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13日12:02 中青在线

分享


 #快乐是自己给的#


读书期间,我一直都没有一个“二狗子”之类的外号,所以,我常常羡慕那些有外号的人。


没有具体的爆发点,就是很多类似的事情,让我发现,自己大部分时候,都活得像空气。


打个比喻吧,可能当你们还在因为朋友圈点赞少而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告诉你我的朋友圈是没有赞的。


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和朋友同行的时候,我蹲下身系鞋带,抬起头却发现他们早已走远了。只不过,在心智还没有成熟的童年时期,我还蛮习惯这种忽略的。


但念初中之后,我开始有些在乎别人对我的感受了,并且,把无人搭理视为一种危机。因为我发现,就连老师,也不太在乎我的成绩,甚至连惩罚也轮不到我。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刻意地尝试各种方法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曾经试着和学霸们一块儿学习,但因为难度系数太高放弃了。于是,我选择了一个更容易的方式,和学渣们一起捣蛋,然后把烟、酒和 KTV 当成了我获得存在感的重要来源。


一个愚蠢的行为是,我会在晚上喝醉之后,在深夜的道路上大喊,直到经过的路人都朝我皱起眉头,我才会长舒一口气——


你们终于看见我了。


 

最成功的一次,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小孩,看着我们几人和流浪狗互相狂吠。几秒后,他就撞到了电线杆上。


是不是还蛮可笑的。


我的确很快就塑造了一个叛逆的形象,只是,没人会想到,我叛逆的理由是“没人 care 我”吧。


后来做过的事,更加有趣了。


有一段时间,我还会和几个朋友在下课的时候装睡,然后计算着会有多少人在经过座位时敲自己的脑袋。


因为通过计算被敲脑袋的次数,我才可以量化自己的存在。

 

努力还是有回报的,到了高中,我终于听到几个人评价我“酷”了,也终于开始有人主动来和我开玩笑。


前段时间,大学室友从网上买了几本《教你 30 天学会沟通》之类的书,封面上巨大的红色字体写着:“助你走上辉煌人生”。

 

我看到后,特别惊讶。因为,他真的好像中学的我啊。

 

我忍不住笑着问他为什么要买,他回答说:


“因为每次和朋友一块出去玩,轮到我说话时总是没有人理会啊。我的玩笑,也总是被淹没在大家的讨论中,或者说,没有人会对我发出的话题感兴趣。感觉是我说话技巧有问题吧。”


原来,他是想成为那种引起大家关注和爆笑的同学。



听到答案之后,我又跑回了自己的座位。如果还在中学,我大概会劝他像我一样试一试哗众取宠,假装叛逆吧。


但现在,我不会了。

 

因为,当我中学的那群朋友远去之后,在后来的大学生活里,我又回到了像空气一样的日子。没人开我的玩笑了,认真地参加社团活动发了个朋友圈,点赞数也寥寥。


不过,相比以前,我没那么在乎了,因为明白就算再假装,也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现在的我习惯了在图书馆呆一天看书,偶尔打开手机刷刷新闻和推送。我习惯了不再时刻注视朋友圈的红点,期待别人的点赞。


说真的,那种努力去把自己性格改变的日子,真的很不开心。因为,我本质里就是一个内向的人。而且努力把自己装得外向,朋友看来也会觉得不自然。


幸运的是,我自从选择了这样生活,我也开始有了会接受自己吃一顿饭基本不说话的朋友。我还和他们一起成立了个跳舞的小团体,呆在一起的时候,不用交流也很舒服。


后来,他们成为了我的一个小寄托,所以,我也不再想叛逆了。



而关于吸引注意,我也特别想分享表弟的故事。


表弟从小生活在重组家庭,在最初的那段日子,和后妈的关系特别僵。

 

简单来说,他会不明原因地开始挑后妈的各种毛病,和她吵完架,还会不定时地跑到他爸面前,说尽坏话。


小学时,卧室里的墙上被他用小刀刻满了五个字——“狠毒的继母”。

 

平时待表弟不薄的后妈,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十几岁孩子的内心到底在抗拒什么。后来,为了规避矛盾,表弟被送到了寄宿式的学校。

 

现在,他已经长大了,也找到了工作。有一次他来我家,我开玩笑地问他,“怎么不回家闹了啊?”

 

“那时候,我不过是在捍卫一个孩子在家里应有的地位而已,我没有针对后妈,她对我也不错。”

 

他这样解读那时候的逆反心理:

 

后妈和爸爸结婚,其实还带来了三个孩子。那几个孩子的存在让他瞬间感觉到,自己的爱,将要有另外三个人平分了。如果他一直沉默下去,自己可以获得的东西将会越来越少。

 

“那时候觉得,我必须要争取,否则,这个家不会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了。”

 

对他来说,“争取注意力”成为了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他才会做各种各样的“傻事”。



我发现,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还是会有很多人做类似的事。比如之前的我,就会因为点赞和评论数太少,一天都闷闷不乐。

 

一旦有点自己被忽略的感觉,我就会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忘在脑后,然后停下来思考自己的存在,去想着自己可以做什么,才能“把注意力抢回来”。

 

这种习惯,甚至一度让我的生活停滞不前。

 

而表弟,则因为争取所谓的“注意力”,让自己的少年时光变得充满吵闹。后来的结果是,家里放弃了他。

 

这种病态的争取,有时候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吧,仅仅满足了自己对精神世界的幻想罢了。

  

需要存在感,不过就是不习惯失去从出生以来就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觉。


而长大后,这种缺失感虽然依旧存在。只不过随着年纪增长,慢慢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前段时间,我和一个混迹职场多年的朋友聊天。

 

我问他,现在工作好又有成绩,生活在一线城市,是不是充满了希望,也觉得自己备受关注,充满了存在感啊?

 

他说,自己的存在感已经慢慢被价值感所代替了。


“因为我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所以我会觉得安心。现在,并不会在乎什么关注不关注的。”

 

忍不住感叹,我们现阶段的这种焦虑也好,不被关注也好,或许并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进入那个“创造的阶段”吧。

 

关注总需要理由,自己都还没有开始做出什么事,为什么又要时时要求别人关注自己呢。

 

还不如像我这样,坦诚面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然后好好努力,等待那个让自己发挥价值的机会到来。


所以,即便是刚刚只有五个人点我赞,我还是想对自己说一句:

 

不要担心,你很快就不会在乎点赞数了。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90后“格斗林妹妹”:自己成了大哥
  • 女会计贪200年工资美容,病得不轻
  • 美国女性结婚为何还要随夫姓?
  • 小说:没有什么比相亲更让我激动
  • 《白夜追凶》结局大boss竟是TA?!
  • 那个为了300块就援交的女大学生
  • 惊奇!这座5A景点竟被称作"分手山"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