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10日10:54 界面

分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日在陕西西安,一位老太太抱着一个孩子上了903路公交车,司机梁师傅用广播和喊话提醒乘客让座后,全车迟迟不见有人让座,梁师傅索性将车停下。大概过了5分钟,坐在爱心座上一位中年男乘客站起身,给这位老人让了座,梁师傅才重新启动车子。事后,梁师傅此举引发争议。

因是否让座产生的争议不仅屡见报端,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这些纠纷有的发生在乘客之间,有的发生在乘客与公交工作人员之间。而每当类似争议发生,舆论场都会分成撕裂的两个阵营,一边认为,让座是理所应当的,而另一边则认为,强迫他人让座是道德绑架。实际上,我们需要将公交座位分成两类,并从两个维度来谈论这个议题。

一般而言,座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座位,一类是老弱病残孕专座,即爱心座位。对于前者的占有者,让座仅仅只是道德义务。如果普通座位的占有者不愿意让座,则不能强迫他让座。因为道德仅仅是一种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规范人们行为的行为准则。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内心鄙视他,甚至对他进行劝说。至于他是否愿意听从劝说,则只能取决于他的内心抉择。

而对于爱心座位,及时让座则不只是道德义务,更是一种合同义务。虽然乘客和公交公司并未签订书面合同,但双方根据交易习惯和一系列固有行为成立了事实合同关系。公交司机到站开门,就意味着向乘客发出要约,乘客有权利选择是否成立运输合同。而只要乘客上车就意味着他作出了某种承诺。这种承诺既包括愿意支付车票价款的承诺,也包括承诺接受公交领域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既定规则。

这些既定规则包括了爱心座位规则,这些座位是预留给老弱病残孕等有需要的人,普通人只能在没合适“人选”时才有权去坐,当合适“人选”上车时,占有者就有法定义务向其让座。事实上,公交公司设置爱心座位,也并非完全出于“道德”,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运营成本的考量,让特殊人群有座位,就能降低他们遭遇意外的概率,进而降低自身风险成本。

人们通常认为公交车不得拒载,似乎对于拒绝让座者的违约,工作人员并无强制手段,其实不然。合同法仅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普通人若无理占用爱心座位,相当于提出了不合理要求,可视为违约,工作人员就有权利将之赶下车。期待将这些违约者赶下车能够成为公交领域的常态,这不仅是在实现公交的权利,更是公交在履行他们对老弱病残孕的承诺。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礼让爱心座是一种合同义务

更多专业报道,请点击下载“界面新闻”APP

责任编辑:桂强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坠楼产妇生活细节首次揭露(图)
  • 产妇坠楼:官方调查可信度不高吗?
  • 大英博物馆展:元青花盘的前世今生
  • 王小枪:军人作家眼里的军人什么样
  • 我实在不忍心安利这部毛骨悚然变态片
  • 产妇跳楼深度分析:你的血,不会白流
  • 悉尼,这个全球最友好城市有多美(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