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10月30日14:07 中国网

分享

中国网10月30日讯(记者 吕秋瑾)10月25日早8:40,阴雨绵绵的秋日略显清冷,户外的人撑着伞疾步小跑,紧赶着能早一点钻进屋子里躲雨取暖。在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山医大一院妇科二病区)的门诊室外,病人们翘首注视着诊区的入口。“来了,来了,于老来了。”人群中开始有人喊,随着话音,我们看到走廊那头,一个精神矍铄、步履稍显缓慢的老人在助手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

她就是97岁的于载畿教授。自1949年响应号召来到山西,她把毕生精力都播撒在三晋大地。“不工作,吾宁死”,行医75年间她兢兢业业,视患如己,帮助数千女性圆了母亲梦,自己却因过度劳累导致习惯性流产以致终生未育。

尽管身心体力大不如从前,但于老仍把每日精力最旺盛的上午安排给了工作。每周五次门诊,每日五个号,只要身体允许,日日准时出诊。耳背了,助手帮着当“传声筒”,腿伤了,助手小心搀扶着一步步挪进门诊室,除了前些年做手术和今年夏天身体不适住院两周休息过两次,于老较高的“出勤率”和认真敬业的态度,让医院的后辈们钦佩不已。

远在北京的亲人为她置了房,安顿好一切,想接她回去。她摇摇头,“事情还没做完,我不能走。我还要看病,一直坚持到不能看为止。”

应号召 入山西

1920年,于载畿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旧社会的妇女非常可怜,受到太多压迫。妇女想自立,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搞教育,另外一个就是当医生。”老人说。数年之间,于载畿姐妹三个都进入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毕业时,全部留校工作。后来,姐姐因为某些原因,回到山东济南工作,妹妹则留在北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而她则选择永远留在山西。

实习时,于载畿师从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林巧稚。林巧稚被称为“万婴之母”,其规范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给了于载畿很大的影响。当时,北京被日本和德国所占领,医学作风相对粗暴,对待妇女更是如此。日本投降后,以林巧稚为首,曾受英美医学作风影响的一批专家,改变了日德遗留的医学作风,操作更加规范,对待病人也更加体贴。

1949年,29岁的于载畿与同事、朋友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兴奋中,大家纷纷摩拳擦掌,收拾包裹唱着歌儿,随时准备踏上前往全国各地的列车,为建设新中国做贡献。彼时,山西省卫生厅第一任厅长何穆正在北京招募良医支援山西,他慕名找到了29岁的于载畿。于载畿没有拒绝,她草草收拾了几件衣服和日常用品,背着行李义无反顾地坐上火车来到山西。

于载畿没有想到,当时山西的医疗条件会这样落后。由于营养缺乏,骨软化的病人特别多,骨盆畸形变样导致的难产、子宫破裂和子宫内翻极为常见。“某些医务人员还是阎锡山那个年代的,操作也是乱七八糟的。”

面对这种情况,不服输的于载畿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定要把山西的妇产科事业搞上去,做到规范操作。为了这样的目标,她时常工作到深夜,下乡巡回医疗更是家常便饭。“那会儿太难了,真是想象不到的那种难,就觉得更应该好好在这工作,因为我觉得在这里才能发挥我的力量。”于老回忆道。

攻难关 声名起

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当时山西的妇女患妇科炎症的比较多,从而导致宫外孕病人比较多。在当时,只要发现宫外孕,就必须做手术。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下,大部分病人家庭困难,一听说要做手术,而且会影响患者以后的生育能力,患者根本就是拒绝的,他们不愿意做手术。每当这时,于载畿心里都迫切希望能找出不用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可是,她翻遍了德、意、日、美、英、法的全部教科书,也没有什么收获。恰逢毛主席提倡“中国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于载畿受了启发,能不能和中医合作想想办法呢?

正在此时,她遇到了当时山西的中医四大名医之首——李汉卿,他们合作成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宫外孕科研小组,专门研究非手术治疗宫外孕。在遇到一例病人时,李汉卿诊断其为气滞血瘀,要用活血化瘀法。“我就想,把那个血块再活血开的话,不是出血更厉害了吗?”于老说,没想到,用药后,病人的情况却一天天好转,整个科研小组都兴奋异常,她至今都清楚地记得当时第一个患者的名字。经多年研究以及临床600例用药观察和药物实验,“宫外孕方剂”终于横空出世,创造了一种不开刀就可以治疗宫外孕的方法。这项成果轰动了医学界,被认为是一个创举,于载畿也因此声名鹊起。

1971年初,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于载畿因为这项成果被邀请参会,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时隔46年后,于老跟记者再次回忆起那次接见,仍觉历历在目。她一字一顿地告诉记者,“总理特别嘱托我,要好好地为山西人民服务。我一直都记着呢。”自此,于载畿把“为山西人民服务”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信念,矢志不渝。

“不工作,吾宁死”

从北京开会回来,于载畿受到莫大的鼓励,她谨记周总理的嘱托,要推广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科研成果,那个时候她几乎拼了命,白天坚持正常工作,晚上赶着编讲义,一夜夜不休息是家常便饭,还曾三天三夜没有睡过觉,但是一看见病人什么精神都来了,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她整日奔忙在教学、科研、临床战线上,桃里满天下。她的科研成果一项接一项问世,仅获省级以上的重大科研成果就有20多项,研究范围也逐渐扩大,治疗领域更为宽广,她推出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急慢性盆腔炎、外阴阴道溃疡、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月经失调、老年性阴道炎、不孕症、先兆流产、子宫肌瘤等,她的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享誉国内外,相继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一等奖、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集体一等奖、山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等诸多奖项,并已作为成功的方法写进了教科书。

在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之下,于载畿终于病倒了,腹部莫名的疼痛让她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住进医院,进行剖腹探查术,被检查出是原发性腹膜炎,半个月以后,她竟然就接着办学习班给学生讲课,基本没怎么休息。1984年,在于载畿的组织倡导下,原山大一院宫外孕研究室扩建为活血化瘀研究所,成为山西省卫生厅直属单位,也成了省内少有的以一种中医治法命名的研究所,而于载畿教授作为山西省活血化瘀研究所的名誉所长,至今仍以九旬高龄活跃在医疗临床第一线。面对他人的好心劝阻,她婉言谢绝,“不工作,吾宁死!”工作,成了她最大的支撑。

晚桑榆 播大爱

1980年,年满60岁的于老光荣退休,但她的生活跟以往并无变化,仍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临床一线上。她的学生兼同事刘毓林大夫说,于老一生严谨治学,认真敬业,既是良师,又是一个可敬可亲的长辈。“于主任70多岁了还要在手术台旁指导手术,大家根本劝不住,还时常跟我们一起琢磨探讨病例,她很愿意将自己所学毫不保留地与我们分享。”提及此,于老说,“中西医结合事业干起来不容易,大家得一起,劲儿往一处使,所有人合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于老一生视病人为亲人,博爱仁和,没有收受过患者的一分钱,她说“收患者的东西,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她经常对所里的职工们讲,“病人找我们看病正是最痛苦的时候,看病需要花不少钱,我们怎么能忍心再收人家的礼品?就算人家硬给的,我们也不能收,良心何忍!”前些年,听说生孩子还得给医生几百元红包,老人稀罕地直摇头,“太奇怪了,真是一件新鲜事。医生怎么能要病人的钱呢?我一辈子没见收过什么红包、绿包的。”

于老的一生,单纯、执着、坚毅、磊落、淡泊、仁爱。当年的北大才女风华正茂,如今的于老淡定从容。她守着一份事业长达七十余年,谁能说她不曾拥有最多的爱,她把这份大爱给了所有人。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左右脑年龄测试"背后的真相全在这
  • “学生夫妻宿舍”:未婚学生觊觎什么!
  • 金拱门再尬也比不上当年“蝌蚪啃蜡”
  • 随笔:童年是时代给我们最伟大的馈赠
  • 《银翼杀手2049》为什么叫好不叫座?
  • 因为一个鸡腿闹分手,我的女友太作了
  • 一个人去语言不通的国家旅行是啥体验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