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19日21:36 人民日报

分享

今日话题

近日,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结构生物学家、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上不仅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还提到了对“为什么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国外脱颖而出的非常少”现象的反思,要言不烦,亦引人深思。



施教授提到,他的的心里一直不平衡,也很遗憾:为什么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国外脱颖而出的非常少——因为他看到许多智力、能力、学识远高于外国老板的中国留学生们只满足于对生活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在“知足常乐”的文化中没有去体验生命极致的魄力。他也痛心于许多接受了大学文化教育、得到一些特殊教育资源的中国人没有把满足小我的同时把大我和社会放在心上。


从施教授的自身经历出发可以看到,他拒绝了“金钱市场”的诱惑,毅然回国潜心学术,求的是一份内心的宁静和更多的满足,而指引他的是一种心怀社会的浪漫情怀和长大成才做“大事”的朴素理想。


那么,对于施一公教授的设问和遗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在这里,先恭祝@单兆伟获得“10万+可算学术成果”话题投票冠军!


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

“为什么出发”拷问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初心,也就是回归到出发的原点看自己。“为什么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国外脱颖而出的非常少”施一公教授提出的这个问题引人深思。除了一定阶段的“水土不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很多优秀的中国学子去到国外后,定力和心力逐渐被消磨,方向感和目标感也消散在“国外的月光”之下。“自己为什么出发”的问题也就被抛之脑后,走的路也就会发生偏离。


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我们就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葆有热情、激情和斗志。当年,那些漂泊至异国他乡的革命先烈始终没有忘记革命理想和革命追求,矢志不渝地为了崇高事业生生不息。反观施一公教授所提到的这一类人,他们在异国的思谋已经逐渐进入“小我”,曾经的梦想和理想被自我“短视”的子弹穿破,失去了对“大我”的把握,进而堕入只有金钱、物欲等更加现实的考虑。如此一来,每日为利来,为利往,曾经优秀的特质变成“一地鸡毛”。


不得不说,走出国门到国外生活学习的方式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有自主选择权的,可是,当单纯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成为主旨后,“为什么出发”也就烟消云散,我们的优秀也就成了“过去时”,而“将来时”也就无可期。


——@张贵礼


中国教育要高“均值”,更要高“方差”

施一公教授之言,“极优秀的中国学子到国外缘何脱颖而出者少?”可谓是对中国教育振聋发聩的一问,中国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下产出的人才梯队呈现出高“均值”,低“方差”的特点。


教育是国之计,民之生。近年来,教育强国的理念,人才培养的成绩为现代化进程再次按下了快进健。在世界范围内,就同一年龄阶段、统计学习阶段横向比较而言,中国大规模的通识教育成效显著,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模仿能力方面平均水平较高,用统计学术语就叫做“均值”高。


与“均值”高同时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是“方差”小,也就是,出众人才少,杰出人才少,拔尖创新人才少。中国学生存在缺乏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差的共性问题,可谓“千人一面”,优秀的中国学子到了国外也难逃“泯然众人矣”的命运。


中国教育要摆脱高“均值”,低“方差”的怪圈,要让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到鼓励创新的轨道上来,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改变人才选拔和高校评价的指标体系,多给创新型人才开“绿灯”,不要让“标准答案”扼杀了创新性人才。


——@张小红


大学要做情怀的高地

近日,施一公教授演讲时谈到一个现象,“国内优秀学子缘何国外脱颖而出少?”在他看来,除了“知足常乐”的文化基因、中美大学教育差异,还有一点在于我们的学生不懂得体验生命的极致。异曲同工的是,网上流露出的一则综艺视频中,知名清华校友高晓松对一位参加节目的清华学子大为不满,指责对方身居名门,不思该为国家民族承担责任,囿于小我,为择业迷茫,十分荒唐。


两个新闻,一种期望。大学教育,专业之外,要有情怀。长期以来,在以应用为导向的教育培养体系下,我们的学生被一步步物化,成绩、托福、出国,高薪、职位、绿卡等等,学生不是依据自己的兴趣从事职业发展,而是被一个个具体的物质的目标来进行人生评价。就像是高晓松所讲的,大学教育指向就业,与技校培训殊无差异。


记得谁曾讲过,一个民族要想进步,除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必须有要有人关注内心仰望星空。我们的大学理当承担起这一使命,不仅应是科研的殿堂,同时还当是情怀的高地。


——@亚群


大学生,你在瞭望吗?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要么两耳不闻窗外事终日伏案学习,要么终日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要么乐此不疲地去舞厅和酒吧体验“另类”,要么失望、无奈、厌学、逃课被致命的平庸与空虚感死死地围困,他们没有站起来,更没有瞭望。


中国的大学生缺乏灵魂的导游者,我们的大学教育亦没有承担起灵魂导游者的责任。刘海洋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事件,清华博士棒打村民事件,施一公教授的公开演讲以及“极优秀的中国学子到国外缘何脱颖少”的发问,“中国留学生只满足于对生活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在‘知足常乐’的文化中没有去体验生命极致的魄力”。这不禁让我们反思:这就是象牙塔的“天之骄子”吗?这就是人人向往的伊甸园吗?


剑桥大学的莘莘学子以对待科学研究同等认真的精神来玩耍,甚至到了胡闹的地步。科研圣殿三一学院的门楼上站着创建者亨利八世的雕像,左手托球,右手握节仗。然而中国学子们不敢问问题,不喜欢动手,迷信权威,缺乏思考,这种自由独立甚至疯狂的学习氛围正是推崇“独立健全人格”的中国大学所缺乏的。诚然,当前的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打造优质教育是大势所趋。让历史照进现实,让教育拥抱未来。继往开来、传承创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曾雪莲


有多大情怀,才能使多大力量

近日,清华施一公教授提到了对“极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国外脱颖而出的非常少”现象的反思。其实,教授之问并不一定成立,除非加个时间限制。詹天佑、李四光、钱学森,许许多多留学海外者,相当“脱颖”。难道是某一阶段的中国学生变笨了么?恐怕也不是。


分析那些留学脱颖者的共同点,无不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他们倘若爱某一学科,首要念头绝不是“学这个可以在洋人企业高薪就职”,而是中国需要这个、中国这个落后。或许正是有这一点情怀压舱,他们学起来总不满足于优秀,而总想着卓越,因为他代表的是身后的祖国。而反观另一些人,前半生都是“占用”中国最顶尖的教育资源,学成后却窝在外国工厂拿高薪,只想自己生活富裕就好,这种所谓的知足常乐当然不能令人苟同。


说到底,有多大情怀,才可能使多大力量。多点学成报国情怀,自觉把自己与祖国融为一体,才能在择业创业中少点物质考量,不被物欲主义牵绊,从而有使不完的力量,与祖国一起成长。


——@刘元通


如此浪漫情怀才不会浪费人生

“为什么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到国外脱颖而出的非常少?”施一公教授之问,不禁让人想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如果说后者的答案在学校、在教师,那么前者的答案则在学生自己。


学习当然要学以致用,但问题是用在何处。是出于改变生活,还是为了回报社会?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这是衡量“小我”和“大我”的分水岭。尤其是作为接受大学文化教育、得到一些特殊教育资源的极优秀学生,他们的人生奋斗目标,既不会是养家糊口,也不该是养尊处优。凭他们的智力、能力、学识,理应干大事、创大业,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努力创造社会价值。正如施教授所言,如果没有这种心怀社会的浪漫情怀,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其实,这种遗憾,何尝不是对人生的浪费!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追求中,在无怨无悔、无休无止的拼搏中,只有把生命体验到极致,才会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那样,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匡吉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婚恋网站上被骗的女人们(图)
  • 花钱治不如再生一个:生命的“性价比”
  • 再深沉的情话敌不过古人这一句
  • 故事:遇见一座小城,遇见一个故事
  • 据说这是本年度最好恐怖片,没有之一
  • 学会这几招,让你们越做越爱
  • 从措那到措美,告诉你1个不一样的西藏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