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26日16:23 北京大学

分享

9月22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2017级开学典礼在大雅堂举行。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教授,常务副院长吴同瑞教授,副院长邓小南教授、李四龙教授,博士班导师严文明教授、楼宇烈教授、张学智教授、阎步克教授,以及班主任何晋教授,秘书长耿琴出席典礼。李四龙主持典礼。

 典礼现场

袁行霈首先欢迎2017级新同学加入国学院,希望新同学尽快融入到国学院的学术氛围中,沉潜静定,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工作。袁行霈嘱咐同学们,在国学院要完成好两份“论文”,一是学术论文,一是道德修养的“论文”。

邓小南向同学们介绍了北大国学院的整体情况。国学院前身是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是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机构,融合了北大文、史、哲、考古等领域的优势学科资源。多年来,国学院坚持“以虚体办实事”,秉承“龙虫并雕”的方针,一方面致力于高端学术研究,撰写了《中华文明史》等重要著作;另一方面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给社会,与有关单位一道,制作了大型系列电视片《中华文明之光》等,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北大国学院虽然很早就展开了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但在随后的“国学热”中,国学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中。北大国学院具有前沿的学术理念、扎实的学术功底、独特的办学体制和优雅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是不可复制的。李四龙着重介绍了国学院博士生培养情况,向大家说明了国学院的导师队伍、教学理念、培养方案、学术实践和毕业去向等,特别是国学院的各位导师都是文、史、哲、考古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德高望重,学养深厚,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刻苦学习,平时多向导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今年是国学院成立25周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回顾国学院历程的简短视频。袁行霈指着其中一张老照片,一一说出了当时参与成立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领导和老师的姓名及学术专长,现在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已经离世了,但是他们对北大的贡献、对国学研究院的支持一直在激励着国学人不忘初心,坚持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培养一代代接班人,为北大、为中华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袁行霈和在场的师生们深深感觉到时光荏苒,25年来,国学院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守正创新、硕果累累的不平凡的道路。在座老师们分别回忆了国学院的创建历程,情意浓浓,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各位导师按传统的“序齿”先后致辞,鼓励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贡献。新生代表和毕业生代表也分别发言,向各位老师汇报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和工作收获,表达了对国学院和导师的深深感谢。

 袁行霈致辞

吴同瑞作最后总结,表示北大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人文底蕴、丰富的古今藏书、广阔的交流空间、优秀的学者和优良的学风为同学们提供了最好的学术环境,希望同学们保持定力,甘于寂寞,矢志不渝地从事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合影

编辑:白杨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骨语者”李法军:破解骨头里的密码
  • 楼市调控升级一周年:房价的变与不变
  • 明朝众多高级将领为何投降满清?
  • 《海上夫人》:她,终究逐浪而去
  • 今年最强恐怖片!网友晒图被吓到失禁
  • “今天,我去见了小三的孩子。”
  • 鸡肉别再红烧了,这样做惊为天人(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