持过自己的人、真正地关心他人的生活,来做到谦逊。

 

学会“自我同情”。人类发展领域副教授克里斯汀·聂夫(Kristin Neff)表示:


“同情自己之所以会对治疗自恋起到作用,是因为“人们并不是总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或者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我们否认这一现实或者开始与现实斗争时,便会导致痛苦以压力、沮丧以及自我批评等形式增加。当这一现实被同情与善意的心态接受时,我们就会体会到更多的平静感”。同情自己指的不是崇拜或者尊敬自己,也不是为自己的卑劣行为找借口——它代表善待自己,同时做到正确地面对现实。同情自己,你就不必再为了自我感觉良好而不得不比别人强。”

 

尝试冥想、正念。聂夫建议利用我们共有的人性,意识到“所有人类都很脆弱、有缺陷、会犯错,也会经历一些非常困难而痛苦的事情”。此外,她还建议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状况,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痛苦情绪只会持续短暂的一段时间。

 

正念是传统佛教修行的产物,或许也会帮助我们减少自恋、安抚自我意识。正念指的是将意识放在当下(当下的思想、感觉和身体体验),并将消极的判断排除在外。练习正念会让我们避免陷入生活中的每一条经验。这不仅会让你认识更加真实的世界,也会对人际关系带来很多好处,可以减少冲突,避免冲突失控。这听上去很简单,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与他人、社会建立深层的联系。

 

曾有几项研究显示,自恋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在世界历史上,几乎每场战争和暴行都是由无法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而引发的。

 

强大的一方总是在强调他人与自己非常不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在感情和挑战上,我们的相似处多于不同处,承认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及共性,当我们认为自己与他人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自我中心意识就会消散。

 

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如何礼貌、文明地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解决与朋友之间的冲突。一个孩子之所以会变成欺凌者并不是因为其自尊心较低,更多的时候是因为自恋:自恋的孩子在受到侮辱时会动手打人,而自尊心较低的孩子是不会这样做的(他们很可能什么都不做)。

 

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当发生了一些很糟糕的事情时,能对他人的痛苦和遭遇表示同情。这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课,而不是告诉他们自己有多特别。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测试自己的“自恋指数”


心理学家在评估个体的自恋人格特质时,通常使用的工具是“自恋人格量表”(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NPI)。以下是一份缩减版的自恋测试,你必须提醒自己诚实作答,因为与其他测试者不同,你事先已经知道了测试的目的。


在下列各组陈述中,选出你最赞同的一项,并在空白处填写 A 或者B。每组陈述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1._____ A. 一想到要统治世界,我就吓得魂都没了


    _____ B. 如果我能统治世界,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2._____ A. 我更愿意融入群体中


    _____ B. 我喜欢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3._____ A. 我随心所欲地生活


    _____ B. 人不能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4._____ A. 我不太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体


    _____ B. 我喜欢炫耀自己的身体


5._____ A. 除非得到自己应得的所有东西,否则我永远都不会满足


 _____ B. 我很容易感到满足


6._____ A. 我与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


    _____ B. 我认为自己很特别


7._____ A. 我发现操纵别人很容易


    _____ B. 我不喜欢操纵别人


8._____ A. 我尽量不去炫耀


    _____ B. 通常一有机会,我就炫耀自己


9._____ A. 我与其他人差不多


    _____ B. 我是一个非凡的人


10._____ A. 我喜欢左右他人


      _____ B. 我不介意服从他人的命令


评分:


问题3、5、7、10:如果你的回答是A,得1 分。


问题1、2、4、6、8、9:如果你的回答是B,得1 分。


0~ 3 分:在自恋方面,你的得分较低。


4~ 5 分:在自恋方面,你的得分相当于大学生平均水平。


对于40岁以上的人而言,这一分数稍高于平均值。


6~ 7 分:在自恋方面,你的得分已经超过了平均水平。


8~ 10 分:在自恋方面,你的得分远远超过了平均水平。



书名:《自恋时代》

著者:[美] 简•M.腾格  W.基斯•坎贝尔

译者:付金涛

出版:江西人民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

购买链接:点我点我

内容简介:

“爱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值得拥有最好的。”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今社会,这样做难道不对吗?今天,大众认为自恋是正确的,是提高自尊,保持自信,驱使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但是,自恋狂潮会导致整个社会偏离现实,而现实总会战胜幻想,膨胀的欲望也终将坍塌。

在本书中,心理学家腾格博士与坎贝尔博士聚焦一般人的自恋人格特质,回溯自恋病毒在文化中的恶性传播,点明其给人类社会和全球经济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本书借助于各种啼笑皆非却又发人深省的实例,深刻切入孩子教育、媒体网络、物质消费、人际关系、宗教信仰等社会层面,列举出详细例证及数据,为人们了解、分析、对抗自恋提供了绝佳入口。





赠书福利


请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测结果,聊一聊“你自恋吗?”,AI小姐姐将精选高质量评论作者5人,送出这本《自恋时代》哦~


评论截止日期至本周五9月8日晚24时,介时AI小姐姐会通知获奖名单。






总监制:金风

编辑:顾佳贇、张璐、张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瞭望东方周刊”】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张颐武:从跨国婚姻争议看"中产生活"
  • 上学首日就被劝退,不怪孩子怪大人!
  • 我们都是“线粒体夏娃”的后代
  • 短篇小说:我无法在镜中照见自己
  • 这部9项奥斯卡电影让中国人丢尽颜面
  • 为什么要挽回你的婚姻?
  • 美呆!家家户户墙上都画画的小镇(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